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台灣新寫實主義文學 年輕崛起

民國七十年代前後,由鄉土文學帶頭的寫實主義風靡,作家黃春明、王禎和、陳映真等描述農村面貌與小人物,呈現本土關懷。鄉土寫實小說沉寂多年後,近兩年又出現不少新生代小說家,以台灣農村、邊陲鄉鎮為主題創作,文壇前輩東年、李昂以「台灣新寫實主義文學」形容這波風潮。
東年表示,早在二○○一年他就觀察到新生代作家有這個傾向,直到二○○七年最蓬勃,不但多位青年小說家發展出這樣的寫作類型,就連文學徵文比賽也見到大量以此為題材的作品,這股「台灣新寫實」儼然成形。
東年指出,有這個潮流形成,很可能是年輕世代對當前都會生活的貧脊有所感,轉向找尋自己家鄉或是農村生活,回到最能激起自己感受的題材上。
七十年代的鄉土寫實讓現代讀者感到疏離,主要在於那份歷史包袱的沉重。新一代的「台灣新寫實」小說,仍然強調生活的真誠以及現實的無奈,但與當下生活較為貼近。「這些年輕作家最可貴的地方,是他們免於特定的意識形態,真正面對自己的當代,讓文學重新回歸與生活結合的本質。」東年說,當時的鄉土寫實文學,出發點也在於文學與土地、生活的結合,但是發展到後來與政治的結合太深。
作家黃春明談到新一代作家的「台灣新寫實」現象時說:「我羨幕這些作家,他們是如此自由、眼界開闊。」「過去我們寫鄉土,是因為我們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稱讚後輩的敏銳:「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物質生活誘惑又發達,要關注生活周遭的細節不容易,尤其是不起眼的人事物。換成是我,可能看不到,也寫不出來。」不過,評論家南方朔則傾向以「地誌風土文學」這個詞,代替「新寫實主義」與「新鄉土」文學,來指涉青年寫手的創作。原因是:「哪一部偉大的小說,不是鄉土文學呢?」
南方朔表示,當年的「鄉土」題材,越寫越窄走入瓶頸,無法獲得共鳴。如今年輕作家以全新的、自由活潑的視野,拋去懷舊、耽溺於時代悲劇的包袱,將「鄉土」、「現實社會」裡的人物解放出來,更為生活化,並且可親。

這波「台灣新寫實主義文學」風潮中的代表性青年小說家,包括伊格言、甘耀明、王聰威、童偉格、張耀升、李崇建等人。他們常在創作中以農村或是社會邊陲城鎮的小人物生活作為題材,近來更是常被稱為「新寫實」或「新鄉土」小說家。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甘耀明,一九七二年生於苗栗縣獅潭鄉的客家農家。他的首部小說集《神秘列車》裡一篇<伯公討妾>,大量運用客家方言與習俗,刻畫客家庄傳統敬拜的土地公「伯公」,迎娶大陸妾神入廟的細節,詼諧諷喻,贏得前輩作家一致激賞。
而棄醫從文、卅一歲的伊格言,他的成名作《甕中人》是三篇以甕為名的故事,穿插交織著觀落陰、白色恐怖、日治時期台日聯姻、王船祭、撿骨等橫跨年代的台灣常民生活經驗。
同樣卅一歲的童偉格,出身台灣東北海岸的礦區,他以瀕臨廢棄的山村為題材,寫出短篇合集《王考》、長篇小說《無傷時代》,被認為開創了台灣前所未見的「荒村小說」體裁。
唯一的「五年級生」李崇建,他的作品〈上邪!〉、〈泥水匠之歌〉、〈日本姨婆〉等,對從鄉村到城市打拚而墮落的邊緣人寄予同情,也融合了新世代對老舊時代的觀看與想像。
作家張耀升的小說《縫》,描寫數十年如一日的西服店、轉不停發出聲響的傳統縫紉機。
儘管這些作家常被稱為「新寫實」作家,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對這種歸類與封號頗為冷感,沒有太多認同,也不甚在意。
甘耀明表示,不管文學評論者怎麼看,他都不會產生沉重的使命感:「作家應該都是在寫屬於自己的鄉土、自己的現實與真實吧?」他會繼續寫客家文化,但不會感到「拘謹」,他希望文學創作能完全沒有框架。
伊格言則坦承自己有結合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的強烈企圖:「我希望藉此深化我的作品。」他的文學理想是,將鄉土文學的質樸純粹,滲透揉入形而上的人生或哲學命題,既寫實、貼近社會,又充滿理想。

來源:時報資訊,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