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與神獸」的希臘神話題材出現在1200多年前的中國唐朝皇后墓室的石槨上!
新華網報導,絲綢之路研究專家葛承雍說,「唐玄宗的皇后武惠妃的石槨是目前所知唐代石槨中最具異國情調,石槨正面『勇士與神獸』的主題浮雕圖形源於希臘神話『英雄牽拽神獸抗鬥魔鬼』的寓意,這是中國墓葬文化中前所未有的巔峰創造。」
在楊玉環之前,李隆基還有位寵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公元699至737年),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后。今年6月17日,因被盜而流失美國達6年的唐貞順皇后武惠妃敬陵的石槨,由公安機關正式移交給陝西歷史博物館。
石槨長約3.99公尺、高約2.45公尺、寬約2.58公尺。葛承雍說,藝術工匠採用浮雕、線刻、彩繪等技法,刻畫出豐滿宮女、花卉茂樹、蝴蝶飛禽、虎羊麋鹿走獸等精美圖畫外,尤其在石槨正面窗戶下方突出四面「勇士與神獸」的主題浮雕,讓希臘化的「勇士與神獸」來到地下,直接護衛中國皇后。
這四面長方形浮雕圖案中,都有一名高鼻捲髮深目的西方勇士牽拽著神獸,極易讓人認為是中國古代習見的「胡人馴獅圖」。勇士們多頭戴冠圈式長條飾帶,身材魁梧,腰部束緊而下肢細長,腳蹬波浪紋軟尖鞋,雙手緊繃神獸韁繩,神情專注。
葛承雍說,一個圖案中一名西方人形象的勇士側立左邊,禿頂腦袋上沒有戴冠圈,捲髮後梳下披,下巴有七、八根稀疏鬍鬚,脖頸戴有三環項圈。「他一手拽繩,一手拉繩纏指下末尾,身姿彎弓,造型逼真。這與希臘神話中諸神之首——宙斯的形象特徵相似,如隆起的額頭,下垂的捲髮,捲曲的鬍鬚和寬闊的胸部等。」
除了勇士的外貌、服飾、肌肉強健及牽拽神獸等特點與希臘藝術相似,石槨上還有靈芝鹿、大山羊、老虎及飛禽等圖案,而山羊獻祭是希臘文化的重要內容,悲劇一詞就源於希臘語中的「山羊歌」一詞,山羊圖像常常被用於悲劇的演唱中。
葛承雍說,「武惠妃石槨上有的神獸頭上豎有彎翹的長角,猶如大羚牛的彎角,加上雄獅鬃毛飛揚,顯得氣宇軒昂;有的神獸雖是獅首虎身,但身上又散佈著豹斑。這完全符合西亞古代藝術中呈現出混合型動物的神獸形象,直接受益於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東征後西亞與中亞形成的希臘化風格。」
唐玄宗時中國正處於盛唐,首都長安是百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會,摩尼教、祆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等外來文化藝術對於上層人物並不陌生。但是,中國皇后死後為何會選擇希臘的「勇士」來守護自己呢?葛承雍說,「武惠妃石槨正門的主題整體上選擇西方面貌的勇士和神獸守護的故事,不僅證明希臘化藝術風格歷經古典時代到波斯薩珊始終未有斷裂與隱退,而且反映外來神祇被引入和吸納到唐人意識之中。」他推測,唐玄宗時期中國宮廷中有來自西域的神職人員,他們將希臘化藝術中祈求庇護及實現願望的神性生活傳入中國,扮演神凡之間教義指導者的角色。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