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提奶桶的農婦 不夠真實 (台北)

「這幅畫裡的『遊民』怎麼帥得像紳士?」「這不像拾穗比較像在扛穗。」還有「這個提著牛奶桶的農婦,手的姿勢未免違背常理?」「驚艷米勒」展在歷史博物館推出近一個月以來,看展人潮愈來愈洶湧,有些心細的觀眾從展場最後一區找到「破綻」。
這一區的展品主要在呈現繼米勒而起的法國畫家如何呈現十九世紀法國農民的形象。
一八四八年,法國在革命後建立共和體制,農民的形象成為新民主的英雄。較米勒年輕的藝術家對都市興起、農村迅速萎縮的現象憂心忡忡,為了對抗令人焦慮的現代化,他們刻意把田園生活理想化。過度美化的結果,筆下的農民既失去米勒畫中人飽經風霜的永恆感,也與現實背道而馳。
工業革命後,一些被迫離開鄉村來到都市、但未融入都市生活體系的鄉下人成為遊民。但在繆尼耶筆下,一老一少、在池邊找水喝的「遊民」,被塑造成勇敢、愛好自由的瀟灑形象,完全擺脫黑暗的現實面。
布荷東的「拾穗者之歸」,畫面中央美若天仙的農婦,將飽滿的一大綑麥穗高舉在頭上,旁邊的拾穗者也把滿滿一大袋收穫扛在肩上,被戲稱為「扛」穗者。當年因新科技的發明,地主可以把落穗收拾得更乾淨,不可能有這麼多落穗供貧民撿拾,此畫違背常情。對比霍勒的油畫「農婦曼達‧拉美特利」和法曼的攝影「提水的農婦」。這兩幅展品裡的農婦正在從事的勞動本質相近,前者提了一大桶牛奶,後者提的是水,但攝影裡的農婦右手提水桶,左手斜斜舉起,以求取平衡。而霍勒的農婦毫不費力提起牛奶桶,左手仍貼緊身體,姿勢美則美矣,卻不真實。
儘管可從畫作找出破綻,卻不可小看畫家及其作品。他們偏好的巨幅尺寸賦予畫像極高的價值感。布荷東、霍勒等人的作品多由法國政府購藏並陳列於各大美術館,在許多字典、教科書及物品上都可看到這些畫。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虛擬檔案「列印」出實體!

電腦檔案可以依照尺寸,用機器輸出變成模型?像電影【鋼鐵人】的模型輸出機,還有透過一枚戒指,儲存或播放檔案,和其他電腦交換資料。想買這些未來商品,還要等多久?HP實驗團隊表示,最快5年內就會上市。
HP未來研發工程師Phil McKinney表示,「很多大學都在進行一些驚人的科技研究,像是超薄顯示器,或是互動模型機,有一些也許很快,有些很晚才會問世,同樣的,和科技一般總是預先評估10年,你會發現對20年之後,這些概念已經不夠了。」
把設定好的尺寸存檔,透過眼鏡的模型列表機,對方立刻能夠修改,類似產品打樣的概念成真,未來只要透過數位傳輸,就能夠進行設計的校正,讓時尚產業能夠更有效率。
用觸控筆在面板上繪圖,不用掃描就能馬上儲存,還有隨身碟概念的戒指,不管多龐大的資料,都能帶著走,透過螢幕或電腦主機連結,可以播放裡面的影像資訊,Phil McKinney表示,「我相信人們會穿戴,平常會穿戴的東西,你會戴戒指手錶,你可以用任何的裝置儲存資料,但是我覺得一般來說,除非有特殊目的和用途,不然我只會把隨身碟放在皮帶上面,甚至忘在家裡。」
即使何時問世有待評估,終究令人期待。

來源:今日新聞

余英時:人文不能硬套科學

首位「克魯格獎」(人文諾貝爾獎)華人得主余英時,接受政大授與名譽文學博士。「這是比獲得諾貝爾獎還要榮耀的事情」,余英時認為,這個獎讓他感到來自中文世界的溫暖。
余英時一九七一年初次訪台,便曾到木柵拜訪當時的政大校長劉季洪,劉是余英時父親余協中與岳丈陳雪屏的至交。今昔相較,余英時認政大從政治色彩濃厚的學校,轉變為民主自由的學術殿堂,「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表現」。
余英時並在會後專題演講「台灣人文研究的展望」。二○○一年退休後,余英時專心著書立論,謝絕演講。這是他獲得克魯格獎之後,在台灣舉行的首次公開演講,吸引了上百名學者與研究生。
余英時指出,台灣和香港未經暴力革命摧殘,文化慢慢滋養生長,是中國文化現代化比較成功的地方。他認為日本人在台灣的這五十年「不能一口否定」,如基本教育的基礎便十分扎實,前台大校長傅斯年還曾向他讚揚日本人的講座教授制度。
余英時認為,台灣雖經過日人統治,但傳統信仰、文學與詩的傳統未曾斷裂;一九四九年後,一群流亡學者來台,更讓台灣的人文研究百花齊放。而大陸經過文革破壞,即使現在有「國學熱」,仍無法與台灣相比。他也質疑大陸這股「國學熱」:「研究學問一向是冷的,熱不起來」;「文化不像科學,它必須點滴累積,無法急起直追」。
余英時指出,台灣人文研究最大的問題,是硬把科學研究那一套系統套入人文,比方教授的聘雇升等制度結果。他認為台灣學界必須解決「科學當家」的問題。一九三○年代,中國人認為漢學中心在京都。隨著陳寅恪、錢穆的地位受到肯定,如今西方學者認為,當年中國人許多人文研究如宗教,在世界是居領先地位的。他鼓勵台灣學者「不要跟著西方的風吹草動」,從容找到自己的定位。

來源:聯合新聞網

寫混血文化 鍾文音:那才真實

「我有時候會留存文字的粗礪不削平它,讓人性在其中渾然天成、或磨現出來。我也不喜歡少數知識分子刻意維持純粹的那種偏頗,因為我相信,揉雜、混血,才是真實。」女作家鍾文音解釋她獨特的文學觀,也凸顯她創作不懼雜質的直接坦蕩。
創作十一年來,鍾文音完成了超過廿本書,多半圍繞著個人經歷與家族史,難免「多產」的批評。但鍾文音自有定見,也有一群喜愛她的忠心讀者。她堅持一年出版至少一本新作品:「作家沒有感覺、不寫就等於是廢物,或是死去了。」
她在二○○六年,創作出看似耗盡精力的長篇小說《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首卷:豔歌行》。她大膽側寫一九八○年代至廿一世紀初期台北異鄉女子群像。這些女性漂流都市,逐租窩而居,站在情慾風暴肆虐的十字路口,有的日復一日為愛倉皇,有的留連夜店尋歡,有人職場與愛情戰場難分,譜成性與愛交響的狂野樂章。
去年她又交出《三城三戀》,書寫芙烈達.卡蘿與墨西哥、卡夫卡與布拉格、孟克與挪威的關聯,以及這三位創作者的戀愛故事。近日她完成新書《少女老樣子》,回憶她跟著母親、阿姨在台北街頭擺攤躲警察、挨家挨戶跑單幫,或向遊覽客兜售舶來品(多數是假貨)的童年。
鍾文音苦笑道,寫得很累,但不斷寫作,讓心思維持某種邏輯複雜的清明,也更能凸顯她不懼雜質、書寫混血文化面貌的直接坦蕩。她說:「很值得。」
半世紀以來,華文世界不是沒出過描述社會底層、書寫自己的女作家。但鍾文音源源不絕且層層疊疊、不厭其詳,已有她鮮明的個人風格。
像是《女島紀行》是一九九○年代她以都會女性上班族之姿,返鄉帶來的回憶、衝突與震撼,圍繞著母親與母系家族的歷史發展。《從今而後》則呈現了她一九九五年左右為何逃離愛情,遠赴紐約學習藝術的心理狀況。《昨日重現》她則回到公輩二二八事件遭槍決或迫害的時光隧道。《在河左岸》則書寫以父系親屬在三重等台北城「河左岸」工業區,從事體力勞動、斑斑汗淚的一頁。
她的筆下,呈現出一幅社會階層、族群、語言文化甚至生活型態交織、錯綜的圖像,看似奇異,卻再真實也不過。在圖像中可以見到知書達禮的仕紳家族、教育水準極低的婦女、憤怒反抗的知識菁英、賃居河左岸工業區的打工男子,這些看來龐蕪且格格不入各色人等,都是血肉相連。
「我是在寫自己,但我並非寫真那樣寫出我的母親、我的家族。做為一個作家,我有能力從我這樣一個女人與他們身上,觀察或想像、映照出更大的社會群體。一個作家若只寫得出自己與家人,那豈不太無聊了?」她說,即使她大量書寫她與母親,但讀者絕對無法從中拼湊出兩人完整、真實的面貌:「我們有保留給自己的部分,而且範圍很大。」她明白許多人總喜歡一邊看小說一邊將女作家在故事中巨細靡遺的對號入座,彷彿看八卦消息,但她企圖引導讀者離開這種氛圍:「這是作家的氣概。你不會想要別人對你本人的好奇,高過對你作品的興趣。」
「年輕的時候,總想要與家人和土地切割。人到中年,才知道哪裡分得開。飛到天涯海角,也是逃不了的。」鍾文音認為,關於城市與鄉村書寫涇渭分明,是荒謬的認知:「鄉村的人到了城市謀生,大都會的居民往農村度假逃避、回鄉去住,隨時都在流動,何曾靜止過。」
被詩人羅智成戲稱「百變熟女資深作家」,鍾文音大笑說:「他不懂啦,我才不百變,我只是展現出我的混血、混搭,我的不純,還有非正統。」「每一個女人,年輕的時候,都在少女的身體裡,裝著一個老靈魂。年紀越來越大,兩者就會開始對調。在老婦的軀殼中,藏著一個少女,進階版的少女,只是可愛者越可愛,惹人嫌的更讓人討厭的區別而已。」
鍾文音說,女性,還有作家被文學所役的奴性,她一生都不願放下:「我甘願做一個一輩子說故事給別人聽的臣女。」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筷子文化 送禮自用兩相宜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相當於台北東區,堪稱北京市最熱鬧繁華的商業區,什麼商店都有,甚至還有筷子專賣店。這店裡只賣筷子了,但為什麼平凡無奇的筷子值得成立專賣店呢?這裡的筷子不便宜,有當成紀念品一雙十八元人民幣的,也有當成收藏品,一雙兩百元人民幣。筷子除了代表快樂一輩子,結婚時祝賀人家快快生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還代表君子的耿直不彎曲、奉獻不求回饋、平等而不獨大、合作而不爭功、同苦而不逃等特性!

