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蔡文甫文學人生 平凡中見精采

「我是個天生的凡夫俗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文學不一樣,文學永遠精采,是我難以企及的。」八十二高齡的九歌出版社創辦人蔡文甫這麼說。蔡文甫近日重新在台灣出版他四十五年前的第一部小說集《解凍的時候》。外界這才想起,這位資深出版前輩原來是位小說家。
蔡文甫長年以來,以文學紀年,以文學書寫人生。今年,他不但重新出版小說處女作,更是他創立的九歌出版社卅周年紀念。蔡文甫一方面銘誌自己的執著,也為了鼓勵後進,大手筆舉辦「九歌三十長篇小說獎」,徵選十萬字以上的華文長篇小說,首獎獎金創海內外華文文學獎紀錄,高達兩百萬元。
他從民國四十年、廿五歲時開始創作,但讓他獻身文學的關鍵,是台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
「在文學評論尚未建立的年代,夏先生讚賞我這樣一個初出文壇的新手,並願意採用我長達八千字的小說,讓我受到很大激勵。」
蔡文甫加入夏濟安的學生們,作家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等人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的這批出身台大外文系的寫手行列。除了赫赫有名的文學雜誌,蔡文甫的小說還曾出現在頗具歷史地位的政論刊物《自由中國》。
當年一些作家郭良蕙、莊信正等人,常看到他在《現代文學》發表小說,誤以為他是白先勇這些作家在台大外文系的學弟或同學,其實蔡文甫僅有小學畢業。
蔡文甫說,他父親是繼子,鎮日辛勤耕種,認為兒子們若讀書上進,在大家族裡的地位就會提升。蔡文甫的大哥很年輕當上家鄉的鄉長,卻學歷不高。全家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蔡文甫身上,甚至在家裡創辦私塾延聘老師。蔡文甫經歷日軍轟炸等難關,好不容易考上初中,可惜他才唸卅九天,共產黨就打進他的家鄉。「從此,我就沒有機會再進學校了。」
蔡文甫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孑然一身,無親無故。他一路參加普考、高考合格,離開軍職,成了中文老師。苦讀期間,蔡文甫在軍中官階不高,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他回憶,童年時候他看古典小說,青少年時期看《儒林外史》、《聊齋誌異》、《閱微草棠筆記》,而魯迅、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也讓他印象深刻。
最有趣的是,他看得最多、刺激他最大的,竟是被評為盡寫風花雪月的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我看了好多部,讀完以後還很受感動,覺得自己也可以來寫小說了。」
《解凍的時候》頗帶點電影《花樣年華》的情調。刻劃一位少婦,在惆悵老夫邁入風燭殘年之餘,先受到年輕小夥子誘惑,在外遇邊緣,卻決定懸崖勒馬。頗符合蔡文甫自述早年受到張恨水的影響。
《解凍的時候》在一九六三年由香港東方文學社出版。「台灣那時候處於戒嚴,被稱為文化沙漠。相對的,香港的藝文卻十分蓬勃,台灣很多作家都向香港發展去了,我也是其中之一。」之後他一面教學,一面創作近廿年,前後出版數十部小說作品。一九七○年代中從學校退休,主編中華日報副刊,創辦九歌出版社。發掘優秀文學作品逐漸取代了書寫慾望。
不想再寫嗎?蔡文甫笑說:「老囉。看別人寫得好,就過癮了。何況現在如果不能寫得比以前好,那還是不要再寫了吧!」
九歌出版卅年來,蔡文甫資助許多作家包括李奭學、廖輝英、楊小雲…參加國際文學會議,也成立基金會、舉辦研討會。
他不計商業利益出版各種小說選與詩選,像是持續出版視障作家梅遜動輒數十萬字的小說、重新出版絕版卅多年的姜貴小說《旋風》。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則是他發掘出版了朱少麟的暢銷代表作《傷心咖啡店之歌》。當年這部小說被多家出版社退稿,蔡文甫卻慧眼識英雄,一舉讓朱少麟成名。
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讓重要的小說呈現在世人面前,蔡文甫對小說一直有一份深情。「好的文學作品,永遠是我人生路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