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我軍是板橋人,早年至大陸工作及求學,積極參與新文學運動,返台引入白話文學作品,專家學者認為他是台灣新文學先驅,是引介五四精神的橋樑。
張我軍身兼詩人、評論家及中日翻譯家,童年貧苦,板橋公學校畢業後,當過鞋店學徒、銀行工友,勤奮自學古詩及中國舊文學。1921年他調往位於廈門的銀行支店服務,1923年前往上海參加「上海台灣青年會」推動台灣脫離日本統治運動,並至北京發表「至台灣青年的一封信」等作品,點燃台灣「新舊文學論戰」。
他在1924年返台,發表「糟糕的台灣文學界」等作品批評舊文學,擔任台灣民報社漢文主編。1926年至北京求學,發起成立「北京台灣青年會」,創辦「少年台灣」,並進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就讀,畢業後留校擔任日文講師,與連震東、洪炎秋與蘇薌雨自封「台灣四劍客」。
1946年遷回台灣,1955年因肝癌病逝,享年54歲。張我軍的二子張光直,曾任中研院副院長、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是考古學家。
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波表示,新文學運動提倡「我手寫我口」精神,大陸當時有書寫文字的統一國語,而台灣的方言卻沒有通行的書寫文字,張我軍提倡使用中國語的白話文寫作,又引發台灣、中國白話文之爭。遭逢大時代變遷,張我軍也積極爭取民族地位。除推動台灣文學本土化外,並積極投入台灣殖民地人民反殖民國運動;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也表示,青少年時期的張我軍愛國意識強烈。
張我軍的白話文當年深受重視,1925年孫中山逝世追悼大會,悼詞採用張我軍的作品,因而日本方面批評他是不愛台灣的「非國民」。張我軍則反擊指出,孫中山是中國、東亞和人類的偉人,為人類的偉人掬一把同情淚,如果連這樣都做不到,是非人類。
張我軍的新文學作品在台灣具有代表性意義,文學史料研究專家秦賢次表示,張我軍的新詩「沉寂」及「對月狂歌」,是台灣新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新體白話詩,「沉寂」是追求夫人羅文淑所有的新詩。
張我軍在北京所作的「至台灣青年的一封信」,更是引爆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回台後,發表批判意味濃厚的「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對當時台灣舊詩社及舊詩人極盡嘻笑怒罵,並引發舊詩人反擊。
1925年出版新詩集「亂都之戀」是台灣新文學史的第一部新詩集,為倡導白話文,寫「中國國語文作法」,以國語文與文言文作區分;並透過「台灣民報」轉載大陸作家的新文學作品,在台灣撒播五四新文學的火種。
一般白話文新詩作品容易與西洋翻譯詩糾纏不清,但張我軍的新詩作品處理得很好,突破中外文新詩創作間文法差異問題,白話文的寫作更優於詩人余光中及洛夫。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