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解放吃喝 台灣飲食文學氾濫

中華料理無論美味或歷史都獨步全球,可惜數千年來,讀書人攻經世濟民大道理,飲食文學被視為「餘暇興趣」。近年來,台灣文壇飲食作家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崛起。喜的是大量飲食文章似乎接續起失落的飲食文學脈絡;憂的是飲食文學的寫作氾濫,喪失了意義與深刻的探索。
作家焦桐表示,飲食文學的精神在於對萬物、對人的真心,最好的例子就是蘇軾,他曾寫出《東坡酒經》、《煮魚法》、《東坡羹頌》、《豬肉頌》,從食物展現偏遠屬地的風土民情與百姓疾苦。
在台灣,早期寫吃的名筆包括唐魯蓀、逯耀東、吳魯芹,琦君、夏元瑜、林文月、林海音、林太乙等人。他們多數其實是「玩票」寫飲食的。
現在的台灣,以寫飲食為職志的作家相當多,從焦桐、蔡珠兒、朱振藩、韓良露、王宣一到新一代的徐國能等,已有成就的作家包括簡媜、亮軒、黃寶蓮、張讓、劉克襄、方梓、凌拂、張曼娟、廖玉蕙等,也紛紛跨足寫吃喝。
台灣的飲食書寫狂潮,填補了過去多年斷層。但台灣文人為何忽然變得愛吃了?
焦桐說,過去中國文人不碰觸飲食書寫,認為那是享樂、縱慾的代名詞,直到民主時代來臨才被解放。可惜近百年,中國人又因為戰爭、政治紛亂,經濟弱勢,無法享受飲饌樂趣,自然沒有大量相關作品出現。現在生活水平已達一定標準,所謂富過三代,懂得吃穿,民眾開始對飲食文學產生興趣。
另一方面,九○年代後期,文人作家則因為政治或主義的意識形態崩解,書寫題材厭倦向巨大的議題發展,改朝向飲食等日常細節著手,紛紛呈現與過去不一樣的文學風景。
這一波飲食文學風潮最大的衝擊,在於美食部落格的興起。「當每個人都能隨手評鑑餐館、寫下飲食心情、抒發自己對於食物的回憶與感受時,除了好的文字與文學技巧之外,作家必須找出更有意義的書寫位置,所創作出來的才可以被稱為飲食文學。」
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蘇鵲翹指出,台灣當代文學中,不乏藉飲食描述來表達其文學藝術企圖的作家。李昂《殺夫》將豬肉拿來象徵性與婚姻暴力;平路在《玉米田之死》,以西洋的玉米田對比本土的甘蔗園,雜以醬油露、中國蔬菜等,探討鄉愁。
如張大春以《飢餓》呈現魔幻寫實,黃凡用《冰淇淋》玩科技,施叔青藉《微醺彩妝》的紅酒比喻政治,江文瑜詩集《阿媽的料理》呈現後現代女性主義思維等,都是例子。
而另一類飲食書寫的型態,則是從食物爬梳歷史與經濟的脈絡研究。像是蔡珠兒從全世界香蕉的品種,談到香蕉貿易被經濟強國壟斷,商業為了求香蕉賣相美觀,不惜放任甚至導致其他品種的香蕉滅種等環保議題。這些都是台灣作家在飲食文學方面,展現更大的野心,不滿足於美饌佳餚醇飲的膚淺表象的例子。
作家范增平深刻說,飲食文學最忌的就是與商業掛勾,「那就不是文學了。」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