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楊牧文學之旅景點

●文學之旅一〔奇萊山:木瓜溪大橋〕
「回頭是最高的山嶺,忽然拔起數千公尺,在最外圍而想像中還能看清楚的是杜鉾山,武陵山,能高山,奇萊山。」在花蓮看山不難,但奇萊山卻如《山風海雨》所說的隱藏在想像中的更遠處。若想遠眺奇萊山,可沿著台九線往南上木瓜溪大橋,只要天氣夠好,視線就能從木瓜溪谷長驅直入,最遠可望見奇萊北峰。
●文學之旅二〔楊牧故居〕
「楊牧的父親楊水盛一九三三年與兄弟從桃園龍潭搬到花蓮,最早住在舊稱『水上』的花蓮市延平街一帶,在楊牧三、四歲時,搬到『花蓮市南京街九十一號』」,也是《山風海雨》書中的第一個場景。老屋經多次易手,現任屋主不歡迎遊客參觀,但遊客不妨走一趟舊書舖子,仍可感受到日本老房子獨有的氛圍。
●文學之旅三〔七星潭〕
楊牧曾以《七星潭》為題寫詩,七星潭是作家最喜歡書寫的場景,陳黎、廖鴻基等都寫過,到海邊踩著卵石踏浪、黃昏時刻躺在灘上聽海、讀楊牧詩集。海在楊牧眼中,摻雜了年輕時的想像及渴望,中年對青春的傷逝,或許只有這片浩瀚的海及來回復返的濤聲,能夠讓詩人忘卻時間、停留在永恆的美之中。
●文學之旅四〔吉野.慶修院〕
「從那古色古香東洋風的名字判斷,就知道是某種特區的所在。」吉野是日本人在花蓮的移民村,村民信仰中心是建於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原名「吉野真宗佈教所」的「慶修院」,也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目前是吉安鄉的觀光景點,還時常有日本人回到吉野尋根。
●文學之旅五〔玉里安通溫泉
「初夏,白天的警報聲從來沒有斷過,忽然父母親說我們要離開這個地方,搬到玉里西邊的山裡去,也就是秀姑巒溪進入縱谷後忽然轉折北流的那個地方。」二戰末期美軍空襲不斷,楊牧舉家至縱谷深處的山村避難,在玉里一直住到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
●終點站〔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東部文學交流空間〕
四月才剛成立的「東部文學交流空間」,位於花蓮舊酒廠,被文建會選為「全國五大創意園區」之一,館內有「花蓮文學風景」一區,將花蓮各景點的照片,搭配花蓮作家群的詩歌、散文、小說作品呈現。另二樓有「文學長桌」,將花蓮前後輩三十六名作家,沿著長桌排排座,每個位子前的桌上,是作家的單色版畫肖像,並有小冊子介紹其人其文;牆上的「花蓮文學地圖」,將花蓮作家住處全標示出來。

楊牧父親楊水盛育有四男二女,除了長子楊牧寫詩,弟妹也都才華洋溢,目前在東華大學擔任教務長的三男楊維邦,讀的是資訊工程,但也擅長素描寫生。他說,南京街九十一號老家佔地一百多坪,五個房間地板都是榻榻米,楊牧的房間位於客廳進門左側,是楊牧專屬寫作空間,窗前一株大樹,就是其文章提到的「不知名的棲息著蝤蠐和金龜子的闊葉樹」。楊維邦說,那是家裡最好的房間,父親把這房間分給大哥,可知道父親對哥哥的疼愛,這房間也是楊牧寫詩的起點。
小楊牧十歲的楊維邦說,他還記得哥哥小時候有個小名叫「阿犬」(與「阿獻」的日文同音),大概是跟大哥年紀差太遠,對大哥相處的記憶較少,只記得哥哥個性嚴肅,「其實我很怕哥哥的。」

來源: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