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交響樂團的寒冬

  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經濟稍有起色,卻未反映在樂團。繼檀香山交響樂團去年底破產,費城管弦樂團3月也面臨破產威脅,目前團員接受延遲加薪兩個月,但兩個月後會如何,還在未定之天。
  宣布破產解散是樂團最後一步,不少團員選擇減薪和樂團共度難關。奧勒岡交響樂團、沃夫茲堡交響樂團,團員都自願減薪逾10%;佛羅里達交響樂團還將樂季周數減少。
  部分樂團因為減薪過高,造成團員反彈,去年10月開始罷演的底特律交響樂團就是一例。該團減薪高達30%,團員罷工已達半年,終於與樂團經理展開破冰會談,但結果還不明朗。
  前年曾來台演出的匹茲堡交響樂團,同樣有財務問題,則因在音樂總監霍內克領導下評價優良,企業贊助、資金籌措都愈來愈理想。可見若團方、團員一條心,又潛心維持實力,好樂團仍然不寂寞。
  台灣樂團不像美國樂團生存這麼艱辛,在古典音樂人口有限下,仍有必要各展絕技。民間的長榮交響樂團全靠自營,近年積極接商演,場次驚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預算充沛,較無經濟問題,仍須擴展風格求人氣。
  最獨樹一格的則是國家交響樂團,明明還待企業贊助,新任音樂總監呂紹嘉卻排上生冷曲目,不求媚俗從眾。結果檔檔音樂會叫好叫座,讓外界驚豔,也形成對樂團的品牌印象。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