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第12屆國家文藝獎

舉辦了十幾屆的國家文藝獎,每年都被質疑,是否還有夠資格的人來領取這項堪稱國家最重要的藝文獎項,儘管如此,第12屆得獎人的提名仍獲國藝會董事會通過,由攝影師李屏賓、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及畫家劉國松獲獎。
國家文藝獎原是為獎勵具累積性成就的傑出藝文工作者所設,歷經推薦、提名、入圍、評審至決審等程序,再由國藝會董事會通過,正式確定得獎者名單。國藝會將於9月舉辦頒獎典禮,分別贈予六位得獎者獎金六十萬元,以及由楊英風設計的獎座乙座,並與公共電視合作拍攝得獎者紀錄片。
原本國家文藝獎的獎項有七類,每類由提名到評審團,都分別有四到七名委員參與,再由八位決審團委員選出得獎者,但還要經過董事會開會通過才算數。昨天董事會結束後,只由董事長黃明川獨自出席記者會宣布得獎名單。
大家對於為何今年唯獨舞蹈類從缺感到好奇,黃明川只表示是經過很審慎辯論的結果,被提名者因遠低於三分之二票數的門檻未獲通過。至於是誰與獎項擦身而過?黃明川表示不便說明。
評審團給六位得獎者的評論,攝影工作者李屏賓,評審團認為他的攝影「具有獨特的人文思維與視野觀照,其攝影專業豐潤了電影的影像風格,迅速成為國際影壇的注目焦點。」並推崇他是影像詩人,創下台灣攝影家揚名國際的新紀錄。
建築師李祖原作品表達中華文化的哲學思考,展現獨特的美學造詣,影響我國當代建築文化的主體性思維;李泰祥創作三十餘年,作品兼具學院訓練的技巧和精緻,又能融合不同的民族風格。
施叔青創作小說二十餘部,另有戲劇評論、作家訪談錄、散文集多本,近年創作台灣經驗系列,對台灣意識的形塑,有深入觀察和著墨。
劉若瑀將西方果托夫斯基身體訓練結合東方傳統武術、擊鼓、太極導引等元素,探索出以靜坐、苦行為表演質地之「當代肢體訓練法」,在專業領域上具開創性。
劉國松長期對現代水墨畫的努力創作與貢獻,以革命性的主張,參與「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