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歲的年輕藝術家蘇育賢,提出自創名詞「CO—Q」來形容與自己同世代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特質,他也以此為名,在關渡美術館策畫了「CO—Q:無人收藏的年輕台灣藝術家」聯展。蘇育賢說:「我認為,台灣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看似輕鬆幽默,其實還是能產生令人震動的效果。」
「CO—Q」是什麼?「CO會讓人聯想到『摳』這個動作,Q是軟而綿的物體。手指在軟而綿的物體上是摳不出什麼東西來的,頂多只能留下指印或痕跡。」蘇育賢說:「但是透過『摳』這樣微小的動作,還是可以製造出騷動的強度。」
大陸與台灣的學者與藝評人,都急於掌握或是歸納出廿多歲這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藝術特質,因為他們未來是藝壇主力。今年二月,台北當代藝術館引介中國策展人張晴策畫的「果凍時代」聯展,張晴以「果凍」這種色彩鮮豔、形體柔軟的人工食品,形容中國一九七○、八○年代出生的藝術家特質。
蘇育賢說,許多人看年輕藝術家,多半認為總是喃喃自語、拒絕與外界對話,只關心自己的內在世界,要不然就是硬拿「卡漫世代」或草莓族來形容他們。「我不認為年輕人只是喃喃自語。還是有人的創作與社會議題相關,像檳榔西施或是政治人物等。」「我們也希望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並不是關在象牙塔裡孤芳自賞,只是我們選擇了輕鬆、幽默的態度面對社會複雜的現實。」
「CO—Q」十四位參展者全出生在一九八二年左右。蘇育賢是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學生,串連台北教育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南藝大和台灣藝術大學在學或剛畢業的研究生展出,可看到台灣最新鮮的創作面向。
展出的規畫不盡成熟,也許無法展現條理清楚的脈絡,但不管他們的關懷是什麼,幽默、輕盈、調侃惡搞卻還不到kuso的程度,是不少作品的共通特質。更讓人驚艷的是,他們的豐沛想像力多從日常行為中發展出來。
像吳思嶔的《小趨勢畫廊》,是一座黏附在牆上的小型廠房模型雕塑。觀眾想一窺廠房,就得把頭伸入內部,看起來好像人頭上套了座建築模型,觀眾身體成為模型的一部分。「有人說這件作品反映了藝術家不滿於藝術界商業操作的機制,但我認為是年輕藝術家自我調侃進不了畫廊體制。」蘇育賢說。
江忠倫則利用日常物品和簡單的表演動作,稍微轉換產生出幽默。他以自家當演出場景,手握遙控器換取電池,看起來卻像在為一把槍換彈匣。他還拿棉被作道具,作出活像企鵝下蛋的動作。
黃嘉寧的油畫描繪的都是生活裡不吸引人、污濁的一角,像是便當盒裡的剩菜、被踩碎的蝸牛殼等,顛覆傳統繪畫總彰顯人文情操或以優美風景為主的方向。
王仲(方方土)的《聲瓶》是一座互動式機械動力裝置,他投入很多,只是為了製造出類似人的嘴唇對著酒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響。這是他想創造出一百個可以獨立發聲的機械裝置的第一件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