來源:民視新聞網

蕭如松藝術園區 (新竹)

被喻為叫太陽起床的水彩畫家蕭如松,長達46年的美術教職生涯,創作從未懈怠,他在新竹縣竹東故居,經過6年規劃整修,改造為蕭如松藝術園區,正式對外開放,也做為藝文交流據點。
蕭如松夫人和客委會副主委劉東隆等人,為蕭如松藝術園區正式揭牌,客委會補助4200萬元,歷時6年,完成故居建築修復工程,共有5座展覽場所。
會場中還有蕭老師的學生,將珍藏30年的畫作捐出。佔地600坪的園區是私人土地。

來源:客家電視

城市之眼 感受街頭 (台北)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體驗城市,有的人以眼睛來觀察生活周遭,有的人偏好以嗅覺辨識所處的城市,也有人從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來認識。策展人蕭淑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的展覽「城市之眼」,邀請台灣、日本法國的七位藝術家,分別以聲音裝置、錄像等八件作品,提出幾種觀察城市的方法。
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的音像裝置作品《無味》,八分鐘長的影片拍攝的是台北市街頭景象。黑川對台灣街道上充斥各種氣味覺得新鮮。「台北街頭有許多強烈的味道,如夜市就有很多味道,加上台灣氣候溼氣重,更加重味道混合後的結果,這一點和在東京只有交通工具的排氣等人造氣味有很大的不同。」
黑川從氣味印象切入他對台北的認知,但是作品拍攝的卻是「無味」的建築物,將他在現場錄製的實景聲音變造成高頻、低頻等聲響,時而急促、時而聒噪。他說:「我們以為建築物沒有氣味,但我認為,建築物其實是有氣味的,只是我們無法具體說出來。這就跟人的聽覺只能聽見某個頻率範圍內的聲音,超過或低於這個範圍就聽不到。但人聽不到的聲音,並不表示不存在。」
台灣藝術家姚仲涵則讓觀眾留意到生活裡細微的聲音。聲響裝置《流竄座標》,是在一處只容單人進出的狹長走道兩側,掛了八十四個環狀的日光燈管。當觀眾進入走道,身旁的日光燈管就會此起彼落的亮起來,發出燈管啟動時的「嗶!嗶!」聲。
人們通常對生活四周景物習以為常,忽略了周遭細節。台灣藝術家陳志建將他工作室外面的環境拍攝下來,投影在天花板上的巨大圓形螢幕上,觀眾得仰頭觀看的巨細靡遺,巨大的影像將讓觀眾自覺渺小。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高捷公共藝術 展出三天 (高雄)

高雄捷運公司歷經半年評選,敲定二十五個捷運紅、橘線車站本土公共藝術作品,在文化中心中庭展覽三天。這些公共藝術將在文化局「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之後設置在各車站,預計十一月底完成。
高雄捷運斥資一億一千萬元設置三個由國外設計大師創作的公共藝術品,包括光之穹頂、凝聚的綠寶石、祈禱等,其餘車站共用一億兩千萬元,評選國內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做為車站公共藝術品。
三個獲高捷委託的策展團隊有達達美術公司,受託設置紅線南段,R3小港站至R12後驛站共九個車站,邀請十位藝術家,以「港都遊藝」為題,呈現水岸花香的願景高雄。例如R3小港站是中鋼、中船所在地,由具有中鋼工作背景的藝術家洪龍木,以廢棄機械零件創作鐵雕,具有將廢棄物活化的意涵。
R6凱旋站由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創作編織物展現泰雅文化與大自然土地的關係;R7獅甲站也呈現「北萬年季,南戲獅甲」的在地文化特色,由洪易的「快樂遊獅甲」傳達高雄捷運的「遊動」主軸。
國邦興業公司受託設置橘線段O1西子灣站至O10衛武營站共八座車站,以「高雄萬歲、世紀啟航」為主題,象徵橘線航向科技、文明、多元、現代的世界與未來。
蔚龍藝術公司設置紅線北段,R13凹子底站至R21都會公園站共八個車站,由十一位藝術家,以「幸福八八」為主題,讓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藉由列車的啟動,讓搭乘者有幸福愉悅感。
以科技和裝置藝術,呈現發展中的科技觀光區域公共藝術,包括R13凹子底站、R16左營站;以插畫、鑲嵌及書法等平面作品,反映人文環境特色的車站則有R14巨蛋站、R20後勁站等。

來源:中央社

「夜城」新視野 (台北)

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九月十四日才要在威尼斯開幕,但由建築學者郭肇立與劉克峰策畫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夜城」,邀集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和蘇喻哲等六位台灣建築師針對這項主題創作,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黑暗城市」展覽中曝光。
「夜城」這個概念,主要是想從夜晚的生活切入,深入討論台灣在地建築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郭肇立說:「我們對城市的規畫都只照顧到白天,忽略了夜晚。」台灣的夜生活豐富,卻少有建築設計或都市規畫針對夜生活發展。之所以如此,在於長久以來台灣建築和城市規畫的標準,多以西方世界為主,忽略了台灣社會與生活文化的特色,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台灣的夜市。因為忽略了夜晚,總是以白天的生活為設計重點,台灣建築也很少人考慮到建築與光影變化的關係。「夜市不僅是台灣人夜生活的重要去處,也是老外來台灣必到之處。夜生活活動多,但我們從沒好好思考夜晚還有什麼可以開發的空間。」「從廿世紀初開始,西方國家的城市規畫主要以棋盤式、大街廓這樣筆直又寬大的街道設計為主。」台灣都市重畫區也追隨這股潮流,卻忽略了台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和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台灣的日照強,為了避免過度的日曬,傳統建築傾向小巷弄的設計,因而有騎樓或遮陽產生。」「一味跟隨西方腳步,卻忽視台灣最初的生活與文化特色。」
參與展出的六位建築師,都有參與公共空間的規畫經驗。在「夜城」中,他們並不打算設計建築物,而是針對光影、黑夜這個主題創作。有人以投影方式展出,有人則以空間裝置呈現。
「夜城」的成形,最早是郭肇立與劉克峰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邀約而進行的提案,意外入選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團隊。才會發生六月底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九月到威尼斯的情形。
由於展出場地不同,作品與呈現方式會有些許調整。郭肇立表示,「夜城」在威尼斯展出後,明年二月還會回到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來源:時報資訊

地中海飲食為世界文化遺產

義大利參議院通過一項決議案,要求政府聯合西班牙希臘摩洛哥等國,全力推動將地中海飲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提案人前農業部長狄卡斯楚說,地中海飲食是應被保護的人類遺產,科學早已証明此一飲食文化對健康有非凡的助益。飲食也是整體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義大利、西班牙、希臘與摩洛哥都有共同的地中海區域歷史與烹飪文化認同。將地中海飲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另可強化地中海國家的文化認同,防止此一優良的飲食文化被當前的速食文化沖淡,以及重振區域的形象。
此一決議獲得政府與民間團體的一致支持。政府官員表示將採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保存及傳揚地中海飲食。
義大利將於七月間邀請西班牙、希臘與摩洛哥代表在羅馬集會,共同商討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提案內容。預定八月十四日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義大利農人聯盟主席波利提表示,地中海飲食是很有價值的資產,應該與全人類分享。「要求聯合國將此一飲食文化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個很好的主意。」
地中海飲食的主要特點是低脂與高纖,可預防許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主要食材包括穀物、橄欖油、蕃茄及各種蔬菜與水果。

來源:中央社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玻工館天鵝堡景觀時鐘 (新竹)

新竹市西北扶輪社慶賀新竹市升格省轄市二十五週年,響應市府百鐘計畫捐贈直徑兩百五十公分大型指針時鐘,於玻工館前的天鵝堡舉行揭幕儀式。市長林政則表示,不但有帶動市民愛惜光陰的意義,也增進竹市觀光景點地標代表。
林政則受邀與西北扶輪社社長蔡玉貴等人主持天鵝堡景觀時鐘的揭幕儀式,他感謝蔡玉貴與社員們回饋社會的善心。天鵝堡時鐘現為全市最大時鐘,從舊東大路橋上即可看到。目前市府在風情海岸、新竹漁港與天鵝堡等三處景點,已完成設置了一點五米、一點八米與二點五米大型傳統指針式時鐘,分別由美國德克薩斯州布蘭諾市暨該州達拉斯達福地區臺灣商會、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新竹市西北扶輪社所捐贈興建而成。
蔡玉貴表示,希望這個時鐘的設置能結合當地景觀意象功能,成為地標,藉以傳達扶輪社分享的精神。大型時鐘於選擇放置點時多所考量,最後選定玻工館前的天鵝堡,並輔以水池與兩邊玻璃天鵝襯托,以凸顯這個大型時鐘的特殊景觀與意義。
市府交通局指出,為提醒市民「愛惜光陰遵守時間」觀念,執行「百鐘計畫」,在市區各路口已陸續增加電子鐘,除提醒用路人時間外,也提供當時溫度讓民眾注意,這項計畫有多家公司行號與社團提出認養意願。

來源:中央社

藝術治療 心情也放暑假

透過藝術創作,可以讓人表達感情、讓憂鬱不藥而癒,台北縣政府七月份在藝文中心舉辦藝術治療體驗課程以及藝術治療創作展,由專業講師透過蠟筆、水彩、遊戲、劇本和角色扮演等創作素材,幫助學員在創作過程中得到情感抒發,並進行心理諮商以舒緩情緒。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觀光工廠再出發 (宜蘭)

台灣許多傳統產業因社會的變遷而勢微,宜蘭縣輔導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產轉型為觀光工廠,以開放遊客參觀製產流程,並提供DIY體驗的深度旅遊特色吸引人潮,十多家業者並成立「宜蘭縣觀光工廠發展協會」,交流產業觀光化的經驗。
觀光工廠,就是工廠觀光化,宜蘭縣內傳統產業朝向觀光工廠發展,包括極具在地特色的鴨製品、蜜餞、文具、罐頭、酒廠、便當、藥廠及食品等十多家廠商,陸續開放營運,希望透過讓民眾參觀產製過程,吸引遊客深度體驗並購物。
國人旅遊以往大多是走馬看花,漸漸朝向深度文化之旅,也為傳統產業轉型觀光工廠創造新契機。

來源:中廣新聞網

原住民語文創作 母語寫文化

第一屆原住民語文學創作圓滿落幕,總共有107件作品參加,作者有的是退休老師、家庭主婦,還有農夫,沒有唸過太多書,沒有受過文學訓練,這位家庭主婦用自己的語言,寫下祖先的訓誡,同樣得到新詩獎的,還有一輩子都在種田的潘英傑,怎麼都沒想過,自己會得獎推廣原住民文化,還有教育部花了好幾年, 編輯原住民大辭典,把原住民的歷史文化和習俗,全都記載下來。

來源:民視新聞網

陶藝家朱芳毅奪國際陶藝首獎

以泥土做為創作原料的「陶瓷」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品,而在我國舉辦的國際陶藝雙年展中,今年首獎由本土陶藝家朱芳毅打敗來自全球684為藝術家的作品,他以一半真實、一半抽象的陶藝品表現主題「記憶、記號、紀錄」,而各國陶藝家的精緻藝術在即將展開的陶藝雙年展中都可以看得到。
200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6月26號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不同於以往參賽作品規模是歷來之最,共有來自全球56國的陶藝家、684件作品參賽,經過國內外評審評比,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114件作品可以參展,而首獎被台灣陶藝家朱芳毅以「記憶、記號、紀錄」為主題的陶藝品,擊敗競爭者,將最高獎留在國內。朱芳毅說:「想要透過圖像物件的表現方式來串起人跟人之間的圖像想像力和記憶。」
為了讓民眾見證陶藝大師如何將泥土塑造成精美的陶瓷品,今年雙年展請來7位國內外陶藝家,現場示範做陶藝品。陶瓷博物館還推薦今年獲得金獎的瑞士陶藝家作品,他用陶瓷表現「籃子」,竟然也能將編織品柔美的纖維感表現得維妙維肖。

來源:中廣新聞網

楊三郎美術館封館 (新北)

私人美術館經營困難,台北縣文化局5年前斥資2000多萬元整修三級古蹟「網溪別墅」,毗鄰的楊三郎美術館,礙於後續經營問題,封館4年,永和市公所斥資將楊三郎美術館所在的博愛街進行綠美化及鋪設特殊地磚,打造「藝術街」氣息,隨著美術館凋零,藝術工作室紛紛出走。
位在永和鬧中取靜的博愛街,台陽畫會已故創辦人畫家楊三郎故居「網溪別墅」與楊三郎美術館毗鄰矗立在街角,美術館門口張貼「暫停開放」字條已經褪色,門口的浮雕也被附近住戶的車輛遮蔽,甚至堆放盆栽、樓梯等雜物。
附近住戶說,永和市公所10年前將整條博愛街進行綠美化造景鋪設花崗石地磚,包括統一招牌及遮雨棚,打造成濃濃人文氣息的「藝術街」,吸引許多藝術人士在此設立工作室,民國92年台北縣文化局斥資2000多萬元將列為三級古蹟的網溪別墅進行整修,相鄰的楊三郎美術館工程期間重新開放時,前總統李登輝還前來致意,風光維持不到1年,楊三郎美術館卻突然宣布封館。
台陽美術協會理事長吳隆榮說,佔地約70坪,5層樓建築的楊三郎美術館內所展出的作品,全是楊三郎與夫人許玉燕女士多年的心血,不過私人美術館經營不易,光是專人管理、水電、空調等費用,1個月就要5萬多元,楊夫人年近百歲,雖有心維持正常營運,但無力負擔龐大經營費用,近年也少與外界互動,不願平靜的生活被打擾。
吳隆榮說,國內很少有美術館專門展出當代20世紀畫家作品,多數私人美術館都靠著家屬賤賣畫作慘澹經營,縣政府文化局應該提供私人美術館後續資源補助,即使地方政府不做,文建會也該伸出援手。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流行飾品 動物當家

