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克魯格獎」(人文諾貝爾獎)華人得主余英時,接受政大授與名譽文學博士。「這是比獲得諾貝爾獎還要榮耀的事情」,余英時認為,這個獎讓他感到來自中文世界的溫暖。
余英時一九七一年初次訪台,便曾到木柵拜訪當時的政大校長劉季洪,劉是余英時父親余協中與岳丈陳雪屏的至交。今昔相較,余英時認政大從政治色彩濃厚的學校,轉變為民主自由的學術殿堂,「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表現」。
余英時並在會後專題演講「台灣人文研究的展望」。二○○一年退休後,余英時專心著書立論,謝絕演講。這是他獲得克魯格獎之後,在台灣舉行的首次公開演講,吸引了上百名學者與研究生。
余英時指出,台灣和香港未經暴力革命摧殘,文化慢慢滋養生長,是中國文化現代化比較成功的地方。他認為日本人在台灣的這五十年「不能一口否定」,如基本教育的基礎便十分扎實,前台大校長傅斯年還曾向他讚揚日本人的講座教授制度。
余英時認為,台灣雖經過日人統治,但傳統信仰、文學與詩的傳統未曾斷裂;一九四九年後,一群流亡學者來台,更讓台灣的人文研究百花齊放。而大陸經過文革破壞,即使現在有「國學熱」,仍無法與台灣相比。他也質疑大陸這股「國學熱」:「研究學問一向是冷的,熱不起來」;「文化不像科學,它必須點滴累積,無法急起直追」。
余英時指出,台灣人文研究最大的問題,是硬把科學研究那一套系統套入人文,比方教授的聘雇升等制度結果。他認為台灣學界必須解決「科學當家」的問題。一九三○年代,中國人認為漢學中心在京都。隨著陳寅恪、錢穆的地位受到肯定,如今西方學者認為,當年中國人許多人文研究如宗教,在世界是居領先地位的。他鼓勵台灣學者「不要跟著西方的風吹草動」,從容找到自己的定位。
來源: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