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電影看板手繪師找出路 (台南)

 
  麻豆區農會為讓返鄉民眾知道地方特產文旦的產銷過程,在倉庫外牆繪上「文旦一生」大型壁畫,出自兩名電影看板師傅之手。
  麻豆農會肥料倉庫位於台南市麻豆區新生南路和173線路口,牆面上畫著 8幅高達近5公尺的文旦畫作,主題是剪枝、開花、施肥、結果、採收、分級包裝和產品照,由畫師田榮鈐和韋建華花了8天以水泥漆彩繪。
  田榮鈐和韋建華繪畫資歷都有30年。田榮鈐國中畢業後就北上學習電影看板繪畫,後來電腦輸出漸流行,才改開繪畫工作室。田榮鈐說,畫筆從油漆刷到油畫刷,從未停過。韋建華從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後,跟田榮鈐同樣在台北的電影廣告業學習電影看板繪畫,韋建華說,全盛時期的戲院都會養自己的電影看板師傅,因為出色的電影看板才能招來觀眾。
  「神韻最重要」,田榮鈐說,看板上的主題是電影明星,如何把明星畫得像,甚至凸顯出個人特色,就是考驗師傅的功力。現在每張電腦輸出海報都很「真實」,但繪畫電影看板迷人之處,是因人而異的藝術美感;像他畫個人油畫,用深色顏料塗上皺紋,就是不一樣的成熟滄桑之感。
  在高雄改行當吊車工架設大型帆布看板的韋建華說,過去農曆年前都趕繪賀歲電影看板,半夜還要爬上鷹架,將上檔片或熱門片的三合板或尼龍布一片片移動到顯眼位置,重新拼裝,所以除了畫工好,還得有敏捷身手。
  田榮鈐除了開繪畫工作室,也在雲林古坑綠色隧道當起街頭藝人,將民眾當成電影明星,揮灑於油畫布。韋建華也常常與田榮鈐合作,完成社區或住宅建案的壁畫案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