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只重部落意象 傳統知識流失

  「有一回,到蘭嶼錄貓頭鷹的聲音。」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董景生,說到進入蘭嶼達悟族部落採集的經驗。等到天黑,索性躺在沒有車輛經過的道路上,偶爾有達悟族人經過。大家很好奇,這個外地人躺在那邊做什麼?
  「錄貓頭鷹叫聲?為什麼?」族人和他聊起天來,認為城市裡的娛樂較多,比部落更有趣。
  董景生說,為了研究與調查,進入部落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部分原住民族人對族群的智慧看重程度不算非常高,有些只有部落耆老才懂的知識消逝非常快。為了研究民族植物,董景生最常跟部落耆老接觸,卻往往碰到要回部落參加耆老葬禮的狀況。另一個問題則是:當原住民以外的族群將原住民智慧加以商業運用圖利時,原住民族不會獲得好處,甚至未來會因使用自己族群的傳統智慧而觸法。
  原住民的農業知識包括最常見的藥用、食用、建材植物,以往只在部落中被代代傳承。現在有許多研究人員進入部落採集,論文發表後受到製藥廠關注或申請專利,但提供研究樣本的部落是否因此獲利?是個大問號。行政院原民會對涉及原住民傳統智慧的運用並非不知情,但沒有積極作為,只花大錢在設置部落意象上,不是正確的做法。
  曾經撰寫《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董景生說,觀察原住民族對待土地與自然的態度,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自然就像廚房,有需要才去取用。」原住民外出採集食物是睿智的生活態度,不過分需索土地,對自然心存敬畏。近年來的聯合豐年祭對原住民族群文化是一種破壞,以往祭典符合節氣,例如部落的刺桐花開就是捕魚季節到。但為了配合地方觀光行銷,將祭典文化意義變淡、商業氣息漸濃,變成四不像祭典,失去原本的意義。
  民族植物研究涉及領域頗為廣泛,從神話傳說到日常家居生活都有。董景生發現,阿美族人的食用植物最多,布農族人的藥用植物最廣,例如將車前草敷在疼痛處。他也曾經見到布農耆老,示範以油木燃料植物二葉松來鑽木取火。包括製衣,例如種苧麻、抽絲、曬乾、染色、織布,極為費工的過程已經是藝術呈現。童玩用的雕刻、建築家具使用木、竹藤編,都是生活中的智慧。

(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