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日本漫畫「復古」四格翻生

可別以為四格漫畫是古典、老土的漫畫形式,引領漫畫風潮的日本,目前最流行的正是四格漫畫。日本最長壽的國民漫畫之一《櫻桃小丸子》,去年七月起宣布轉換成四格漫畫形式,在日本包括《東京新聞》、《中日新聞》等十一家報紙與漫畫網站上,連載發表最新故事。
除了小丸子,當紅的《我們這一家》、《天國寵物店》、《笑園漫畫大王》、《幸運☆星》等,都是四格漫畫。而登上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們最推薦的漫畫作品中,也赫然出現四格漫畫集《棺材、旅人、怪蝙蝠》。
四格漫畫的模式,原本是為了方便在報紙或雜誌上連載而設計的。四個小格子,依序配置內容的起、承、轉、合,形成基本的故事架構,最後一格只需安排令人會心莞爾或意外的結尾,即可擁有完美的句點。
過去的四格漫畫,為了塞進報紙或雜誌的一角,希望漫畫家用最「經濟」、「簡潔」的方式表達。這股風潮從一九二○年代起,在日本相當盛行。又以一九四六年,長谷川町子在《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報紙連載的四格漫畫《蠑螺小姐》最知名,是日本漫畫史上的四格漫畫代表。
《蠑螺小姐》主角是個樂天派的家庭主婦「阿螺」,當時日本因二次世界大戰而處處廢墟,「阿螺」的樂天知命鼓舞人心,大受歡迎。後來,漫畫週刊、漫畫月刊等發表管道越來越多,漫畫形式也日趨複雜,四格漫畫於焉沒落。
日本四格漫畫近年重現江湖,重要原因在於與其他漫畫模式相較,四格更適合網路、手機或PDA等高科技介面的表現,可多元化發展,具有數位遠景。
《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就不諱言,她希望找尋漫畫在平面出版以外的可能。由日本漫畫家美水鏡所畫的四格漫畫《幸運☆星》,最早正是在遊戲與手機網站上連載,也曾改編成任天堂等電腦遊戲。傳統平面媒體受到電子媒體與網路的強烈衝擊,為了吸引讀者回流,各家報紙重新刊登漫畫,希望以圖像留住讀者,也是四格漫畫復興的原因。連載《櫻桃小丸子》四格漫畫的十一家日本報紙就表示,他們希望透過櫻桃子的魅力,讓更多孩子養成讀報的良好習慣,維繫優良的閱讀傳統。
而日本漫畫家想要求新求變,也是四格漫畫復甦的原因之一。櫻桃子認為,《櫻桃小丸子》延續至今,要再像過去那樣完成一個個單元故事,不僅不切實際,也玩不出太大的意思。忙碌的她無暇再經營出短篇或中篇的漫畫,「四格漫畫才是最好的選擇。」

新四格 無厘頭與「萌」味十足
日本興起的「新」四格漫畫,不是復古,而是被漫畫家視為新的形式與實驗。它不同於傳統四格漫畫強調用起承轉合抓住讀者,它的敘事不必有頭有尾,也可以不太符合邏輯。無厘頭,以及施展可愛魅力的「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老牌漫畫《櫻桃小丸子》本來就含有無厘頭特質,小丸子的「天兵」個性、有點「萌」的「兩頭身」,恰恰符合現在漫畫讀者的偏好。《櫻桃小丸子》新創的四格漫畫,往往是小丸子胡思亂想的心情,也有她幾句自言自語,不必刻意畫笑點,也不用特別講完整的故事。
一九九四年六月起,日本《讀賣新聞》的星期日版,以全彩方式連載了十二年的《我們這一家》,是一部以小家庭成員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四格漫畫,家人之間總是雞同鴨講,冷颼颼的笑話卻讓它從日本紅到整個亞洲。
雜誌連載的四格漫畫,畫風與報紙的簡單線條迥異,像少女漫畫單行本一樣精緻複雜。更重要的是,主角都走清純甜美路線,眼睛比例占去臉龐三分之一,正是近年席捲漫畫界的「萌」風格,在過去的四格漫畫裡,從未見過這樣的嘗試。
像《幸運☆星》描述幾個普通平凡的高中女生,打電動、迷漫畫度日的悠閒生活。東清彥在少年漫畫雜誌上連載的《笑園漫畫大王》,同樣刻畫高校女孩間的友誼與成長歷程。《天國寵物店》則是與貓頭鷹福助形影不離、對動物知識淵博的鄉下女孩小鳶,在東京寵物店的生活。而《棺材、旅人、怪蝙蝠》這個四格漫畫,除了童話風的「萌」味,還有魔奇幻元素。漫畫評論者「勇騎狗馬」表示,在日本漫畫家以無厘頭、耍可愛的「萌」等元素,解放四格漫畫的內容與畫風後,傳統四格漫畫講究的起承轉合、笑點或爆點,不再凌駕於一切之上。漫畫家筆下的人物,開始長出靈魂:「無形中也深化了四格漫畫的表達,堪稱漫畫形式的一大突破。」

台灣四格 八○年代最紅
四格漫畫風潮從歐美興起傳入日本,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報紙雜誌大量翻譯美國漫畫,加上解嚴後台灣漫畫家的豐沛創作,才逐漸流行起來。
日治時代的台灣,四格漫畫仍未盛行。漫畫評論家洪德麟說,一九三○到四○年代,洪晁明的《建設阿婆》,畫一個綁小腳的本省老奶奶,專喜歡管教她看不順眼的年輕小伙子,經常用枴杖敲人家的頭;而許丙丁畫的《現代封神榜》,在報紙連載時也很轟動。
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漫畫家檢查甚嚴,台灣漫畫創作銳減,而從大陸來台的漫畫家包括梁又銘的《土包子下江南》、牛哥的《牛伯伯》系列,堪稱四格漫畫前輩,極受歡迎,報紙編輯大量翻譯西方漫畫以應付讀者需求,尤其四格漫畫,包括《小亨利》、《白朗黛》、《史努比》等。而期間,柏楊曾因翻譯《大力水手》被認為有嘲諷兩蔣之嫌,蒙受約十年的政治牢獄之災。
一九八○年代,四格旋風再起,敖幼祥在《中國時報》連載《烏龍院》、蔡志忠從《大醉俠》到《肥龍過江》與《莊子說》、蕭言中的《童話短路》、朱德庸的《雙響炮》、老瓊的《蔡田開門》等作品,讓報紙的四格漫畫熱潮燒到極點。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