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哈金 脫離中國背景

定居美國多年的中國作家哈金,最新小說《自由生活》繁體版剛在台面世,這是他繼《等待》、《戰廢品》之後的第五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第一次將場景移到美國、脫離中國背景的小說。《自由生活》描寫一個華人移民家庭在美國歷經的尋夢與掙扎過程。
一九九九年哈金以英文寫作的《等待》接連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那時他已寫作英文小說多年。「當我選擇用英文創作,就無法再回頭進到中文裡了。」
為此,他受到中國評論界的不諒解。他以文革為背景的作品也曾被批評為「醜化祖國」等。面對爭議,哈金維持一貫的從容冷靜。他說,在美國寫作英文小說既為了生存,也是理所當然,不過他還是說:「我不鼓勵用非母語寫作,因為太難了。」
哈金多年前曾預告將揮別中國題材,寫作美國故事,他的新作《自由生活》正是描寫華人移民武男一家人在美國這樣沒有人際脈絡的異國中,重新適應、獨立,維持生計的同時卻也不忘尋夢。
武男一面在餐館工作,卻仍無法忘情於詩人夢。哈金說,很久前朋友給了他一本香港移民寫的漢文古體詩集,他讀了非常感動,才醞釀出靈感。他也坦言,武男創作詩歌的心情,不免有部分是他自己的寫照,「但事實上,我比他幸運許多。」
哈金認為《自由生活》是自己的一大突破。「過去寫中國題材,只要努力把故事從漢語轉換過來。但寫這本書,以前的技巧都用不上了,必須以美國這塊土地上的生活和語言為基礎。」他花了七年從草稿一改再改,字字寫入美國的日常瑣碎,也呈現了追求、掙扎與衝突等移民文學的主題。
《自由生活》一出,美國書評讚許為「愛國主義小說」,中國論者卻認為這是描繪美國夢失落的「反美小說」。他淡淡地說:「所以這些話我不太參考,心裡有數就好。」
深受舊俄小說影響的哈金,繼承的是描繪小人物、貼近現實的寫作傳統,他引用契訶夫的話:「越是要表達強烈戲劇性的時候,越是要冷靜。」寫作長篇,更是急不起來。
他就像個靜靜長跑的選手,一步一步踏在土地上,一部一部把故事寫出來。他談到寫作的過程,不為什麼,只源於「心裡的飢餓感」。他為寫作下了註記:「寫作是一種消磨時光的方式,也是生存的方式。」
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哈金決定留在美國,從此他未回過中國。至今廿三年,與中國太太育有一子。他與家人住在波士頓南方卅英哩的Foxboro小鎮。儘管身兼教職,哈金仍堅持固定每天寫作幾個小時。
他描述自己所住的小鎮,安靜而不偏僻,滿佈樹林,還被劃在「森林保護區」內,平時他也喜歡出門散步。
哈金本名金雪飛,一九五六年出生於中國東北遼寧省,因為喜歡哈爾濱而取名為「哈金」。文革時期他曾在解放軍服役五年多,之後畢業於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一九八五年起留學美國,獲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波士頓大學。
哈金自一九九○年代起便以英文寫作,著有詩集、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等十一部作品,代表作長篇小說《等待》,現已譯成廿多國語言。《戰廢品》也曾入選二○○四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哈金目前正參加香港書展,第一次造訪香港的他,談到港媒對他最好奇的發問,「無非是寫作最困難的是什麼?為什麼不回去大陸?」就像他二○○一年初次訪台時,關於身份和認同的好奇,也曾是台灣讀者與媒體追問的問題。
儘管哈金作品在中國成禁書,不過在台灣,從《等待》之後,出版界便追著哈金的最新出版進度。看見筆下故事從英文被翻譯回中文,哈金說:「我很感激,也相信我的小說對台灣是有意義的。」他也感慨地說:「台灣是個自由的土地,這自由對中華民族是最重要的。」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