法國品牌Dior發表最新動物飾品系列,卡哇伊的蜜蜂、和平鴿,以及全新登場的烏龜配件,因為單價低於萬元,成為中國情人節的搶手禮物,該牌還暱稱烏龜是「長壽龜」,要助資深熟女延年益壽。
動物飾品系列靈感來自創辦人Dior個人花園,偏好以生命力的動物連結,當中烏龜今夏首度現身,還被取名為Sleepy(小貪睡),龜殼上有透明及粉色水晶,加上長壽好意涵,被視為最具賣相的款式。
Dior今夏也首度推單一隻蜂的設計,蜜蜂在翅膀綴以logo,和平鴿飾品則將logo銜在嘴裡,這些系列為鍍銠金屬配水晶鑲嵌,有項鍊、耳環及手環等樣式。
同樣來自法國的Paul&Joe也選在夏季推出品牌首個飾品系列,該牌和希臘品牌Ilias Lalaounis的合作,將海貝、大象、海螺等古文明造型配上半寶石、黑檀木製成華麗飾品。台中誠品綠園道開店的精品店ASTRIUM則不乏兔子、小熊等奇幻風格動物配件,使得夏季動物風更為熱鬧。

來源:時報資訊

陶瓷老街木藝創作空間 (鶯歌)

以陶瓷藝術聞名的鶯歌陶瓷老街,其特有的人文氛圍,吸引不少藝術家進駐開設工作室,位於鶯歌國小斜對面的禹財空間就是一例!禹財空間是由一位自稱非藝術家而是創作家的戴禹財所設立,戴禹財是位素人藝術家,親民個性表現於言談中,也反映在創作風格上,戴禹財專長將廢材再利用,漂流木傢俱是創作大宗。
63年次的戴禹財未受過專業課程訓練,憑藉著自小喜歡繪畫的濃厚興趣,自學木器創作,他提倡廢材再利用的環保傢俱概念,將漂流木當作基本素材,運用金屬、花木等材料,創意改造廢木材變成桌椅、洗手台等傢俱,戴禹財說,重新賦予廢物新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浪費之外,還必須創造它的被利用價值,因此,他的創作題材都以貼近生活為主題,唯有生活產物才能被人群接受且使用,有歲月痕跡的傢俱,有時才顯現價值,就像復古傢俱。
基於廢物再利用的創作理念,戴禹財將廢棄彈簧床經去棉等處理過程,讓它成為大型燈罩,目前懸掛在鶯歌陶瓷老街店面的天花板,經燈光折射,彈簧床燈罩的特殊鋼圈造型,更有氣氛!
不同於一般藝術家常說沒創作靈感,戴禹財的創作能量十分充沛,他所運用的漂流木已必須用噸計算,戴禹財卻堅稱自己不是藝術家而是創作家,他說自己投入漂流木創作行列是一段奇遇,多年前,於繪畫創作路上失意的戴禹財來到海邊沉思,一眼望見漂流木即感受它是創作傢俱的好素材,秉持著有靈感就立即著手的創作動力,戴禹財開啟了漂流木創作傢俱的一扇門,基於這段奇遇,戴禹財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像大家只要將堆放在倉庫的東西透過巧思改裝,就是引以為傲的創作品!
而什麼樣的創作品才能稱為藝術品呢?戴禹財強調,能夠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就是一門生活藝術,可被人接受且使用,跳脫曲高和寡的遙不可及境界。

來源:大台灣旅遊網

建築師漢寶德 書法展現結構美

文化界大老漢寶德,是建築家、博物館館長、大學校長、美學教育家以及文化評論家。但外界鮮少知道,漢寶德還是書法家,他寫書法的資歷已有廿年。如今他的書法作品首度對外發表,在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出「寫藝人間:漢寶德書法展」,四十八幅「漢式書法」正式亮相。
漢寶德的書法不以哪種字體流派的傳承自居,他以隸書為主要基礎,再變化出個人風格。書法之於漢寶德,就像在玩一場筆、墨、水、紙的遊戲,展現的是他的藝術涵養和美感品味的體會。也許出自漢寶德深厚的建築學養背景,他認為:「書法是生動的建築,建築是立體的書法。」
「書法是很有趣的紙上運動,很能滿足人內心潛在的塗鴉欲望。」漢寶德說,他從五十五歲才學寫字,一開始決定從隸書著手,因為橫平豎直,要能靜下心來,安頓好身體和精神,才能寫得像樣。「剛開始那幾年,老寫不好,我檢討原因,覺得是雜事纏身,不免心浮氣躁。」
「至今我不敢自稱是書法家。」漢寶德說,從小學書法課之後,他就沒碰過毛筆。五十五歲後竟然重新體會筆墨的趣味,則是和他的門生、建築師登琨艷有關係。當時登琨艷從上海寄回一批紙筆墨給漢寶德,還附上紙條寫著:「我想您年紀大了,退休之後不知如何過日,寄上這些東西讓您消磨時間。」
「一開始我看了很生氣。」漢寶德笑說,但這批東西堆在家裡不用可惜,他才找古代碑帖練字,寫了也上了癮。「書法是和生活最為貼近的創作,人人都可以寫書法,都有可以運用毛筆創造書法的自由、培養自己欣賞書法的角度。」
漢寶德嘗試用不同的寫法來表現,每張看起來都不太相同。有時像畫圖一般,像是山、雨、酒這幾個字,他乾脆畫了山的形狀,或以點點點代表雨滴飄落。
他認為書法和建築有共通性:「這兩者都是講求結構之美,同時掌握空間表現力,也同樣是生活轉變成的藝術表現。只是建築需要考量到使用者需求、預算和機能,但書法可以完全由創作者掌控方向。」

來源:中時電子報

成大解讀維基百科 (台南)

成大昨天有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會,以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做為讀書會的書本,介紹維基百科及其精神外,也和與會人員探討知識的形成。
成大中文系教授林朝成主持的標竿計畫,在醫學院舉辦「維基百科vs.地方學--維基百科概述」讀書會,社區大學、青輔會青年交流中心均有人與會。
一般人總認為百科全書記載的知識很權威,很少存疑,受邀的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卓政興希望大眾不要對維基存此印象。維基百科是開放、多人協同的創作,內容可修改,也可討論,維基精神是包容、多元化,歡迎大家以母語書寫人類的知識。卓政興表示,他雖然掛著維基理事的頭銜,但他只是研究所學生,過去4年參與了中華民國維基百科的編輯,其他人只要願意也可以加入編輯行列。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珍藏文物 被笑稱撿破爛 (桃園)

桃園一名男子李兆廣嗜好與別人不同,28年來,他蒐集珍藏台灣本土文物,下從黑松、七星汽水瓶罐、各類古早香菸,到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用過的木製冰箱,收藏品上萬件,雖然被人稱說是「撿破爛」,但他不以為意,因為這些珍藏一字排開,就像一部台灣史。
大同寶寶造型討喜,每個年份無一缺漏。另一頭掛著黑松汽水,七星汽水的商標津津、味王味精包裝從大到小從紙盒到鐵盒,看得出來當時年代,木製冰箱更是珍貴,它的前主人可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台灣本土文物收藏家李兆廣表示,「有錢人家冰一些西瓜、酒類的來冰,它是用冰塊放進去,然後放一些木屑來冷藏。」
整個樓層上萬收藏,都是李兆廣的心肝寶貝,台灣早期的量杯,從大到小,每個尺寸都得有一個,整個房間就像雜貨店般,每一件台灣早期文物看來全都斑駁掉漆,有點髒兮兮的,也讓李兆廣被人笑說是撿破爛,不過他不以為意,光是翻開這本資料夾裡頭放的藥品廣告紙,就像是一部台灣近代藥品演進史,也能看到台灣早期的生活方式。
李兆廣表示,「以前來講,如果是說比較不認識字的人,它都會畫,比方說拉肚子頭痛,什麼藥什麼藥它都會(標示),它都會按圖說明。」
60歲的李兆廣可是大陸出生的雲南人,大學來台讀書,政大新聞畢業後就愛上台灣文物,一收藏28個年頭,雖然現在中風行動不便,但仍不放棄,繼續用自已的方式紀錄台灣。

來源:今日新聞

琉璃工坊 打造首間主題酒吧

琉璃工房董事長張毅和創意總監楊惠珊剛成立琉璃工房時,連茶葉蛋也買不起,但設立於1987年的琉璃工房,已在國際藝術界享有一席之地,而繼在舊金山成立美國第一家藝廊後,又在紐約法拉盛地區,打造全美第一個以琉璃作品為主題的酒吧。
楊惠珊的琉璃設計,經常融入故事情節,藉由生動細膩的小動物,描繪出珍貴的情感,與觀眾產生共鳴,例如「沒有你不行」作品中,以幾隻小鴨子相互扶持,奮力向上爬行為構圖。琉璃工房董事長張毅說,「你看鴨子的表情,他們快要上來,又快要跌下去的感覺,鴨子腳的動作,它讓琉璃本身成了一個故事,一個小品的文字。」
琉璃工房創意總監楊惠珊則指出,「我們的作品,很大的部份,它跟情感都有關係。」而法拉盛「飛越皇后」總裁李信億認為,這個就是能夠體現中國讓西方人喜歡,且能接受的作品。
琉璃工房剛成立時,幾乎都是慘澹經營,張毅和楊惠珊負債高達7500萬台幣,但仍堅持將西周時代留傳下來的琉璃藝術發揚光大。張毅回憶說,「我們兩個人開著車,經過一個超市,進去想買幾個茶葉蛋,才發現我們兩個都沒有錢,我們把茶葉蛋又擱回店內的鍋裡。」楊惠珊補充說,「然後假裝說我不餓,你也不餓呀,那就不要(買)。」
張毅又表示,「可是我們一路走來,會不斷的提醒自己,我們可以走到今天,是這個逐漸站起來的民族、這個文化的支持,自己沒有那麼了不起。」
目前在全球有65個藝廊的琉璃工房,已在紐約成立了美東第一家Lounge,結合色彩繽紛的琉璃酒杯,可以在品嚐美酒的同時,更體會中國古老的琉璃文化。

來源:今日新聞

文訊25周年 瞬間.永恆

《文訊》為慶祝創刊廿五周年,將舉辦「瞬間.永恆─台灣資深作家(一九二八年以前出生)照片巡迴展」,總計兩百卅位資深作家的動人面容。看到琦君滿頭白髮、笑顏和煦的照片,人們忍不住憶起她筆下童年的小春;而林海音雍容華貴的形貌,也讓《城南舊事》裡的英子彷彿明晰生動走出書本。
已逝作家柏楊曾說:「《文訊》是國民黨在文化上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從隸屬於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之下的刊物到自力更生,《文訊》得到超乎政治認同的肯定,也讓它脫離了黨派色彩。
詩人李敏勇說,做為異議分子,他在《文訊》裡看到自己的詩集、散文集、評論集出版消息,「感受到文學畢竟是超越政治的存在」,也體會「文化,是使人活下去的東西。」
作家丘秀芷感嘆,這麼一個文學雜誌,居然一期又一期、一年又一年走下來,與其說文學不死,不如說文化人不死-不死心。
為慶祝創刊廿五周年,《文訊》的資深作家照片展,八月移師台南市國家文學館。
這次展覽的照片,一百四十三位已經離世,九十位老作家仍然和讀者一同在大地上呼吸,包括「年紀最輕」、甫慶祝八十大壽的余光中。壽齡最高的則是九十歲資深作家朱介凡,爾雅出版創辦人隱地說:「我真榮幸還在為他出版新書。」

來源:時報資訊

少林秘笈 e下指就買到

武林至尊少林寺,商業頭腦一把罩,繼推出少林品牌商店後,還結合網路架設商店,推出少林鎮寺之寶的武功秘笈,不論是少林拳法、易筋洗髓經和醫書,只要花台幣四萬五千元,就有專人送到府上。
在武俠小說裡,經常出現一些情節,即學武之人為了學習少林武功遠赴嵩山少林寺苦求方丈傳授秘技,或者為了救活生命垂危的親朋好友,跋山涉水前往少林寺求助易筋經救命,甚至有人為求少林秘笈喪命。現代人想學少林武功或少林醫術完全沒有這些苦惱,不論是少林絕技、點穴法、少林拳法或棍法,還有易筋洗髓經、少林秘傳醫藥或秘方等,只要在電腦上用手指一點就輕易到手。
少林寺下屬的少林智業繼拍電影出國演出、開發少林寺產品等一連串商業行為後,更結合網路科技,將少林品牌商店-少林歡喜地網路化,消費者隨時可以在網路上購買少林商品。包括少林僧侶禪修的禪修服、禪香、燭台、手表等文化創意產品,就連少林武功精華的秘笈都在網上銷售。
「少林武功醫宗秘笈」共十卷,涵蓋少林秘技,售價為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人民幣,加上郵費大約是台幣四萬五千元。
少林寺早在多年前就推出少林寺素餅、禪茶等少林寺授權產品。五月十二日,少林歡喜地實體總店在少林寺開張,方丈釋永信曾帶領眾人參觀。釋永信表示,「歡喜地」是體味少林禪茶、靜心修行、交流佛學的靜謐之所,目前這只是總店,今後還要在世界各地開設分店。少林寺歡喜地網路商店,於六月初開通。
自從釋永信擔任少林寺方丈以來,即把少林寺當成企業來經營,這座千年古剎─禪宗祖庭少林寺,從武功蓋天下的武林至尊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知名企業,成為大陸禪寺和武術行業多角化經營的成功典範和先驅。

