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搶救台灣!不靠ECFA 靠女人

  先是台北市,過去六年內,幼托機構從一千家,到現在僅剩四百多家。未來三年,全台國中小學要減招一千多班,學校周邊商店服務業面臨經營危機。四年後,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的大學,十年內將倒閉三分之一 。房市供過於求,內需市場乏人問津,大部份的公共建設淪為蚊子館。最後,每一個青壯年勞動人口,要扶養一.五個退休又無收入的老人。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教授陳寬政計算,按照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的目標,台灣婦女生育率在二○一五年,要回到OECD國家平均一.六的標準(台灣目前為一.○二),這就表示,每年要多生十萬個嬰兒。在未來五年內,總共要新生一百五十萬個嬰兒,才養得起沉重的未來。
  baby要從哪裡來?不在內政部斥資一百萬元徵求「聽了就會想生」的口號,也不是正在進行協商簽訂的ECFA
  答案,在女人。搶救生育率之外,實質薪所得停滯、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關鍵之鑰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尤其是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面臨家庭、工作與薪資的不平衡待遇。「小孩是長期的錢坑,每個階段都要投資,跟蓋一座DRAM廠是一樣花錢的,」成大研究助理教授吳挺鋒妙喻。經濟負擔過重,是女性不願生育的主因。
  有哪些政策,是讓婦女在未來五年「願意生、養得起」一百五十萬新生兒的鼓勵?
【首先,增加公立托育機構】
  台灣公托機構數量僅私托機構的九分之一,私立收費又比公立多出三倍以上,很多受薪婦女擠不進公托,又負擔不起私托。學者建議,目前很多小學招生不足,可利用閒置教室,改辦公立托兒所。
【其次,大學設置家庭宿舍】
  婦女生育力從十五歲進入高峰,三十歲後走下坡。偏偏這個階段的婦女大部份還在讀書。研究人口學的台大農化系副教授陳玉華建議,大學可以仿效國外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因應在學婦女婚育的需求。
【第三,將提高生育率視為施政優先重點,幼教經費再提高】
  教育部一年花在幼教的經費不過十三億,只佔教育部經費的百分之一。台灣家庭愈來愈多元,政府發放幼兒津貼,應該直接補助嬰幼兒,而非補助家庭。法國就是採取直接補助嬰兒的政策,生育率從一.二,大幅提升到一.九。

(天下雜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