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故事館庭園裡,幾位身著50年代上流社會仕女旗袍的女演員出現了,場景恍如50年代上流人家的生活重現,包括京劇天后魏海敏及演員徐貴櫻、朱芷瑩、陸蓉等,都是即將在明年元月上演的舞台劇「遊園驚夢」的主角。
脫胎自崑劇「牡丹亭」的「遊園驚夢」,故事館除了沒有牡丹以外,很多地方都跟「遊園驚夢」裡的場景不謀而合,無論是英式鄉村花園、充滿新藝術的風格客廳、百年的YAMAHA鋼琴、老留聲機、彩繪玻璃桌燈,幾乎就是劇中竇公館的場景。
「故事館是一個東西文化結合的呈現。」導演黃以功說:「跟遊園驚夢一樣,都展現了50年代那種具質感的精緻生活。」
花在故事館或劇裡頭都扮演重要角色,「希望表達的是人生精采如花,要珍惜現在。」黃以功說:「不必等花凋零了再來感傷。」花的色彩、花的香味、花的招蜂引蝶,黃以功都企圖讓觀眾驚艷。
「50年代的生活就是一種內中外西的型態。」黃以功說:「這看起來表裡不一,但並沒有什麼不好。」他以「水火不容」這個現象為例指出,如果把人生變成一只鍋子,上可盛水,下可燒火,水火在鍋子的媒介下也相容了,變成另一種美味或溫暖的東西,那也很好。
幾位女演員大都是崑劇演員,都演過很多次「牡丹亭」,對「遊園驚夢」自然會有熟悉感,無論客廳的百年直立式鋼琴、入口處的鏍鈿貴妃椅、大紅色菊花圖案的天津地毯、法式百年沙發,後陽台藤製桌上放置的英國皇家御用、有250年歷史的瑋緻活居定骨瓷精品及已絕版很久的花色蝶舞茶具,都跟她們今天的穿著很搭。
「遊園驚夢」是白先勇的作品,敘述50年代動盪不安的故事,白先勇很重視這本書,寫了5次才定稿,搬上舞台則是1982年,白先勇親自改編為舞台劇,描寫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北,一批由大陸輾轉定居在台北的前南京得月台崑劇女伶,在竇夫人邀請下來「遊園」,崑壇最負盛名的錢夫人跌入往日回憶,並與現實時空相互交織,在錢夫人心中上演了一場「驚夢」,實境與幻象交錯,勾勒出濃郁複雜的情感糾葛故事。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