來源:聯合新聞網

多納溫泉 城市佬搭篷 (高雄)

踏入茂林鄉多納溫泉區,放眼望去都是帳篷、廚具、雜物及晾滿衣物。住在這裡的居民非但每天沐浴在大自然中,更有溫泉可泡;一對黃姓夫妻,更在此long stay達十五年。
「這裡歸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轄,但溫泉旁邊還保留一些私人土地。想要在附近買一塊地,簡直比登天還難。」來自台南市的陳小姐,只好和其他住民一樣,每個月花費一千五百元,承租一塊只有帳篷大小的土地,只為每天一睜開眼,就能輕鬆享受泡湯樂。
沿著多納溫泉溪谷右岸,有一排低矮的簡便設施,三、四十個貨櫃屋與帳篷相互交錯,外頭是簡易廚房,廚具、生活雜物、到處都晾著衣服,仔細一瞧,每個住民的家,冰箱、電視樣樣不缺,有人的貨櫃屋還加裝冷氣,屋裡比外面山谷清風還涼爽,難怪有人願意每到周五晚間,大老遠從高雄、台南、桃園等地摸黑上山,周日下山繼續打拚,並期待另一個周五。
「逐溫泉而居」的住民,把租金繳給多納溫泉山莊的老闆羅正,但是他們口中的「村長」,則是在此真正long stay的黃老先生,他們夫婦一住就是十五年,多納溫泉區的風吹草動,他都暸若指掌,但山上住久了,個性卻比小女孩還害羞。
黃「村長」表示,在山上的生活就是簡單,每天都有原住民開著菜車兜售食物及野菜,食物補給絕不是問題,如果生病了,直接開車下山看病,到高雄或屏東都非常方便,不過這裡卻有都市享受不到的美景和新鮮空氣及溫泉。
住民陳小姐就說,她在台南市開設服飾店,工作壓力大,長期都有肩頸痠痛和失眠的困擾,現在每周末都到多納泡湯與登山,居住品質雖不是很好,但她樂在其中,目前這小塊租地,還不想讓給其他正在排隊的人。

來源:中時電子報

網域名稱明年擴大

從明年起,網站用戶在申請網域名稱時將可以選擇任何範圍的名稱,而不再局限於類似目前代表組織的「.org 」或是代表國名的「.tw 」等範圍。
第三十二屆國際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分配組織會議在巴黎召開,為期三天的會議討論的重點就是擴展網址範圍。該組織主席涂枚在「回聲報」的專訪中表示,從明年第一季起,網址選擇上可以隨心所欲,譬如用「. 高興」或是「. 台北」。「我們將開放網路的一般擴大適用範圍。除了「.com」、「.net」、「.org」之外,從二零零九年第一季起,十三億網民可以在一般的地址上使用最普遍而流行的字如「. 愛情」、「. 仇恨」或「. 城市名」...甚至自己的名字。」
不過,這必須遵守四項標準:
一是、名稱不得違反商標法,例如「.apple」就不行,因為蘋果已是人盡皆知的世界品牌,不得再為另一個機構使用;二是、不能太接近已經存在的字詞如「.kom」、「.comm」;三是、不能僭越任何社群身分;四是、不能導致產生公共秩序或道德的問題 。
該組織還計劃授權非拉丁字母的網址,例如中文、西里爾文或阿拉伯文。涂枚說:「我們用Mozilla 微軟和蘋果瀏覽器,已測試了十五種的語言」。

來源:中央社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快速大量西化 讓中文變質

文學大師余光中在三重市集美國小進行「如何善待母語」的專題講座,以他兼具中西文學素養的幽默口吻,分析了華人中文母語的文學之美及意境。
北縣各級學校校長及學務主任共約三百人參加了這場講座,余光中以詩詞與英文的對照上說明,中文文學上雖常缺乏主詞及介詞等文法,卻更有意境,尤其是講究對仗與平仄的成語,更是中文的基本美學,推行白話文的時候,文言文仍是不可能廢除。以英文為母語者約四億人,以中文為母語者達十三億人,學習英文卻是各國努力推動的目標,但是許多老師及學者學了很多英文或外語,卻改變了寫作及說話方式;西化不能避免,但快速且大量的西化卻對中文有害,會讓中文變質。
余光中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科技是「忙」出來的,文化卻是「閒」出來的,面對電視、電腦等媒體傳播下,已顛覆閱讀寫作的傳統,在無法減少「聽眾」及「觀眾」下,應該設法增加「讀者」。
北縣將英文學習提早到小一生,余光中表示,這會分散及混淆學童注意力,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教育局長劉和然則補充,小學生英文是不涉及文法等內容教授,小學的國語文教授節數也採外加方式,由每週五節課已增加為八節課,可有效增加學生國語文的閱讀深度。

來源:中央社

發電廠、焚化廠 婚紗題材新鮮

專拍婚紗的攝影師哈克說,「沿著濱海公路過來,林口發電廠、八里垃圾焚化廠及十三行博物館,都因為建築及景觀特殊讓人印象深刻,照片效果也特別好,許多新人都會指定到八里拍攝。」公務部門最近掀起以婚紗攝影帶動旅遊的風潮,特別講究美感的婚紗攝影成為景點的最佳宣傳。
十三行博物館代理館長高麗真表示,八里依山傍水的美景,以及特有的沙灘、漁港、水筆仔自然保留區、河口、潟湖等特殊地形,再加上知名建築師的作品,包含日本國寶級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計的私立聖心女中修道院、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及其團隊規劃的八里垃圾焚化廠,還有曾獲得臺灣建築獎和遠東建築獎、孫德鴻建築師設計的十三行博物館,都是創造婚紗的最佳背景。不乏從桃園、新竹特意北上取景的新人,十三行博物館特別提供場地讓新人換裝,留下愛情紀念照。
以建築聞名的十三行博物館,為「心動的美感」攝影之旅10個拍攝景點之一。相機製造商贊助的「心動的美感」攝影之旅從4月展開,除了十三行博物館外,另有台北自來水博物館、台北北投溫泉博物館、台中新社莊園古堡、高雄西子灣打狗英國領事館、台中國立美術館、台南安平古堡、高雄橋頭糖廠、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三義勝興車站等景點。
高麗真表示,十三行博物館簡約的清水模風格、距越時空距離的時間長廊、放射狀的鋼鐵軸線,以及從鯨背沙丘自由地奔向海洋的線條,呈現了現代建築與古老遺址最具衝擊性的表現空間,可創造出絕佳意境。洽詢電話(02)26191313。

來源:今日新聞

霄裡溪之歌 (新竹)

新竹縣霄裡溪發源自桃園龍潭,流經新埔鎮注入鳳山溪,一群關心河流生態的青年組成霄裡溪青年工作隊,設立部落格,宣揚河川保育。
部落格名稱叫作「霄裡溪之歌」;網頁說,霄裡溪是新埔鎮的命脈,溪邊有文學家吳濁流的故居,但7、8年前兩家高科技大廠商,在霄裡溪上游設廠後,廢污水排放疑似污染溪水,使得水質越來越差,4年前桃園的三和村陸續發生村民飼養的錦鯉暴斃事件,讓下游新埔鎮民感到事態嚴重。
工作隊認為,高科技產業必然繼續在台灣地區蓬勃發展,他們並不想製造環境品質與工業發展之間的對立與衝突,而是藉由實際的認識與關心,試圖以柔性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懷環境。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常民藝術展 (高雄)

高雄美術館針對常民文化議題,推出名為七彩電光琉璃花,台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的藝術展覽。邀請12位熟練於最貼近民眾生活底層的常民文化藝術家,利用木雕、剪黏、戲偶等創作媒材,展現台灣搶眼豪邁的普羅文化性格。不想多談技術,不過戲偶創作家李宜穆的每一尊布袋戲偶,都展現出鮮明創意。李宜穆原本是電影看板畫師,民國82年左右隨著手繪看板被電腦印刷取代,開始創作布袋戲偶。創作靈感來自他熱愛的釣魚嗜好,創作目的是為戲偶們畫出一張張電影海報。看版畫師沒了舞台,他索性搭造一個,每張電影海報裡的主角,都是他創造的戲偶,他還當編劇、寫劇本,紀念當畫師的人生經歷。類似的人生反應,還有侯俊明的紙版板刻八仙過海。就連破碎的花瓶磁片,也能經過剪粘技巧,創作出一尊尊神像。常民文化指的就是最貼近民眾生活底層的普羅文化,相對於精英美學和精緻文化,親近、通俗又搶眼。從宗教信仰、慶典活動和日常生活裡衍生的藝術內容,正等著震撼您的視覺感受。

來源:民視新聞網

蘇育賢愛跳tone 創作全憑感覺

台灣當代藝術家當中,有幾位是多面向發展的「複合型藝人」,年僅廿五歲的藝術家蘇育賢就是。他左手從事視覺創作,右手是武文弄墨,既能寫論理文章又能抒情,還當起策展人,策畫了「CO─Q」等幾檔年輕藝術家的聯展。他還是能填詞譜曲的創作型歌手。
游刃有餘地同時從事不同領域的創作,蘇育賢的理由單純就是為了「好玩」:「生活太悶,我們的日子都過得太單一。」
蘇育賢還是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學生。去年他分別以「東和五金」和「識別型精細觸壓覺」這兩個創作系列,獲得南、北兩大美術館舉辦的「高雄獎」和「台北獎」首獎。這兩個相同時期創造出的系列作品,卻是截然不同的主題與內容,並排看來真是跳tone。
「跳tone並不代表不專業。」他一本正經地說,「創作者有時會被某些事物吸引而轉移注意力,想嘗試做些其他的東西,這都是可以接受的狀態。重點在於你的態度,是不是夠嚴肅。」
而他的模樣也跳tone,內外反差相當大。
他個子不高,一頭及肩波浪捲髮,戴著黑框眼鏡一副害羞宅男的模樣。但肢體語言豐富,喜愛表現自認酷、帥的動作。像是近來他苦練出一手帥氣功夫:一手丟煙,快速啣進嘴裡,右手拿著打火機快速轉幾圈後,用小指頭按下開火點燃菸。
蘇育賢認為自己很像日本漫畫《機車人生》裡的「弱雞」男主角荻野優介,荻野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騎重型機車是他的夢想。「我跟荻野一樣,內心有個別人無法進入的小世界,常常自以為是的思考人生,但還是想做一些讓自己看起來拉風的事。」蘇育賢有時是個善於嘲諷的搞笑藝人,有時又是帶著虛無主義的感覺派,他會把人們眼裡殘酷、冰冷的事物轉換成可愛甜美的時尚風格,或是把浪漫的事情變成搞笑。
像是《眼睛是滴水的月亮》這件作品,標題如詩一般浪漫,但畫面卻是皮膚白皙、眼眶發黑的女孩,臉上爬滿鼻涕似的淚痕(其實是白蠟淚痕)。「台灣人很愛哭,政治人物不管關不關他的事,也要跟著人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綜藝節目上的主持人、歌手、觀眾到評審也愛哭成一團。連續劇演員說痛哭卻沒幾滴眼淚,這件作品就要表達這種現象」。
而《我好像會永遠愛你》則是愛情紀念品。優美的海景、波光閃閃的海浪黏了施華洛世奇水鑽。「這來自我的切身經驗,一對情侶在海邊,女生總會問你愛我嗎?男生被海景浪漫的氣氛沖昏頭,一定會回答『我會永遠愛你』。等你離開那個場景,就開始質疑自己說的是否真實-但我還是認為那是值得紀念的一刻。」
「感覺」總是蘇育賢創作的動能之一:「我不在乎事物的真相是什麼,也沒有真正想關懷什麼事情。創作只在乎感覺的呈現,感覺才是我認知世界的方式。」
他的「識別型精細觸壓覺」系列,就是源自對醫學圖片的感覺。蘇育賢把人體器官重新設計成甜美、可愛的造形,結合流行時尚的視覺符號。像是把胃變成愛心的形狀,大腦切片的表面營造出沙發椅那樣舒適的質感,上頭還鑲著香水鑽。
他為自己這種風格取了「Cold-Q」的名稱:「Cold是冷酷、疏離,Q指的是可愛、討喜,但這種可愛指的不是低智能或媚俗的討你歡欣。所以Cold-Q指的是殘酷包含在可愛之下的藝術特質。」

