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乞龜文化趣談 (澎湖)

  「龜」被視為神獸,除了祭祀,龜殼可占卜、製作錢幣,早至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都和龜有關。「澎湖乞龜」活動已有150-200年之歷史,除了「祈求平安」,「無息貸款」也是特色之一。
  元宵節期間,澎湖廟方以不同食材製龜,供一般民眾乞求回家分食,寓意為「呷平安」,故又稱為「乞平安龜」。因龜表長壽、福祿,又稱「乞壽龜」、「乞福龜」。早期農業社會民生條件普遍不佳,乞得的龜回家後另可充作數日食糧。
  從最早期的紅龜粿、肪片龜,到出現果凍龜、黑糖糕龜、蛋糕龜、巧克力龜等,甚至於出現「黃金龜」成為另類乞龜文化特色!
  「今年乞、明年還」這是早期約定俗成的習俗,並無強制規定龜主來年一定要增加多少,全憑人與人、人與神明之間的誠信。乞得黃金龜的龜主年年都會增加重量,山水上帝廟、鎖港北極殿黃金龜重量已達二百餘兩,每逢元宵良性的黃金龜王之爭,便格外有看頭。難免會出現「今年乞、明年忘了還」的狀況。廟方礙於人情考量,不催討又會形成呆帳,演變出用紅紙寫上前一年乞得龜者的姓名、重量等資料,張貼於牆上公告的催討方式,戲稱「龜上壁」。

2010全台鬧元宵‧專輯報導:http://tw10008.tw.tranews.com/
2010澎湖萬龜祈福專輯報導: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大台灣旅遊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