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兩岸差異的議題層出不窮,說起觀光,華人思維似乎沒什麼落差。迎接遠客,不外就是風景、古蹟和小吃。 本世紀初,一則國外新聞專題報導拈出中國人對全世界的重大影響,並不包括我們自己長期所認證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卻有千年之前在北宋新都開封所發展的小吃經濟。另一則新聞便披露河南政府在傾力開發「清明上河園」風景區,佔地500畝,總建築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全區仿照宋代宮廷畫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將整幅五米多長的圖卷實景,打造成可以親臨的觀光園區。有虹橋、上善門、鴻福寺、文繡院。留宿的可以入驛站、打尖的可以坐食堂;吹糖人、剪紙、風箏等傳統民間工藝也不會缺席。但是,即使宣傳中大肆鼓吹「建築設計全依宋人古法」,其傖俗鄙豔,可想而知。我逛過「士林中影文化城」,深知其造作古風的慘況,故未敢冒進。
反觀台灣的觀光資源,大多也是以地標式建築物為遊憩主體。除了堪稱內容無可取代的故宮博物院,幾乎都是「可以遠觀」而「不足以褻玩」的地景。政府所著意的似乎總是遊客人數、航運班次甚至如何在著名景點增加停車場;如今新議題來了,居然是「開放自由行」與否──沒有「自由行」如何活化增加觀光的深度?如何活化觀光的內容?如何發現和掌握旅客主動的需求?問題的根柢從來不是「應該開放自由與否」,而是在「自由行」的前提下,台灣還能捧出什麼樣的生活文化來造就另一波具有持續性的觀光熱潮?
以國人的旅遊熱點為例,獨具特色的民俗慶典一直是吸引遊客的法寶。鹽水鎮的蜂炮、台東市的炸寒單爺、宜蘭頭城的搶孤、南縣西港慶安宮的燒王船,若非在地人累代浸潤於日常與信仰中,豈能成就其活潑、壯闊、動人的面目?究其本質:原本不為示人而具體扎根的生活文化才有可能展現出值得趨訪、欣賞且值得回味的觀光實體。我們沒有那麼多傳統在地節日,然則,能不能夠在現實中打造出具體扎根的生活文化呢?
一次萊比錫書展可以有兩千場散布在小城中各個角落的讀書活動,一座坎城在影展之外可以有終年不斷的國際交流,看看像東京、米蘭、柏林、愛丁堡、以至於不太有人認識的德國卡賽爾,到處都有藝術節、音樂節、設計展、珠寶展、文件展甚至衛浴展。國家若不能動員其資源主導或支援更多元的文化活動以豐富其國民的生活內涵,再能夠自由行的旅客也祇好樂得在旅館看螢光幕上的政論名嘴揭弊罵街。
不數日前,有一則小小的新聞:宜蘭縣長呂國華一聲令下,親水公園從五月一日起開放遊客免費入園,希望鼓勵遊客重新來訪。冬山河親水公園從1994年啟用,十五年間,辦過許多龍舟賽、國際名校划船賽、童玩節以及情人節活動。具有新鮮感的親水設施卻不能永遠吸引怕著涼的遊客,在經歷不只一次的颱風破壞以及重建後,冬山河的遊客數字還是下滑了,免費入園能引人入勝嗎?還是當其局、主其事者得對親水活動作更細膩和知性的思考呢?
我要說的當然不祇冬山河;開放觀光的對象也不祇大陸遊客──我們該問的是自己的生活文化是否充實的足以打開大門?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