來源:中時電子報

城市札記人生補時

有齣日劇名為「Loss:Time:Life」,以黑色喜劇呈現世間人看待人生的態度。Loss Time意指傷停補時,亦即足球比賽正規時間結束後增加的比賽時間,通常是球員受傷、換人而必須補時。延伸到人生,如果死後得知自己還可多活兩小時,最想做的是什麼?
劇中一名節儉的家庭主婦急著到超市搶購特價牛肉,想在晚上煮頓豪華壽喜燒給家人吃,她飆著單車要到超市,看到路上不少志同道合的主婦們,她心裡更急,結果活生生摔死於下坡的樓梯。
死後,身穿黃衣的足球裁判出現,給了主婦兩小時餘的補時,主婦想也不想就往超市跑,卻還是搶不到特價牛肉。她原本很失望,轉念一想,自己只剩兩個多小時,於是走向特級牛肉的冷藏櫃,要求店長全部包下,那夜,丈夫、兒女對於主婦的大手筆驚喜萬分,而全家也享受一頓豐盛、難忘的壽喜燒。
一名護士因為失戀而自殺,結果獲得近五個小時的補時,對於人世毫不留戀的她,一開始想盡辦法另尋方法自殺,好不容易爬上醫院頂樓,竟有一名男子佔了她的位置企圖自殺,為了勸導男子離開頂樓,以免妨礙她自殺,護士開始了解男子的故事,發現失戀不是大不了的事,從此領悟,她根本不想死。
說穿了,這齣日劇就是要提醒人,把握當下,以免留下遺憾,畢竟人生補時只是戲劇橋段,回到真實人生,死亡往往是出其不意的偷襲,怎可能讓人死而復生,彌補遺憾。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欣賞台灣的米勒們

米勒的「拾穗」與「晚禱」,建構農人純樸知足的形象。以農立國的台灣,也有不少畫家堪稱「台灣米勒」,一樣讓人感動。
著有「跟著畫家‧發現台灣農業之美」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蘇振明表示,米勒的「拾穗」裡,三位婦女彎腰撿拾地主殘留下來的小麥粒,而在早期台灣佃農時代,農家子弟對於撿稻穗、地瓜、花生等經驗也不陌生。人彎腰面對土地的勞動形象,在台灣畫家筆下也有插秧、收割甘蔗等精彩描繪。像是楊英風的浮雕作品「割稻」,四個男丁手捧稻穗,邊用腳採打穀機,彎腰脫穀,算是頂尖作品。
另一位畫家林玉山,則是在1936年的日據時代,完成一幅「改良蔗作」的海報,一位婦女手扶甘蔗站著、另一人則是坐著休息,這也是目前描畫台灣勞動之美中最古老的作品,林玉山的膠彩畫工筆十分細膩,將戴斗笠、穿粗衣的阿媽,仍不失典雅清秀的圖像保留下來。
還有一位素人畫家余進長的作品,三個男人彎腰插秧,正是春天時分,田中清澈的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三位農夫的樣子,背景是早期台灣農村常見的土角茅屋。這幅畫尺寸很大,約有四張報紙大小,以細緻的點描法完成,余進長是無師自通的畫家,他在放大鏡下以筆細細點,光畫一頂斗笠就要三天。
而能與「晚禱」中黃昏向晚的禱告比美的,女教授何清吟曾有一張「鋤頭伯伯和他的水牛」,身形粗壯的農夫,右手拿鋤頭、左手擱在斗笠上,背後有一頭水牛,農夫看著翻土低頭省思,似乎在想翻土後要種什麼。
另一幅林智信的版畫「台灣農婦」,一位農婦揹著小孩,右手扶著以防孩子從揹巾滑落,左手提著竹編謝籃,提著點心要到田裡慰勞家人,背景就是金黃的稻草、遠方還可看見五個戴斗笠的農夫彎腰割稻。讓人回憶起台灣經濟成長,都是這群毫不計較、樂天知命的農民,雙手打拚出來的底子。

來源:聯合新聞網

國北教「數位染色體」 (台北)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今天舉辦「數位染色體 96級資訊實作展」,13組作品以商務、生活、文教和休閒等四大主題,透過動態網站提供充滿創意和實用的資訊。
過去教育大學實作展,主題大多和教育相關,但近年受到少子化影響,教師資格競爭激烈,教育大學也轉型,培養學生畢業後便有能力進入業界。「數位染色體」實作展策展執行人彭俊人表示,這次都是貼近生活導向的作品。像彭俊人就和安全帽業者合作,推出可接受訂製的個人安全帽,他表示,彩繪安全帽不但是新穎服務,加上目前全台有超過一千輛摩托車,笑稱自己是「大頭寶寶」的彭俊人認為,訂製安全帽的商機無限。
現場作品「非常女生PC ASK」則是由國北教大傳科所碩一的陳珮庭、石明儒共同製作。初等教育系出身的陳珮庭,由於學校作業常需要電腦,靠著自我摸索和進修,對於基本電腦問題都能自己解決,不過她表示,自己姐姐就對電腦沒輒,因此才有製作這個網站的靈感。石明儒表示,一般網路論壇介面過於複雜,她們簡化介面,並以粉色系為網站主色,透過圖片解說讓使用者能按圖索驥,解決電腦問題。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西門町電影節 吹復古風 (台北)

西門町武昌街的「夜巴黎大舞廳」有近五十年歷史,是北市最具規模的上海式舞廳,全盛時期舞小姐將近三百人,也是白先勇小說改編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電影場景,文化局特別在「夜巴黎大舞廳」重現「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佈置黃包車、老式攝影機、爵士樂團等,每個女性招待員也身穿改良式旗袍,充滿懷舊氣氛。
曾經演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的市議員歐陽龍也在場中摟著舞小姐翩翩起舞,他開玩笑表示,每個人看到風姿綽約的「舞小姐」都笑容滿面,就像回到百樂門年代。
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今年台北電影節屆滿十年,特地把電影節相關活動集中在西門町,還特地擴大行人徒步區,老舊的台北戲院特地用大型布幕美化包裹,透過塗鴉等公共藝術與「夜巴黎大舞廳」重現電影場景,期許能恢復西門町電影榮景。
去年八月接手經營「夜巴黎大舞廳」的豪華數位影院執行長蔡政宏表示,電影節活動期間,該舞廳將免費讓民眾入場參觀,下午三點至傍晚六點安排茶舞時段,可以到舞池跳舞;而今天起連續三個週六夜晚則有台灣鼓王黃瑞豐帶領的爵士樂團表演,演出六○年代的流行歌曲,民眾可以穿著復古裝扮蒞臨。
國寶級手繪電影海報師傅陳子福,與手繪電影看板師傅施定福,將在電影主題公園舉行特展,展出多幅經典老電影海報、看板。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海邊碑林 (澎湖)

澎湖民眾發揮創意,在消波塊上題詩填詞,把原本被視為有礙景觀的消波塊變成一排排海邊碑林。

辭修校刊誠園青年出版

「弁當、弁當,熱騰騰的辭修國民御弁當出爐了!」拿到一盒盒御弁當,看見雞腿、香腸、雪裡紅等菜色令人垂涎三尺,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竟然是一本辭修中學的校刊「誠園青年」,裝著一雙鉛筆的筷子,三個玉米、葡萄、草莓橡皮擦,學生的創意更增添文學饗宴的趣味。
台北縣私立辭修高中是創辦人陳履安秉承已故副總統陳辭修(陳誠)先生獎掖後進作育英才之志向,所創辦的完全住校學府。陳誠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台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等職位。
今天出版的「誠園青年四十五期」是由學校文藝社所編輯,在社長施宇翔、葉如珊的帶領下,高中部編輯小組何雅涵、國中部編輯小組吳姿穎等人,邀稿、採訪、編輯以及付梓,終於出版並且作為一千五百位畢業學生的獻禮,以及在校學生的共同記憶。
教學組長林國松表示,辭修中學是住宿型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夫妻檔,去年的校刊以夫妻老師為主題,採訪許多有趣的話題,甚至分別採訪「各個擊破」,透過編輯的方式,讓夫妻老師呈現對方的優缺點,造成校園師生的轟動。
編輯小組討論後,擬定本期的方向是國中同學坐著時光機,回顧辭修中學的歷史;高中部同學則坐在桌前,藉由想像與閱讀,品嚐飲食人生。讓人驚豔的是,大家在校刊包裝設計上,費盡心思。將三十二開本,將近一百頁的校刊,裝在紙便當盒子內,還有鉛筆做成的筷子,以及水果橡皮擦。外觀還印上排骨便當的圖案,甚至綁上橡皮筋,就像外賣的真實便當。
除了創意,國中一年級的闕子柔等同學,在國中部的吳媺老師帶領下,也娓娓道來辭修中學在三十七年前,由陳誠的遺孀譚祥女士篳路藍縷的創校過程。凡是學校的操場景觀改變、校徽、校服、書包的歷代交替,校車由小巴士到現在的遊覽車,都可以從校刊中瞧出端倪。同學還挖掘出小祕密,以往有一位男學長在宿舍偷抽煙,把煙蒂藏在棉被裡,引燃學校熊熊大火的往事。
第二屆的畢業校友廖本詔,現在回到學校擔任主任,採訪小組也挖掘到廖主任回憶,以往住宿時在屋頂偷吃點心被教官抓到的糗事。
至於飲食主題,高中部同學從「飲食與文學的撞擊」,到介紹小吃、草莓博物館、巧克力博物館,引領大家唇舌之間的好滋味。指導老師陳湘楹表示,大家都愛吃,但透過探討飲食文學,才更瞭解箇中滋味。

來源:中央社

鐵道藝術村聯展 (屏東)

枋寮藝術村從即日起,將由全台5處鐵道藝術村的藝術家共同舉辦連動展覽,以「旅行」為主題,藉由作品呈現,讓民眾用視覺就能體驗各地鐵道的特色,也透過資源整合,讓旅客對鐵道藝術的印象更深刻。
縣府文化處長徐芬春表示,台灣從八十九年就推動台灣鐵道藝術村的計畫,共有台中、新竹嘉義台東與屏東5處鐵道藝術村,但各個藝術村長期缺乏整合、互動,致推行效果不彰。
如今高鐵興建完成,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時代來臨,鐵道藝術村整合整體資源,並計畫建構連結互動的展演平台,讓鐵道藝術村能夠永續經營發展。
此次共有黃瀯全、黃敬永等10位藝術家的作品展出,黃瀯全表示,在枋寮駐村的藝術家將自己視為尋找幸福的青鳥,利用作品推廣地方美麗的一面。這次利用鐵線纏繞,淋上石膏,以每隻不同形式的鳥,塑造成各個旅行時期的模樣,這些鳥就像駐村的藝術家,在這南方小鎮自由存在著,展現不同的藝術型態。
黃敬永則是利用陶藝製成18隻公仔,並以恆春特色的洋蔥、月琴等在地形象,表現旅行時各種心理層面的意義,現場會有旅行明信片的製作,有興趣的民眾皆能到場參與。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張永村變法 長城變黑白 (台中)

