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九月十四日才要在威尼斯開幕,但由建築學者郭肇立與劉克峰策畫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夜城」,邀集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和蘇喻哲等六位台灣建築師針對這項主題創作,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黑暗城市」展覽中曝光。
「夜城」這個概念,主要是想從夜晚的生活切入,深入討論台灣在地建築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郭肇立說:「我們對城市的規畫都只照顧到白天,忽略了夜晚。」台灣的夜生活豐富,卻少有建築設計或都市規畫針對夜生活發展。之所以如此,在於長久以來台灣建築和城市規畫的標準,多以西方世界為主,忽略了台灣社會與生活文化的特色,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台灣的夜市。因為忽略了夜晚,總是以白天的生活為設計重點,台灣建築也很少人考慮到建築與光影變化的關係。「夜市不僅是台灣人夜生活的重要去處,也是老外來台灣必到之處。夜生活活動多,但我們從沒好好思考夜晚還有什麼可以開發的空間。」「從廿世紀初開始,西方國家的城市規畫主要以棋盤式、大街廓這樣筆直又寬大的街道設計為主。」台灣都市重畫區也追隨這股潮流,卻忽略了台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和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台灣的日照強,為了避免過度的日曬,傳統建築傾向小巷弄的設計,因而有騎樓或遮陽產生。」「一味跟隨西方腳步,卻忽視台灣最初的生活與文化特色。」
參與展出的六位建築師,都有參與公共空間的規畫經驗。在「夜城」中,他們並不打算設計建築物,而是針對光影、黑夜這個主題創作。有人以投影方式展出,有人則以空間裝置呈現。
「夜城」的成形,最早是郭肇立與劉克峰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邀約而進行的提案,意外入選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團隊。才會發生六月底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九月到威尼斯的情形。
由於展出場地不同,作品與呈現方式會有些許調整。郭肇立表示,「夜城」在威尼斯展出後,明年二月還會回到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來源:時報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