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窯」身一變 (台南)

以火鶴花揚名東瀛的台南縣六甲鄉,曾有上百支瓦窯場煙囪 齊冒黑煙,而有「黑鄉」之名,當鋼筋水泥取代磚瓦、進口取代國產,窯場逐漸消失,傳統瓦窯業者注入藝術新元素,開創六甲瓦窯業的新春天。
六甲鄉的磚瓦製造技術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已有300多年歷史,日據時期即享有盛名,曾是台灣閩南式建築材料生產的重鎮,享有「瓦窯之鄉」的美譽,全盛時期,有上百座窯體同時運作,載運紅瓦的牛車絡繹不絕,剛出窯的紅瓦立即被搶購一空。
1964年白河大地震、1977年賽洛瑪颱風,不少窯場被震垮、吹倒,鋼筋水泥建築取代傳統磚瓦,瓦窯業淪為夕陽產業,傳統老師父凋零,窯場紛紛外移,窯場煙囟也像骨牌般地,1支接著1支倒下。
今天的六甲鄉中華路旁,仍可以看到幾座磚瓦窯的遺址,煙囪或許依然屹立,窯體卻因道路拓寬、或年久失修而毀損,湮沒在漫生雜草下,還有在燒製的,只剩3家左右。
承續百年家業的興華磚瓦窯第5代傳人陳世紘,卻不願向命運低頭,2002年底,就與妻子阮潔雯開始投入傳統窯場的轉型,為六甲窯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陳世紘以磚瓦窯業為主體,在傳承閩南式建材外,成立「居廣陶」,注入年輕人的創意,發展出生活陶藝作品,吸引年輕的消費者,也開放場域提供藝術家進場創作,2005年入選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並獲邀社造年會展覽,2006年參加社區博覽會創意生活館展出,如今,陳世紘更是台南縣的生活工藝家,作品被收錄在台南縣政府出版的文化產品型錄「生活創意家」中。
陳世紘正積極籌備1個非營利性質的文化學會,結合地方各項資源,記錄、推廣磚瓦文化,讓傳統瓦窯場不只能燒磚瓦,也是1個有生態、藝術、文化、歷史等複合性功能的場域。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