台中市藝術家張永村為水墨「變法」,他拍兩百多隻乳牛,將黑白相間的顏色,利用電腦套在中國長城和台北101大樓的照片上,形成創新水墨畫,一幅長城作品還被國外紅酒廠商做為包裝。
台師大美術系畢業的張永村,在25年藝術生涯不斷追求創新,以水墨變法最具突破性,1984年時,他找50名學生潑出兩公里長的水墨裝置藝術,獲到台北市首屆抽象大展的首獎。
張永村說,他的水墨作品,因都是黑白相間的顏色,被欣賞者和小朋友說很像乳牛,讓他突發奇想,去年到牧場拍攝兩百多頭乳牛後,親自到大陸拍長城和台北101大樓,以電腦代筆,顛覆水墨創作。他運用電腦將乳牛黑白相間的顏色,套在長城和101大樓,讓「世界最長」和「世界最高」的地標,呈現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首度在大陸成都舉辦的「重新啟動」世界水墨雙年展亮相,他是參展176位畫家中唯一用影像創作,自成一格的水墨畫。
張永村的水墨變法,是全球第一人。他參觀巴黎影像大展後,創作「台灣母羊龍」的作品,還製成馬克杯,仔細看是世界地圖,加上他自己頭部的圖像,相當有趣。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CO-Q 年輕幽默 (台北)

廿五歲的年輕藝術家蘇育賢,提出自創名詞「CO—Q」來形容與自己同世代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特質,他也以此為名,在關渡美術館策畫了「CO—Q:無人收藏的年輕台灣藝術家」聯展。蘇育賢說:「我認為,台灣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看似輕鬆幽默,其實還是能產生令人震動的效果。」
「CO—Q」是什麼?「CO會讓人聯想到『摳』這個動作,Q是軟而綿的物體。手指在軟而綿的物體上是摳不出什麼東西來的,頂多只能留下指印或痕跡。」蘇育賢說:「但是透過『摳』這樣微小的動作,還是可以製造出騷動的強度。」
大陸與台灣的學者與藝評人,都急於掌握或是歸納出廿多歲這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藝術特質,因為他們未來是藝壇主力。今年二月,台北當代藝術館引介中國策展人張晴策畫的「果凍時代」聯展,張晴以「果凍」這種色彩鮮豔、形體柔軟的人工食品,形容中國一九七○、八○年代出生的藝術家特質。
蘇育賢說,許多人看年輕藝術家,多半認為總是喃喃自語、拒絕與外界對話,只關心自己的內在世界,要不然就是硬拿「卡漫世代」或草莓族來形容他們。「我不認為年輕人只是喃喃自語。還是有人的創作與社會議題相關,像檳榔西施或是政治人物等。」「我們也希望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並不是關在象牙塔裡孤芳自賞,只是我們選擇了輕鬆、幽默的態度面對社會複雜的現實。」
「CO—Q」十四位參展者全出生在一九八二年左右。蘇育賢是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學生,串連台北教育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南藝大和台灣藝術大學在學或剛畢業的研究生展出,可看到台灣最新鮮的創作面向。
展出的規畫不盡成熟,也許無法展現條理清楚的脈絡,但不管他們的關懷是什麼,幽默、輕盈、調侃惡搞卻還不到kuso的程度,是不少作品的共通特質。更讓人驚艷的是,他們的豐沛想像力多從日常行為中發展出來。
像吳思嶔的《小趨勢畫廊》,是一座黏附在牆上的小型廠房模型雕塑。觀眾想一窺廠房,就得把頭伸入內部,看起來好像人頭上套了座建築模型,觀眾身體成為模型的一部分。「有人說這件作品反映了藝術家不滿於藝術界商業操作的機制,但我認為是年輕藝術家自我調侃進不了畫廊體制。」蘇育賢說。
江忠倫則利用日常物品和簡單的表演動作,稍微轉換產生出幽默。他以自家當演出場景,手握遙控器換取電池,看起來卻像在為一把槍換彈匣。他還拿棉被作道具,作出活像企鵝下蛋的動作。
黃嘉寧的油畫描繪的都是生活裡不吸引人、污濁的一角,像是便當盒裡的剩菜、被踩碎的蝸牛殼等,顛覆傳統繪畫總彰顯人文情操或以優美風景為主的方向。
王仲(方方土)的《聲瓶》是一座互動式機械動力裝置,他投入很多,只是為了製造出類似人的嘴唇對著酒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響。這是他想創造出一百個可以獨立發聲的機械裝置的第一件作品。

《資治通鑑》手稿孤本亮相

北京國家圖書館的「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日前揭幕,館藏鎮庫之寶─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殘卷為世界僅存的孤本,於展覽中和《四庫全書》、《永樂大典》等珍貴古籍一起呈現。
司馬光《資治通鑑》殘存的手稿今僅存八卷,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全長僅廿九行,約四百六十餘字。其所述內容相當於現今《資治通鑑》第九十二卷的內容,記錄的是晉元帝永昌元年的事情,但內容與現在的通行本有很多不同之處。
在手稿中,幾乎每段史實都只寫了開頭幾個字,下面就以「云云」代替,和目前的流通本完全不同。學者表示,這應該只是《資治通鑑》的初稿,上面有塗抹修改,還有避諱字,有些字為了避諱而缺少了一些筆畫。
手稿中還有幾行像是被司馬光用墨筆勾掉、但依稀可辨的字,是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寫給司馬光的哥哥司馬旦的書札,卷後並有多人題跋。在文尾處,則附有司馬光的一封「謝人惠物狀」。
據書信內容推測,手稿用的紙張就是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送給司馬光的哥哥司馬旦的。學者表示,可能是當時紙張比較貴,司馬光寫了一封要給范純仁的感謝信,但是在書信落款處,司馬光並沒有詳寫其官銜,而僅用「具位」二字代替,因此這應該也不是正式書函。而這三樣文本同時出現在一張紙上,也被歷代收藏家稱為「三絕」。
據史記載,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鑑》的手稿有兩間屋子之多,但目前僅保留這四百六十餘字的殘卷。這部殘卷經歷許多藏書家的收藏,手稿上有數十枚紅色藏印,在左上角有一方「乾隆御覽之寶」的藏印,說明了它也曾是乾隆的藏寶之一。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火車好多節瘋一「夏」 (南投)

南投火車好多節將於七月十九日啟動,今年在集集鐵道沿線包括名間鄉濁水站、集集鎮龍泉站、集集火車站、水里站及最後的火車站─車埕,分別規畫主題館;還將發行鐵路限量便當,並在濁水、集集與水里站,推出原型小火車運轉會。
去年在農曆春節舉辦,人滿為患!今年移到暑假,並將活動範圍擴及集集鐵道沿線鄉鎮,希望能夠分散人潮,促進周邊鄉鎮觀光發展。
集集火車站第1站─濁水站,將規畫為台灣鐵道村,推出音樂會,並展出60年代的台灣蒸汽火車寫真、鐵道文學作品,還有火車達人提供數10部珍藏的原型蒸汽火車。
龍泉站就在綠色隧道旁,向來是遊客拍照的重要景點,附近還有添興窯、13目仔窯等,可以體驗捏陶的樂趣。
集集站將設卡通鐵道村,匯集與火車有關的卡通角色,包括湯瑪士小火車、銀河鐵道,並展出各種尺寸的火車模型,遊客也可以DIY製作紙火車。
水里站規畫為國際鐵道村,展出歐、美、日各國的火車歷史、趣聞,並改裝1台英國皇家車廂。
最後的火車站─車埕,則以木頭工藝為主題,日月潭風管處在當地設置原木火車站,還有昔日振昌木業改造的木工DIY教室。
今年推出的鐵路限量便當,則將由名間、集集與水里的廚師,利用當地農特產品,趁勢行銷如名間茶葉、鳳梨,集集香蕉、水里青梅等農特產品。

來源:時報資訊

懷舊車票名片 噱頭十足

台灣鐵道網的鐵道迷,發揮創意,以傳統硬式車票格律,變化製作成名片,發揮了吸引人的效果,不少學校、食堂等也紛紛委託印製。
鐵道迷林衍光說,從小住在鐵道旁,每天看著、聽著火車經過,衍生特殊情感,4年前台灣鐵道網舉辦「山海線普通車繞一圈」活動,鐵道迷們紛紛接軌,這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同好。大家懷著對鐵道的情感,激盪不少創意的靈感,除了舉辦活動,也提議設計名片,分發給台灣鐵道網的幹部,滿足身分的認同感,外號「島國狂」的何信德,發揮設計才華,利用傳統硬式車票的樣式,設計名片。不少鐵道迷看到了,紛紛也要求擁有,自行串聯吉祥的車站,祝福自己,從成功至歸來站,「成功歸來」,還有「永保安康」、「榮華富貴」、「吉祥壽豐」等,既喚起了對遙遠車站的美麗想像,彷彿也替人生旅途打氣,鼓舞搭上的是幸福列車。
還有人在車票上加註兒童票,有人自創勝利號等、希望列車,台灣鐵道網每天都接受不少人委託印製名片,由於套版印刷不容易,鐵道彙整數量,兩個月開印一次,每次都是「班班客滿」。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經典攝影大師 重要作品傳後代

巴黎是攝影誕生的搖籃,攝影大師亨利、卡尼、布列松,就是在巴黎創造出撼動攝影史的拍攝手法「決定性瞬間」。攝影師:「這就是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拍攝的照片。」
要拍出擁有「決定性瞬間」的照片,必須經過耐心等待,等待對的那一秒鐘按下快門。攝影師:「他了解在那個空間裡,會有不同的生命。」 在布列松的照片裡,看見生命的吉光片羽,戰地攝影師卡帕的影像之中,則是忠實呈現了戰火的殘酷;身為史上第一批戰地攝影師,卡帕以他的鏡頭,真實記錄下了二次世界大戰,戰士們的快樂和無奈,也留下許多經典之作。大師們留下的重要瞬間,也啟發著往後的攝影之路。分析師:「攝影師在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和人性接觸,並且記錄下來當時的,情感和歷程。」

來源:TVBS

台語詩集 (台南)

台語文學新世代作家胡長松在台灣文學館發表台語詩集「棋盤街路的城市」;《台文戰線》文學同好齊聚一堂吟誦台語詩。
胡長松一九七三年生,高雄市人,學的是資訊工程,也在電信業工作,但熱愛文學,從研究所時期即持續寫作,曾以華語寫作兩本小說,及以台語發表短篇小說集《槍聲》,書寫二二八事件,與《燈塔下》呈現透視人間的故事。
胡長松發表他的第一本台語詩集「棋盤街路的城市」,他表示,這本詩集是從高雄在地意象書寫,以及寫給親情、時代和土地的思戀詩集。他的作品承接台灣鄉土文學的寫實道路,具有強烈社會人文意識與本土情感,勇於吸納西方文學技法,是台灣戰後第四代最具表現力的年輕作家之一。
胡長松對推動台語文學有深刻使命感,他於二○○○年結合文學同好創辦本土文學刊物《台灣e文藝》,任總編輯,開始台語詩與台語小說的創作;二○○五年獲得海翁台語文學新人獎小說組首獎,並參與發起台語文學季刊《台文戰線》,擔任第三至六期執行主編與第七至十期總編輯。
胡長松表示,自己關照的主題,創作的來源都來自鄉土,用台語寫作是最自然也最親切的語言,並不會因為台語文學並非主流的文學形式,而有所改變。

來源:自由時報

一首客家詩,一幅風情畫

「落雨天,對屋簷下行過,滴滴答答雨水,點點跌落吾心肝窟」。
這檔名為「詩畫家鄉」的展覽,緣起3年前2人的約定,本名江秀鳳的江嵐與本名謝秀美的采諭,同為苗栗籍客家子弟,都想為家鄉、族群做一些事,發願攜手合作,以1首客家詩搭配1幅描繪苗栗風情水墨畫的方式創作。
3年來,都在外地工作的她們,利用餘暇返鄉尋找素材與靈感,從南庄獅頭山、頭屋明德水庫到公館鄉間、盛產草莓的大湖,都有兩人足跡。元宵炸龍、摸螺挖蟹的童年往事、鄉間老屋、秋收時節的農庄與採的村姑、五月的桐花,也都入詩、入畫。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美國藝術工作者知多少?

