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舞台20載 樊光耀暢談

  演員樊光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打破蟠龍花瓶的苦情「唐先生」。他在電視劇《光陰的故事》飾演孫爸、李安的《色、戒》中擔任演員兼對白指導,展現出專業演員多元的轉換能力。
  為提升校園藝文風氣與創意思考,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樊光耀與學子暢談「一個演員的生活意見」,分析時下大學生的「時代意義」,期望大學生透過不同角度審視所處的當下。他舉出時下風行的自拍熱潮、品味建立與新聞觀點訓練,強調「認識自己」與「瞭解自己」的重要性。
  一年前,一名學生興奮向他索取簽名,「我每天都有看你演的八點檔喔。」樊光耀不假思索地回答:「你真墮落!」他拍電視劇,卻不鼓勵大學生把有限的時間拿來看電視,他認為「要分清楚『應該做』跟『想做』中間的差別。」大學生該問自己,在社會中如何定位自己?「在五四運動的年代,家裡出了一名大學生,馬上在鄰里間成為意見領袖。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人人都尊敬你。」但現在大學生的指定刊物變成蘋果日報與壹周刊;指定節目則是《康熙來了》與《夜市人生》。
  有些學生滿腹牢騷,抱怨授課教師如何無趣,聽在他耳裡相當不是滋味。他表示,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不見得要給標準答案,答案要自己找!」他在舞台上渡過了20多年生涯,有人好奇問他:「如何培養興趣?」樊光耀會板著臉回答:「難道我演了20多年戲是靠興趣嗎?」
  對樊光耀而言,念大學的意義不在培養興趣,而是滿足求知欲與「做人處世的道理」。一切知識、技能的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在社會立足。「高等教育不外乎在培養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什麼是「有用的人」,他認為,就是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人生不必浪費太多時間在「開發潛能」上。「有些朋友到了跟我一樣的年紀,還成天上些潛能開發班。」記者曾問李安,若不作導演的第二條路為何?李安回答:「我什麼都不會,只會拍電影,所以應該還是導演。」樊光耀說,這就是他內心的寫照,若不當演員,還會是一名演員。這番話看似謙遜又自豪,不過,他認為這才是真正「認識自己」。
  他對大學生現今流行的「自拍」風潮有不同意見。他分析,科技進步造成影像犯濫,變成一種廉價行為。不脫演員好動特質,他當場飾演自拍的動作與表情。「你們看,我手拿相機拍攝自己的這個距離,自拍者的世界就這麼小而已。外在環境完全被排除在外,這多麼孤寂、無力!」 自拍照上傳網路相簿成為一種同質行為,每張照片的角度、姿勢都一樣,如這樣的距離就能夠滿足,影像的品味不該如此而已,「什麼都一樣」造就了盲目的流行文化。
  他認為廣告台詞「對自己好一點」是消費催眠,大學生應起身反抗、批判消費文化。「人一生就要有一台哈雷機車、人一生就該享受奢華的中東之旅、一生一次不要錯過…。」真的是這樣嗎?什麼東西都有了,卻失去了家人、朋友。人際關係的建立絕對非透過MSN與FACEBOOK朋友數量的競逐上。「真正的朋友怎麼能量化?」
  他對「品味」也有一針見血的評批。他舉一間房產銷售案口號「這棟房子是你最奢侈的品味」。他批評:「不能因為我買不起該棟房子而說我沒品味。」能力有高低、品味也有好壞,「流行,就是大家品味都一樣的時候」。
  演員對生活環境的敏感度相當高。他回憶初次到東京旅遊,十分敬佩日本人尊重環境的心態。華燈初上,東京街頭的遊民出現在公園角落,紙箱有秩序地排列、棉被整齊鋪疊。「他們不打擾別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他說,不重視身旁的環境,就會成為「目中無人」的人。
  「新聞亂象,記者要負很大的責任。」他說,新聞已演變成設想觀眾想知道、本來就知道的東西,而非「應該知道」的事。有些記者在災難現場詢問孩子「親人死亡你的感覺如何」,若他是當事者,絕對會反問記者:「若你親人死了就是我現在的感覺。」
  「跳脫現在,眼光放遠。」他要學生時常思考:「十年後你在什麼地方?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他強調自己不是明星,在成名前已累積無數演出,才得以釋放現在的能量。他要學子「持之以恆」,思考有沒有除了學習之外,真正落實在生活當中,能夠拿來說一輩子的事。

(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