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品業究竟有多少是中國製造?Coach、Burberry都坦承前進中國,也因此付出代價;Prada、Armani、Ralph Lauren曾被指涉但否認中國製造。名牌精品對中國的廣大市場難以抗拒,對「中國製造」卻又難以啟齒。
美國品牌Coach是第一個尋求中國代工的品牌,十多年前就漸漸將生產移往中國,成本大幅降低,獲利一年比一年好,被美國BusinessWeek評為最傑出的美國企業。不過Coach也引來同行的嘲笑,萬寶龍(MontBlanc)執行董事Wolff Heinrichsdorff就公開批評︰「Coach和Burberry只能稱為時尚品牌,不能視為奢侈精品。」
悠久傳統的英國Burberry在2007年關閉威爾斯的工廠,移往中國代工,引起皇室和演藝名人撻伐,最有名的是奧斯卡得主女星艾瑪湯普森,「Burberry做了錯誤的決定,我買衣服一定看製造地,代表英國經典的品牌如果在中國製造,我恐怕會放回架上。」
中國經濟觀察報也指出,許多Ralph Lauren的產品均由香港服裝製造商聯泰及溢達集團接單在中國生產,一年可達數億元人民幣,原本聯泰都在東莞、江蘇等地分廠生產,近年來也外包給其他工廠做。
高價精品在中國製造已經不是秘密,東莞、深圳、溫州、杭州等地,都有成千上萬的工廠或家庭工作室在替名牌代工。中國經濟觀察報私下訪查東莞鞋廠,發現Prada、ColeHaan、Camper都在該廠製造。只不過代工廠往往跟名牌簽有保密協定。中國媒體比喻,名牌精品就像富商,代工廠就是二奶,一個富商包了好幾個二奶,二奶們知道還有其他二奶,但富商不說,二奶也不問。
許多品牌被詢及中國代工問題,經常嚴正否認,就怕對於品牌形象打折扣。曾涉及美國政治獻金醜聞的中國人徐乃星曾透露,可以幫客戶投資在中國製造的Gucci、Prada等品牌,並承諾回饋利潤40%。事件發生後,Prada一再重申不認識徐乃星,也沒有在中國生產。
這些精品,尤其是標榜歐洲百年工藝的品牌,既要維持形象與品味,也不能忽略利潤與成本,移往中國或開發中國家製造是必然。
首先把產地標籤放在最不明顯的地方,例如皮包口袋內側,並且在深底色皮面或布面上印黑色小字,讓人很容易忽略。其次就是大部份加工在中國完成,只剩最後一道手續不在中國,例如運回英國請工人縫鈕扣或在義大利裝上皮包手把,就可以標識為「Made in Italy」或「Made in UK」。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Prada於兩年前在中國找到技術合格的工廠,執行長提議取消產地標籤,改為「Made by Prada」。
另一個方法則是大量進口中國勞工。義大利佛羅倫斯近郊小鎮Prato自古就是精品名牌加工群聚之地,如今該鎮的唐人街已是全歐華人第二多,僅次於巴黎的唐人街,主要就是在當地4,000多家工廠中,有半數以上的廠主是中國人,也大多僱用中國勞工。這些精品即使在義大利的Prato小鎮,理論上仍然是中國人製造,只是從「Made in China」轉為「Made by China」。
洛杉磯時報也踢爆,Prada在義大利的許多工廠僱用中國勞工,工作環境惡劣,每天工時長達14小時,時薪只有2歐元。同樣價格的產品,若由中國勞工製造,生產成本可節省高達90%。類似的爆料層出不窮,精品只好做出區隔,例如Burberry把Polo衫等平價商品交由中國代工,頂級經典風衣留在英格蘭Castleford工廠生產;義大利百年西裝品牌Ermenegildo Zegnar只在中國生產T恤,西裝仍由原廠製造。
Hermes則為了中國市場,特別成立專屬品牌「上下Shang Xia」,標榜在中國製造,並已於今年9月在上海開幕。這樣做有許多好處,第一是能享受低廉的製造成本,同時直接面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中國網易新聞分析,中國消費者大多是名牌的「低端信徒」,酷愛奢侈品,卻沒有那麼挑剔,是出於炫耀性的購買,實際的購買力和意願仍然有限,所以他們才是「中國製造」的最佳買家。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