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琉璃珠作畫 展原味 (花蓮)

文史工作者田貴實長期研究紋面文化,也致力於創作琉璃珠畫,紀錄部落傳統生活。他將「豆畫」改良為琉璃珠畫,歷經多次失敗經驗,完成80幅畫作。
田貴實在民國八十七年,看見卑南族利用五穀雜糧天然的色彩製作「豆畫」,用穀物在版子上,排列成圖畫,富有「原味」。田貴實前去學習試作,擺放一段時間,竟遭蟲蛀。田貴實想到採用琉璃珠,可避免被蟲蛀,且琉璃珠有12種顏色,更能表現出豐富多樣及層次感。
珠子表面光滑,固定在板子上是最大難題,費盡心思尋找沾黏珠子的膠水,最後自行調配出配方,找出最適合的膠水。作畫時也不輕鬆,先用鉛筆在木板上素描圖樣。將2公釐大小的珠子一顆顆從點排成線,滴上膠水分段完成,再形成整面圖樣。光1條線就要聚精會神黏貼,每顆珠子必須成一平面,不能相疊也不能有縫隙,尤其臉上的輪廓和傳統頭飾特別困難,一幅4開大小的琉璃珠畫,耗時1周才能完成。
田貴實表示,琉璃珠畫創作可全家合力完成,這也是琉璃珠畫創作過程,最珍貴的部分。

來源:時報資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