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尋找古早味 黃婉玲寫書 (台南)

 
  生長在台南的家庭主婦黃婉玲,以 9年時間走訪各地,蒐集36種古早味小吃資料及老師傅的故事,撰寫「尋找台灣古早味」一書,盼為本土飲食文化留下歷史記錄。
  只因多年前侄子對她講了一句「台灣哪有什麼文化?」黃婉玲想起小時候常在街頭巷尾小攤子吃過、卻很難再找到的小吃,興起探訪、記錄的念頭。黃婉玲說,像八龜壽桃、煎嗲這類小吃的製作手藝慢慢從市場消失;芋冰、狀元粿、油飯等比較普遍的,也有老師傅默默守著傳統的本土味。她曾跟隨網路上的知名度探訪老店,對方大方接受採訪,但她卻意外發現對方為了增加食品口感而摻入化學添加物,此後她除了憑自己的記憶外,便堅持到市場、廟口,從老一輩的人身上找線索。很多老師傅只做固定份量、為老主顧服務,也不愛出鋒頭,要找到不容易,說服他們接受採訪更是挑戰。有時一卷採訪錄音帶要整理2、3個星期,情緒陷在受訪者的故事裡,一邊寫文章、又哭又笑。雖把書寫完了,但也有很深的失落感。許多人把搜尋美食看成流行的一部分,只重視在哪裏吃,不會想到其背後的飲食文化。老師傅們不希望成為一時的流行,而是希望有傳承的機會,卻大多敵不過潮流演變。她記錄的是這些古早味小吃製作過程中的精神,不是為他們促銷,因此並未明確指出受訪者的店號、地址,也希望藉著出書,讓老師傅們有受重視的感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