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飛人集社劇團」將舉辦首屆「超親蜜小戲節」,在台北巷弄裡邀請各國偶戲藝術家演出!
台灣現代偶戲發展起步比較晚,但已經逐漸走出特色。「飛人集社劇團」受邀參加荷蘭偶戲藝術節時,發現他們把偶戲移師到居民家中以及船屋演出,也決定舉辦「超親蜜小戲節」,選擇藝文氣息濃厚的師大、永康商圈巷弄的書店、咖啡廳、畫廊、甚至髮廊,顛覆傳統看偶戲的習慣。
主辦人石佩玉表示,在小小的空間更可以看到偶戲精巧的部份以及操作的質感,買一張票可以同時欣賞同一區域內3個不同場地3齣不同的偶戲,走到鄰近地點看下一齣戲時有機會相互討論,這些都是「超親蜜小戲節」想塑造的氛圍。在國外,許多偶戲刻意將操偶人隱身起來,但台灣操偶人往往是演出重要角色,這也是台灣偶戲一大特色。『我們的偶戲比較是…操偶者本身有帶一個角色,就譬如說,這個操偶的人她原來是家庭主婦,但是她手上操的是抹布做成的偶;所以應該這樣講,操偶人的有時候在找家庭主婦,有的時候是前面抹布在演戲,而她變成操偶人,所以她其實是兩個角色的跳接,可是在國外比較不做這件事情,他比較多是讓操偶人比較隱身、隱藏。』
參與「超親蜜小戲節」演出的9個國內外團體,荷蘭以偶造型取勝,義大利則充滿歐洲街頭藝術風情,有手風琴演出,還有女高音演唱;美國則結合高科技投影和皮影戲呈現偶的「光影戲」。
(中央廣播電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