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海外近半世紀的台灣現代藝術先驅團體五月畫會健將顧福生,已七十三歲了。他斯文高雅,眼神仍然有種少年式的內向純真,彷彿是個害羞靦腆的男孩靈魂,裝在清瘦老人的身體裡。顧福生一生都畫人物,身體是最常出現的主題。
顧福生筆下優雅修長的男性體魄,展演著自在、充滿張力的自由與動能美感。而男體形象的轉變,彷彿反映著顧福生幾十年來的異國的心象。
一九五○年代,東方畫會和五月畫會是當時台灣美術界中前衛藝術的代名詞。這群藝術家試圖結合中國水墨傳統和西方藝術,創造出獨樹一格的現代視覺語言。身為五月畫會創始成員的顧福生也如是。
最大的不同的是,他喜歡表現人體。他總是將人物扭曲、變形,塑造出孤獨、青澀的苦悶感,還出現無頭的人體,在當時保守的年代,相當震撼人心。
「我們都靠面孔來辨識一個人,沒有頭的人就是單純表現『人』而已。」顧福生解釋,「我的創作都是表現當下的情緒,也許當時的感情和存在主義有點相關,但我並不是讀了存在主義的書,才畫出這種形象。」
對顧福生來說,繪畫是他內心世界和夢想的投射,他的創作從來不太著墨外在環境的變化。他從年少時就展現強烈的藝術才華與敏銳度,始終是個害羞內向、敏感而話不多的人。
顧福生的父親是顧祝同將軍,雖然出身軍人之家,但他從小對文藝最感興趣。所幸父親相當開明,給予大力支持。
顧福生說,他小時候學科不好,只愛畫畫。中學畢業後,先是跟著當時師大藝術系主任黃君璧學水墨,「黃先生的學生都是貴太太,包括蔣夫人,就我一個男孩跟著一起上課,很不習慣。」加上水墨都是從臨摹下手,顧福生對臨摹興趣缺缺,黃君璧只好幫他介紹西畫老師,也就是當年在師大任教的朱德群,顧福生就此走上創作一途。
「朱先生是這一生影響我最大的老師,他為我打下紮實的繪畫基礎,對我日後表現人體時更加方便。」
顧福生筆下的人體以男性居多,早期甚至多以自己當模特兒。「我是男性,男體對我來說當然最熟悉,加上年輕時也沒錢請模特兒,所以就畫自己。」
一九六一年,廿六歲的顧福生想出國增廣視野,先到他心中的世界藝術中心巴黎住了十八個月,轉往美國紐約,美國的開放和友善吸引他定居,輾轉居住了不少城市。
顧福生畫了很多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男體,尤其是廿八歲遷居美國後,友善、自由的生活與文化環境,讓他擁有更大的創作自由。他的藝術表現走出年輕時的苦澀,大膽嘗試利用各種媒材拼貼,包括彈珠、寵物玩具、花桌布等手法。
人體還是主要的表現題材,這時候的人體出現了翻滾、跳躍、飛翔等如體操般的炫技動作。「這些動作展現人體的自由表現,是我個人對自由的一種追求吧。」「我小時候體育科目常不及格,所以對身體能自由律動格外嚮往吧。」
他在美國有正職的工作,為仿古版畫手工上色,也和友人合開出版社,他擔任美術設計,工作之餘就是畫畫,也看電影、聽音樂,頗有深居簡出的意味。一直做到六十五歲退休。
「畫畫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我很幸運不是倚賴賣作品為生。」或許也因此,顧福生的創作始終能保有某種純粹度,以及他極力追求的「自由」。
老先生面對陌生人時顯得侷促不安。他說:「我喜歡簡單、清靜的生活,一個人很自由,也很輕鬆。」
近作《心中淨地》裡,一具男性軀體中,生了一片無人海灘,說盡了他心中永恆的夢想:「這是我想像中的天堂,沒有人的世界相當平和。」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