在美國從事藝術相關行業的人口估計近兩百萬。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最近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包括建築師、各類視覺藝術工作者、音樂家、作家、攝影師、演員、舞者及藝術行政工作者等專業人士佔美國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一點四。
以二零零五年的調查做分析,紐約州、加州、麻薩諸塞州、佛蒙特州及科羅拉多州的藝術工作人口最多。由於都會區生活開銷大,科技發展讓藝術家能有新管道展現,許多藝術工作者未必需要居住在都會區。
紐約市藝文機構及展演場地在美國各城市中首屈一指,藝術工作者也特別多。加州的電影事業也吸引全球的藝術工作者。在美國的藝術工作者有四分之一以上是居住在紐約州和加州。藝術工作者佔人口比例最高的卻是舊金山,其次是新墨西哥州的聖大菲(作家及畫家)。紐約市因為人口多,藝術工作者佔人口比例只居全美第四,還在洛杉磯之後。
三十五歲以下的藝術工作者當中,黑人、拉丁美洲裔及亞裔人數愈來愈多。只有作家群仍以非拉丁美洲裔的白人佔絕大數,大約佔百分之八十。女性佔的比例愈來愈高,三十五歲以下的舞者、設計師、攝影師及作家,以女性佔多數。
藝術工作者多半擁有高學歷,收入卻未必高。中間收入大約是年薪三萬四千八百美元(男性是四萬兩千美元,女性是兩萬七千三百美元)。不過仍高於美國就業者的中間收入(年薪三萬零一百美元)。建築師是收入最高的,中間收入大約是年薪五萬八千美元;而舞者則是最低,中間收入大約是年薪兩萬美元。
多半的藝術工作者都是專職,只有百分之十三有副業。多數的藝術工作者是在企業或是營利機構服務、百分之八是自己的工作室,在政府機構工作的只佔百分之三。
佔美國就業人口百分之一點四的藝術工作者每年工作的產值估計在七百億美元,也是重要的經濟動力。

來源:中央社

非物質文化遺產

昨天是大陸第三個文化遺產日(每年六月第二個周六),中共國務院公布總計六百五十七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擴展項目。包括楊家將、孟姜女故事;象棋、圍棋遊藝;各族的醫術、醫藥等均納入保護項目。
這是大陸第二批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局希望做到「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公布項目共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雜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醫藥、民俗等十項。例如,傳統民間文學項目包括楊家將故事、牛郎織女傳說、劉伯溫、王昭君、屈原、孟姜女等。傳統音樂除各民族的樂器、民歌外,佛教音樂、道教音樂也納入。傳統體育則有太極拳、螳螂拳等武藝。傳統技藝項目,如飲食項目的釀酒、捏麵人、醬油、醬菜、醬肘子、烤全羊、月餅、火腿製作等。在傳統醫藥上,有具盛名的藏藥,蒙、苗、侗、回等族的傳統醫藥,如蒙族的火針療法、苗族的骨傷蛇傷療法、瑤族的藥浴療法、回族的正骨療法,及藏藥各種珍珠丸的配製技藝等。

來源:聯合新聞網

兒童專屬渡假旅館 (屏東)

當大人盡情享受度假時光,小朋友通常只能跟在旁邊,不過屏東縣恆春就有一間兒童旅館,不但房間設計都是為小朋友量身打造,玩樂區、閱讀室甚至游泳池一應俱全,還有3D互動遊戲區,讓小朋友也能享受專屬於兒童的度假天堂。
這間兒童旅館光是遊戲區就有上千坪,互動式的虛擬故事書,小朋友可以像哈利波特,輕鬆施展魔法,活潑有趣的帶動唱,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學英文。回到旅館房間又是一項驚喜,牆上五顏六色的塗鴉和可愛抱枕,就像置身童話世界,就連房間內的用品,也通通是為寶貝們量身打造。

來源:民視新聞網

台灣本土漫畫 上班族題材當紅

別以為只有日本漫畫家能創作出上班族經典漫畫《課長島耕作》系列,台灣本土漫畫家也是描繪上班族生態的高手,深受大陸讀者歡迎,甚至在對岸還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
詹仁雄以人二雄為筆名畫的四格漫畫《非常辦公室》,以十年才完成兩集的「龜速」出版。朱德庸的《澀女郎》、《醋溜族》、《雙響炮》都是在中國大陸紅到發紫的作品,朱德庸甚至以此為基礎,發展出漫畫《關於上班這件事》,詳細整理職場生態。彎彎的《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則是近年來在華人圈爆紅的上班族心聲,自嘲與出糗的橋段讓讀者捧腹。而老瓊的《蔡田開門》系列,是都會男女的婚姻愛情與日常生活,也經常涉及上班族的工作心事等議題,切合中國大陸讀者的胃口,也改編成連續劇上映了。

來源:中時電子報

拋棄式電子信箱 擺脫垃圾信

論壇、網路註冊都需要電子信箱認證,但留下真實的信箱地址,又怕帶來垃圾郵件的困擾。最近網路出現免費的「拋棄式電子信箱」服務,以「十分鐘電郵」與「薄荷電郵」最受歡迎,網友在收到註冊認證密碼後,就可以把信箱丟了。
國內的「十分鐘電郵(http://www.10minutemail.com )」創設人在首頁即表示,每天會有二、三百人到該網站註冊電子郵件,每天也可以收到六、七萬封的電子郵件,幾乎都是寄到已過期的10minutemail.com帳號,絕大部份都是垃圾郵件,由此證明,不能隨便給網站或論壇真實的電郵地址,否則會被賣掉。
就讀清大資工系的網友DBN表示,只要需要「電子郵件認證」的地方,舉凡網站、網路服務、論壇、下載軟體等,拋棄式電郵都很好用。這種「即用即棄」的服務出現後,現約有三十幾個網站提供類似服務,使用時間從十分鐘到一年都有。開發者都是國外網友,僅少數有中文介面,在國內以有中文介面、操作簡單的「十分鐘電郵」最受好評,「薄荷電郵」有急起直追之勢。
十分鐘電郵僅能在網頁收發信件,且十分鐘一到信箱就會失效,頂多再延長十分鐘;但薄荷電郵則能自行設定信箱時間,從十二小時到三個月,不僅可以自訂信箱地址,也能把信直接轉到自己真實的信箱。不過介面是英文,且要做簡單的設定,可能讓部分網友望之卻步。
曾有業者分析拋棄式帳號使用者發現,用來申請電子報佔六成以上,會員類通知信也有一成左右。不過也有部分論壇不滿網友這種「沒誠意」的註冊手法,公開表示,如果發現網友使用「每日拋」帳號註冊,立刻停權。

來源:自由時報

楊牧文學之旅景點

●文學之旅一〔奇萊山:木瓜溪大橋〕
「回頭是最高的山嶺,忽然拔起數千公尺,在最外圍而想像中還能看清楚的是杜鉾山,武陵山,能高山,奇萊山。」在花蓮看山不難,但奇萊山卻如《山風海雨》所說的隱藏在想像中的更遠處。若想遠眺奇萊山,可沿著台九線往南上木瓜溪大橋,只要天氣夠好,視線就能從木瓜溪谷長驅直入,最遠可望見奇萊北峰。
●文學之旅二〔楊牧故居〕
「楊牧的父親楊水盛一九三三年與兄弟從桃園龍潭搬到花蓮,最早住在舊稱『水上』的花蓮市延平街一帶,在楊牧三、四歲時,搬到『花蓮市南京街九十一號』」,也是《山風海雨》書中的第一個場景。老屋經多次易手,現任屋主不歡迎遊客參觀,但遊客不妨走一趟舊書舖子,仍可感受到日本老房子獨有的氛圍。
●文學之旅三〔七星潭〕
楊牧曾以《七星潭》為題寫詩,七星潭是作家最喜歡書寫的場景,陳黎、廖鴻基等都寫過,到海邊踩著卵石踏浪、黃昏時刻躺在灘上聽海、讀楊牧詩集。海在楊牧眼中,摻雜了年輕時的想像及渴望,中年對青春的傷逝,或許只有這片浩瀚的海及來回復返的濤聲,能夠讓詩人忘卻時間、停留在永恆的美之中。
●文學之旅四〔吉野.慶修院〕
「從那古色古香東洋風的名字判斷,就知道是某種特區的所在。」吉野是日本人在花蓮的移民村,村民信仰中心是建於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原名「吉野真宗佈教所」的「慶修院」,也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目前是吉安鄉的觀光景點,還時常有日本人回到吉野尋根。
●文學之旅五〔玉里安通溫泉
「初夏,白天的警報聲從來沒有斷過,忽然父母親說我們要離開這個地方,搬到玉里西邊的山裡去,也就是秀姑巒溪進入縱谷後忽然轉折北流的那個地方。」二戰末期美軍空襲不斷,楊牧舉家至縱谷深處的山村避難,在玉里一直住到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
●終點站〔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東部文學交流空間〕
四月才剛成立的「東部文學交流空間」,位於花蓮舊酒廠,被文建會選為「全國五大創意園區」之一,館內有「花蓮文學風景」一區,將花蓮各景點的照片,搭配花蓮作家群的詩歌、散文、小說作品呈現。另二樓有「文學長桌」,將花蓮前後輩三十六名作家,沿著長桌排排座,每個位子前的桌上,是作家的單色版畫肖像,並有小冊子介紹其人其文;牆上的「花蓮文學地圖」,將花蓮作家住處全標示出來。

楊牧父親楊水盛育有四男二女,除了長子楊牧寫詩,弟妹也都才華洋溢,目前在東華大學擔任教務長的三男楊維邦,讀的是資訊工程,但也擅長素描寫生。他說,南京街九十一號老家佔地一百多坪,五個房間地板都是榻榻米,楊牧的房間位於客廳進門左側,是楊牧專屬寫作空間,窗前一株大樹,就是其文章提到的「不知名的棲息著蝤蠐和金龜子的闊葉樹」。楊維邦說,那是家裡最好的房間,父親把這房間分給大哥,可知道父親對哥哥的疼愛,這房間也是楊牧寫詩的起點。
小楊牧十歲的楊維邦說,他還記得哥哥小時候有個小名叫「阿犬」(與「阿獻」的日文同音),大概是跟大哥年紀差太遠,對大哥相處的記憶較少,只記得哥哥個性嚴肅,「其實我很怕哥哥的。」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手勢學問大!

世界各國用手指比數字時,手勢各有不同,像台灣人常比食指和拇指的7,在南韓指的是2;台灣比勝利的Ya手勢,在英國如果手背朝外,可是相當不雅的罵人之意。
日本的數字手勢從5開始,好像要去那裡的手勢,6像7,8、9、10更得花一點功夫記起來。歐洲方面,在奧地利,比到10要兩手並用,台灣人常用的10(兩食指交叉)會被當成十字架。在英國不能亂比2,在台灣和部份國家這樣的手勢有Ya的勝利或歡呼意思,但在英國手背向外卻是帶有輕蔑的挑性意味。

來源:今日新聞

巴特爾 融合中西、蒙古文化

旅美藝術家朝倫.巴特爾在蘆竹鄉長流美術館,展出橫跨30年作品回顧展,包括早年寫實畫作、抽象表現作品及近年地景藝術錄像等,從個人獨特藝術語言,整體呈現他融會中、西和蒙古文化的創作歷程。
以美學概念研究蒙古包的藝術家朝倫.巴特爾,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專門研究蒙古包的抽象結構,把其觀念轉換至大地藝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近年來,他以蒙古包的天窗為素材,創作多部與音樂一體的多媒體作品,在世界各地大學如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北京清華大學、蒙古國立大學及博物館、美術館演講。
長流美術館指出,巴特爾特殊的創作風格,來自於融合三種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體驗,包含蒙古母文化、北京27年求學期接觸的漢文化,1994年以國際傑出藝術家身分定居美國後的西方文化,他對文化的表述不是固定狀態,而是不斷演變中的過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巴特爾對人類文明的不同詮釋。
朝倫.巴特爾說,自己的創作特別強調對當代文化的再思考,也從不拘泥於表面技法的匠遲磨功,並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具備的素質是:超凡的前衛思想和真實情感的無盡宣洩。

