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建築師朱錇 針灸孤島北京

一九五○年代,毛澤東下令大規模拆除北京城牆,梁思成提出「梁陳方案」對抗;五十年後,北京面臨更天翻地覆的巨變:水立方、鳥巢等前衛建築空降,搶走屬於四合院的地盤。在這一場八國聯軍的建築入侵戰中,北京建築師卻彷彿沉默了。二○○六年,建築師朱受邀參加西班牙卡那瑞亞建築展,當地報紙以整版報導他為新北京做的城市與建築研究。他卻對這個在世人眼中耀眼的「大躍進」城市,提出灰暗的註解:「孤島城市」。朱是近年中國建築界最閃亮的名字。他先是打敗六組國際團隊、取得奧運資訊中心「數字北京」的設計權,成為唯一拿到奧運建築項目的中國建築師。同年,他和安藤忠雄等十位國際建築大師同台競技,一起為阿布達比設計藝術文化園區;接著他又得到北京古根漢美術館的設計權。
朱和梁思成有不少相似處。兩人都是胡同裡長大的孩子,先後在奠定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的清華大學念書、出國留學。兩人都有一個洋溢藝術氣質的紅顏知己。梁思成有妻林徽因,朱培則有學藝術出身的女友兼合夥人吳桐。梁思成學成歸國後,不急著蓋房子,反倒旅遊各地考察中國古建築,尋找中國建築的現代定位;朱回國時正逢中國房地產風生水起,他也不急著接案子,反倒花了大把時間考察北京城市問題。什麼是「孤島城市」?朱指出:「城市空間與城市歷史、性格、住民、文化被割裂,成為一個個漂浮於極速蔓延都市空間之上的孤島。」他認為,過去的皇城北京雖由極權體制打造,卻擁有完整體系、與居民產生關係。工業革命改變中國人的生活之後,建築無論新舊,都和居民生活形成斷裂。朱把北京歸納為五個孤島。二環內的老城就是一個孤島,所有人進出二環都必須透過高速路;「過去擋人視覺的城牆消失了,卻形成更大且看不見的城牆;過去的城牆可以攀越,今日的城牆卻是川流不息的高速路。」高速經濟砌成的無形之牆,比磚牆更讓人孤立。「我正在探尋一種把孤島城市變成經絡城市的方法!」朱引用中醫的「經絡」觀點,在五個北京孤島中,各找到一個建築進行「針灸」。每個建築就像一根針,刺激孤島、打通隔絕孤島的無形牆壁,讓北京成為「經絡城市」。至於鳥巢那些與北京格格不入的「空降建築」,在朱眼中並不算「孤島」。「奧運是世界性活動,本該由全世界的建築師一起打造。」他認為,北京透過這些建築和世界產生連繫,「這比再造一個天安門有意義!」
對於時間,朱曾經懷抱焦慮。他的辦公室窗口下是一排老胡同,「一天之內,幾十個胡同就被塗抹了!」目睹新舊北京的快速汰換,朱想尋找「永不過時的建築」。一開始他立志做「未來建築」。他宣告:「我的作品不只立足當代,更要放眼未來!」奧運建築「數字北京」、阿布達比建築「漂浮空間」,以及青城山上的岳敏君美術館,就像太空飛船闖入地球。然而朱慢慢明白,再「未來」的建築也不過是歷史一瞬,擺脫不了「過時」的詛咒。什麼樣的建築可以永恆?他轉而從中國經典中尋求更深刻的哲學觀念,找到一個弔詭的答案:「消失的建築」。什麼是「消失的建築」?朱說是「不強調自己、跟著周圍環境變化的建築」;這意味它沒有外型、「本身根本就不存在」。
還是「紙上建築」的北京古根漢美術館,便是帶有老莊哲學意味的「消失的建築」。它懸空立於幾百年的北京老建築之間,朱特意選用鈦鋁合金的材料,讓建築「如雲似霧」,彷彿不存在、卻映照出身旁的老建築。最奇妙的是,這棟建築可以摺疊、移動,需要時就出現、不需要時便消失,可以跟著時代一起變化、永不過時;「消失的建築」反倒得到永恆的生命。朱說,這種移動式建築,剛好可以用在四川大地震上。「中國建築師已經到了用作品說話的時代!」在不斷灰飛煙滅的北京胡同裡,朱看到了一條新路。

來源: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