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廿年前,台灣當代藝術還在萌芽之初,藝術展演空間少,能提供裝置、錄像、新媒材等前衛或實驗性的藝術空間更是屈指可數。為了創造展出機會,藝術家自力救濟,分別成立伊通公園與二號公寓(部分人馬延續至新樂園),作為展出、對外交流的所在。很快就吸引一批留學歸國或有前衛想法的藝術家匯集。
當年曾有此說,二號公寓是留美派,伊通則是歐洲留學歸國的大本營,呈現不同路數的藝術表現。前者熱情回應社會性議題,後者則是走向極限、抽象的冷調性。
因為是由藝術家發起、管理,主張以藝術為本位的運作型態,這樣的藝術空間不同於畫廊的商業考量。加上這群藝術家在此展出外界看來有點怪怪的作品,所以老被冠上「替代空間」或「另類空間」等名稱。
策展人徐文瑞指出,另類空間在國外行之有年,「藝術家為自己爭取發言權,保持藝術主體性的純粹表現,有別於畫廊和美術館,是另類空間存在最大的意義。」
然而,另類空間要如何生存,也是經營者的一大挑戰。
徐文瑞說,「在歐洲,這類空間會從政府和私人企業獲取資金,在德國、奧地利、英國等國家,藝術家甚至成立改造協會或藝術家協會,以此名義向政府申請經費。而丹麥政府甚至鼓勵另類空間參與商業性的畫廊博覽會,並補助展位、運費等,解決另類空間的經濟來源。但是這樣的觀念,台灣還不能接受,政府認為這會圖利少數人。」
來源:時報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