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沙坪壩區文化志編纂工作

  大陸重慶晚報報導,《沙坪壩區文化志》編纂工作啟動年餘,編委會吳波指出,沙區不光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名區,還是中國歷史上許多關鍵事件、時刻、發生地的承載處。

  通過編委會,沙區文化研究取得突破,將重慶文明發展史從大禹治水時期提前到黃帝時期。許多史料篩查,黃帝到過重慶,去了縉雲山,並娶妻縉雲氏。當時中華大地部落星羅棋佈。黃帝曾派兒子昌意來到今天四川的汶川、北川一帶,娶蜀山氏之女為妻。這些都體現了遠古中華民族的講和之道,蘊含了東方大智慧。

  巴蜀古鎮磁器口最早叫白崖場,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西元998-1003年)。《沙坪壩區文化志》最先查到磁器口古鎮在三國時期已基本成形,並成為水陸要衝。三國時代,蜀國派關羽守荊州,張飛守閬中,魏延守漢中,馬超守西平,趙雲守重慶。磁器口扼川東、川北水陸交通,成為重慶府的「外署」,趙雲每月都有一段時間在磁器口辦公。這個習慣保持到民國初年,重慶府的歷屆長官每月都要到磁器口辦公一次,磁器口史稱「小重慶」。「磁器口」幾個字最早出現在清乾隆初年巴縣衙門頒發的佈告中,當年磁器口青草坡開設有瓷廠窯場,當時「磁」與「瓷」相通,磁器口逐漸得名。

  歌樂山是怎麼為世人認識的?沙區修志辦主任張建中說,1883年,首位闖進中國西部的英國人立德樂,經重慶去成都,將歌樂山風景詳細寫進遊記。這就是《經過揚子江三峽遊記》。
  立德樂是重慶市在朝天門塑像紀念的12位客籍名人之一。他被《大不列顛名人錄》譽為開發中國西部第一人。晚清重慶被迫開埠後,1898年2月15日,58歲的立德樂駕駛7噸小輪船利川號從宜昌出發,穿三峽,3月9日抵達朝天門碼頭。

  《沙坪壩區文化志》編委會發現,抗戰時期全國最高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在沙坪壩青木關成立,中國首台鋼琴即誕生於此。鋼琴為木質結構,還保存著設計圖,招投標檔等。
  1940年,今中央音樂學院前身國立音樂院在青木關成立,並舉辦中國音樂史上首次民歌演唱會。親歷的作曲家謝功成說,民歌用鋼琴伴奏,用美聲演唱。《康定情歌》、《達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牧羊姑娘》等民歌,就是抗戰時期在青木關首次唱響的。

  沙區沙正街南開中學校內津南村,有抗戰時期所建的重慶僅有的北方四合院建築群。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抵重慶。9月6日,他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津南村看望摯友柳亞子。當時柳正選編《民國詩選》。毛澤東在柳亞子的冊子上題寫《沁園春•雪》,在重慶談判時被廣為傳播。
  張建中介紹,抗戰時期中國歷史書上出現過的人物,百分之六七十來過或在沙坪壩居住生活過。比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橋樑專家茅以升等科學家,他們的理論也多是在沙坪壩時期形成。

  沙區下土壪6號,毫不起眼的兩層青磚灰瓦房,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要發現——60多年前讓日寇又懼又恨的「重慶之蛙」。
  1938年,無線電專家馮簡親手創建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是陪都重慶對外宣傳的最重要管道。珍珠港事件後,遠東反法西斯盟國電臺悉數落入日軍手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成為盟軍在遠東唯一可利用的短波電臺,當時在重慶的外國記者都利用這個電臺轉播、發稿。
  日軍在5年半的轟炸中,用盡辦法,「重慶之蛙」都躲過劫難,堅持到抗戰勝利。「重慶之蛙」這一代稱,居然是日本人所取。

(今日新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