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謙表示,此書靈感源自一九九九年國立台灣美術館發動全民捐款、營救差點被日本人買走的林玉山膠彩畫「蓮池」事件。前輩畫家林玉山早年留日,已成為國美館鎮館寶的「蓮池」,畫風受廿世紀日本東洋畫所影響。
早在十三到十五世紀,宋元時期江蘇毘陵畫坊所作的「蓮池水禽」已流傳日本,當時日本的寺院在進行與死亡有關的儀式時,會以「蓮池水禽」圖為道具,但這種習俗反倒在中國本土未能保存下來。經過數百年的摹寫、改作,「蓮池水禽」已成為日本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與林玉山頗有淵源的川端玉章曾作「荷花水禽」即為一例。石守謙說,「如果沒有這個東亞傳統,就沒有國美館的『蓮池』!」東亞圖像文化的交流與交互影響,遍及山水畫、人物畫、物品、藝術品與畫譜。以中國流傳至日本和朝鮮較常見,但也不乏日本、朝鮮文化「西向」流傳至中土的案例。如摺扇與摺扇畫。十、十一世紀,摺扇文化已在東亞流行,甚至影響到西方,也造就後世以摺扇作為東亞文化象徵。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