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7年山水米推展有機種植時,真是說破嘴、攀親又帶故,還支付全部有機肥料費用並保證收購,才說服3位農民勉強嘗試。
清水模玻璃屋,外加4分田地、一座鴨寮,是山水米的稻米文化園區,名為「有機稻場」,由觀樹教育基金會以一年1塊錢承租,主要做的是以稻為主題的環境教育工作。觀樹基金會先前最受注目的代表作就是認養勝興車站並活化再利用。
清水模玻璃屋,不同季節有不同景觀。周圍的田地是農事體驗的空間,也依著時節走,插秧、除草、收割,還有「米從哪裡來」、「誰在稻田裡」、「小小稻草人」的活動。
這些稻子的品系命名為「實習農夫」!
苑裡地區山水米契作的有機米種植達120公頃,為西部最大面積。這幾年養生風氣很盛,成為搶手貨。
山水米總經理葉淑蕙說服老交情農民,但有些沒答應的農民其實有些動搖,畢竟長期噴灑農藥身體已受到不良影響,第二年已有10多人加入,足夠成立產銷班,那時的有機稻供過於求!從開始的4.3公頃到現在的120公頃,耕作面積急速增加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
引進鴨子協助農事是另一個新階段,大約是民國90年間,有農民抱怨,「我年紀那麼大了,還要趴在田裡除草、抓蟲、抓福壽螺,實在受不了……」借用宜蘭經驗,鴨子成為得力助手。幫忙耕作的鴨子是北京鴨、綠頭鴨、台灣菜鴨、法國番鴨的混血,稱為「合鴨」,排出的糞便「化作春泥更護稻」,划水拍打水面還可以為稻子增加氧氣量,這種利用食物鏈的有機稻種植法,稻子收成後,鴨子還可以賣錢,「一兼兩顧」。
養鴨子也有麻煩的地方,其中一個是鄉下野狗多,鴨子很容易受到攻擊,每次沒有全軍也會半軍覆沒,種種考量下,並不是所有農民都會使用合鴨。
(今日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