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達悟核心飛魚文化 (蘭嶼)

  前鎮高中徐姓學生在自製短片中說,達悟族的祖先穿的「竹衣」是救生衣,戴的銀盔是雨傘,在飛魚祭過後,英勇的達悟人從此沒有子孫。
  蘭嶼鄉長江多利看了笑著說,「多元文化,小孩子沒關係,不要計較」;不過他嚴肅表示,文化是要了解、尊重的。
  近代語言學者從達悟族的語言和菲律賓巴丹島上的語言有相同之處,確信達悟族來自巴丹島。達悟族的口述歷史,大概1000年前,達悟族祖先是划著拼板舟從菲律賓方向順著黑潮而來。近幾年,達悟人前往巴丹島尋根,甚至過去的意見領袖,像反核健將郭建平等人,都曾高喊要自治,甚至和巴丹群島成立虛擬國度,取名「巴蘭國」或「蘭巴國」。
  前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臧振華曾提出不同看法,他從「甕棺」葬的研究發現,蘭嶼「甕棺」葬不全然來自巴丹島,反而像台灣。達悟族來自巴丹群島的說法有待商榷;遠從4000年前的繩紋文化開始,台灣已有人前往蘭嶼島。
  每年3月至7月是飛魚季,不能釣魚、射魚、捕捉珊瑚魚。只能捕捉飛魚和浮在水面上的迴游性魚類。從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正是為了讓魚類順利繁殖下一代。
  捕飛魚特有的拼板舟,由21至27塊不同的木板組合,再以木棉或樹脂接合,不用鐵釘。每塊船板所用的樹材都是固定,且早在10、20年前就選好樹種。也就是造一艘拼板舟要10、20年的時間。
  達悟族在重要祭典戴的「全罩式」銀盔,更是神聖的傳家寶。江多利說,達悟人拜訪親友或參加重要祭典儀式,一定要戴銀盔,「沒有銀盔,誠意就少了一半」,銀盔被視為最神聖的傳家之寶,家中沒有銀盔會被看不起。

(中央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