來源:時報資訊

建築實驗室 想像的移動城堡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霍爾的移動城堡》男主角霍爾,因喜好自由,他住的城堡一直處於移動狀態。「移動建築」這概念在一九六○年代就被建築師提出,主張建築不僅可自由移動,還可自由連結,在建築師庫克(Peter Cook)的想像中,移動的建築就像熱氣球,四處漂浮。
目前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Archilab:建築實驗室」,就展出包括庫克在內的四十八位前衛建築師的驚人想像。包括二五○餘件草圖、繪畫和立體模型,全來自法國中央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這個基金會自一九九一年成立以來,就以收藏全世界著名建築作品模型為主旨,主要是一九五○至一九九○年間,建築師所提出的前衛性、實驗性的建築設計模型為主。可看到近五十年來西方建築界概念演變,乍看之下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深深影響現在的建築師。
策展人布拉耶(Marie-Ange Brayer)表示,這個展覽以建築大師的實驗性概念作劃分。像是一九五○、六○年代建築師提出城市烏托邦的概念。他們批判社會現象,提出建築物可以有機、彈性繁衍,以解決人口越來越多、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一九八○年代建築師則提出解構概念,打破建築刻板印象。一九九○年代電腦科技普及發展,運算出的建築展現細膩和複雜的結構。
她將展場區分成「網絡城市」、「移動城市」、「傾斜城市」、「未來式城市」、「互動式建築」等區塊,包含最代表性的案例。像庫克的絹印圖畫《即時城市》,建築物變成熱氣球任意漂浮,與當地發生連結後,又飄往他處。
一九五○年代塑膠發明後,建築師突發奇想要以塑膠當建築材料。建築師艾歐尼爾‧尚恩在一九五六年設計出第一座《塑膠住家》,巴斯卡‧豪澤曼也以塑膠設計出飛碟般造型的「塑膠屋」。「當時建築師認為塑膠是很經濟的材料,不過沒有人真正進裡頭居住。」
還有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的手繪稿。一張圖畫《惡行》,是他一九七○年代出版的《狂譫紐約,一則曼哈頓反動宣言》小說封面。他當時從荷蘭到紐約,看到紐約大都會的景象,有感而發之下畫出嘲諷圖畫。他把紐約摩天樓變成軟綿綿的紙板,還躺在床上,可看出他受到精神分析的影響。
除了庫哈斯的手稿,還包括法蘭克‧蓋瑞、薩哈‧哈蒂、法國建築解構主義大師屈米等人的設計模型。

來源:時報資訊

黃春明推動悅聽文學 (宜蘭)

文學不只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耳朵欣賞別人讀出來的味道和感動,宜蘭縣籍小說家黃春明推動「悅聽文學」,在宜蘭縣文化局舉辦「悅聽文學」活動,以朗讀、戲劇等表演方式,邀請民眾一同享受悅聽文學的樂趣。
「悅聽文學」活動邁入第三年;黃春明指出,文學不但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聽的,因為文學必須是老少咸宜,小孩、老人看不懂,可以念給他們聽。邀請宜蘭縣內多所高中、國中及黃大魚兒童劇團,以朗讀、戲劇表演等方式,呈現文學的另一種風貌。

來源:中廣新聞網

意外的發明 茶包一百歲了

1908年6月,也就是一百年前,紐約商湯瑪士.蘇利文(Thomas Sullivan)正在寄送茶葉的樣品給潛在顧客。為了降低成本,他把少許鬆散茶葉裝在幾個絲製小袋裡。這些困惑的客戶在收到樣品後,不敢確定說明書說些什麼,就一股腦兒把絲包整個往熱水裡丟。無意間,茶包就誕生了。
在此之前,喝茶相當麻煩,用熱水沖泡茶葉後,必須辛苦過濾茶葉才方便飲用。蘇利文這套無意中發明的喝茶道具,非常流行,據估計,英國人每天要喝掉1億3000萬杯茶包泡的茶。
不過,要廣受消費者喜愛之前,首先要經過幾樣變革。其中一項是由蘇利文改良的,他把絲製小袋改成紗布小袋,理由是有些顧客抱怨說,絲製小袋太細緻了。1930年代,在美國波士頓經商的威廉.賀曼森(William Hermanson)發明了抗熱紙纖維茶包,並申請專利。不過,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由約瑟夫.特雷(Joseph Tetley)在1953年大量生產茶包。次年,《證券交易所公報》寫說,約瑟夫.特雷「特別為人所知之處是,他引進了包裝在小包裡面的茶,泡在水壺裡馬上可以飲用。」到了1964年,現今紙包上有無數細孔的改良包裝發明了,大大增加了這種產品的普遍性。

來源:中時電子報

活動橋樑 倫敦塔橋名氣響亮

世界各國中,英國可說是活動式橋樑的「愛用者」,倫敦塔橋是全球最古老的活動橋樑之一,啟用超過110年。位於東諾福克的度假、賞水鳥勝地大雅茅斯,也有座跨越聯合運河的布萊登瓦特橋,每逢大型水上活動在此舉辦,總成為主要通過點之一。荷蘭鹿特丹的伊拉斯模斯橋則是新崛起的活動橋地標,又名「天鵝橋」的伊拉斯模斯橋落成11年。
活動橋樑大致有2種型式,早年幾乎全為滾升式,將橋樑慢慢抬高,倫敦塔橋即採此種型式。近年則多採用較先進的固定轉軸模式,將橋面其中一段或兩段打開,讓船隻通過,即將闢建的大鵬橋就是採此方式。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你所不知道的非洲兒童兵

電影「血鑽石」揭露非洲長久的人權與資本主義問題,可是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全世界至少有25萬個非洲兒童兵經歷了數百次流血衝突,成大思沙龍在該校醫學院第四講堂舉辦「你所不知道的非洲兒童兵」,播放《看不見的孩子》(Invisible Children)紀錄片,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一所所長嚴震生教授就北烏干達兒童兵的悲慘遭遇,與觀眾進行深度討論與思辯,一同認識什麼樣的成長環境,讓天真、活潑與無邪的非洲小孩轉化成殺人機器。
「你所不知道的非洲兒童兵」是成大思沙龍時事熱門地點系列的第三波,此次鏡頭轉移到非洲,深度探討非洲的兒童人權問題。根據聯合國2006年統計,全球有超過25萬的兒童兵,而非洲就至少10萬以上。小孩子不只為反抗軍所用,連政府也徵召他們做為戰鬥的一員。
大部分兒童軍的年齡界於14到18歲,當大家安逸地在北半球這端透過螢光幕看著非洲場景,很難想像南半球彼端的孩子,竟然要揹著步槍度過少年時期,兒童被擄走,被逼迫訓練拿槍。兒童被選擇為武器,是因為他們的力量恰巧大到足以拿槍,但身形卻小到可以隨意進出任何空間,而這些兒童兵甚至被命令去偷偷擄走其他兒童。兒童兵的問題不斷衍生、循環……。
《看不見的孩子》(Invisible Children)是在網路上頗負盛名的紀錄片。它在2004年於美國聖地亞哥大學首播,導演是三個來自加州的學生,記錄那處在不安的孩子們以及兒童們面臨被綁架、虐待與被迫殺人的生活。在烏干達兒童不會哭:「我們被擄走後,也學會了不能哭。如果你哭,他們會說:你在想家,既然你想別的事情,那麼我只好殺了你,然後他們真的殺了哭的小孩,所以每個小孩都知道不能哭。」受訪孩童的話,讓觀眾都為之鼻酸。
關懷一向是龍應台基金會所強調的觀念,而成大思沙龍也承接這樣的理念。成大思沙龍希望透過你所不知道的非洲兒童兵議題以及烏干達天空下、看不見的孩子等兩部紀錄片,喚醒社會大眾對人權問題的重視,國際社會能夠對兒童兵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

來源:中央社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生態工法砌墓 (南投)

名間鄉陳姓民眾在修祖墳時,捨一般工法,以土包堆砌墓塚,再利用植生、蛇籠等生態工法穩固基礎,遠觀好像碉堡;陳家親友表示,無關風水地理,也不是要標新立異,而是聊表對祖先敬意並為環保盡分心力。
名間鄉松柏嶺地區計有廿七座軍用碉堡,在國軍作戰工事任務告一段落後,已於九十五年八月間移交名間公所管理,陳姓民眾祖墳也位在該碉堡區。
陳家親友說,近年來每逢豪大雨來襲,縣內許多地區土石流災情迭傳,政府也不斷宣導推廣生態工法,因此決定利用生態工法配合當地碉堡景觀替祖先修墳,在打好地基後,便將整地預留的沙土裝入袋子裡頭變成一袋袋土包,再予以堆砌,墓頂高度約一百五十公分。
隨後比照一般道路坡壁防治作法,土包外圍以蛇籠覆蓋,再進行植生,完工迄今約一年,未利用水泥、砂漿等複合材料黏著劑,但卻如碉堡狀的造形設計般穩固。
鄉長吳成章說,最近有人詢問該墓塚坐落位置時,他才曉得鄉內有如此特殊的墓塚,將找個時間前往一探這傳說中的「碉堡墓塚」。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東京「天空樹」 世界最高鐵塔

日本東京將在2011年12月誕生的世界第一高塔,正式命名為「Tokyo Sky Tree(東京天空樹)」,高610公尺,比333公尺高的東京鐵塔幾乎高出一倍。
建造新鐵塔的公司「東武財團」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宣佈公開徵求的新鐵塔名稱為「Tokyo Sky Tree」。宮杉欣也社長說,以「樹」來為新鐵塔命名,在世界上是個新嘗試,希望這個名稱能在未來50年、100年成為代表日本的新地標。
「東京天空樹」位於東京都墨田區,矗立於東京灣隅田川口,610公尺的高度,比現在世界最高的加拿大CN Tower 的553公尺還高57公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在蓋的摩天大樓「杜拜塔」,預定2008年底完成時將達818公尺高,將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
東京新鐵塔將在今年7月開工,工期預計為3年半年,初期的投資金額為600億日圓,開業前還要再花50億以上裝修,總金額將高達700億日圓(約台幣200億元)左右。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國樂團大變身 跨界殺出生路

國樂團「轉型」的手法可分為幾類,首先是包括音樂家演出的肢體、橋段、服裝等呈現的創意。
像是文化大學國樂系的學生放下國樂給人的優雅印象,拍起俠女、俠客風的宣傳照,還在國家音樂廳的觀眾席架起長達十排的伸展台,音樂家在上面走台步。團員不穿傳統唐裝、旗袍,取而代之的是結合古今的設計服裝。
國家國樂團二○○七年獲得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的「英雄.美人.花月夜」,則是將古曲演奏結合多媒體、說書人串場,音樂家上下台時還加上戲劇性的肢體動作。
台北市立國樂團獲得二○○八年台新藝術獎提名的「破曉」,是國樂團和劇場合作的成功案例。國樂演出還加入優人神鼓的表演,被賦予了「製作」、「表演」的思考。
而國家國樂團與傳統戲曲演員合作的《她們的美麗與哀愁》,透露出未來樂團可能與歌仔戲團、京劇團合力推出製作的野心。采風樂坊過去結合音樂、戲劇、舞蹈呈現的東方器樂劇場「十面埋伏」,也是同樣的企圖。
還有不少國樂團嘗試以「世界音樂」的新定位,來為自己找方向。像是台北市立國樂團在今年傳統藝術季,邀請蒙古馬頭琴、伊朗手鼓演奏家同台競技。采風樂坊的子團東方傳奇則採取將國樂流行化的作法,拿起中阮當電吉他來彈。而小巨人絲竹樂團近年也致力國樂器與西方管絃樂團的演出,試圖讓國樂獨奏家能有輸出國外的潛力。

來源:時報資訊

美館擬落腳三鶯 只供展不典藏

北縣身為第一大縣,自許文化大縣卻無美術館。文化局升格後積極規畫設置美術館,已選定三鶯新生地作為落腳處,除有意仿效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不收藏只供優質展場,設計規畫費也已列入行政院擴大內需方案,未來還將採國際工程標。
去年初才落成的日本國立新美術館,位在東京最「夯」的新都市更新區六本木內,建築外觀呈水藍色波浪狀建築,兩個倒錐形建物以特殊採光的玻璃帷幕設計。
文化局長李斌指出,美術館除有館設,還希望結合戶外雕塑藝術公園,預計投入10億元以國際標方式施作。該想法已初步獲縣長周錫瑋認同,待初步構想完成後將向縣長進行簡報,今年將先行進行的設計規畫招標,則已列入政院這次擴大內需方案,規畫費約1000萬元,硬體工程前該局則會推出假日藝術市集。
負責規畫整個三鶯新生地的城鄉局長張邦熙則說,三鶯新生地初步已規畫觀光飯店、陶藝展覽館等開發,但尚未接獲文化局提出設置美術館需求,惟美術館定位與該區文化觀光走向符合。
北縣很多年前就有設置美術館計畫,當時選在北海岸三芝,不了了之,這次決定在三鶯新生地「孵」館,是否順利成行仍有待觀察。

來源:時報資訊

國內外建築大師 貢寮PK (新北)

您聽過長城腳下的公社嗎?現在台灣版即將登場,有建商請來國內外二十位建築大師,要在台北縣貢寮鄉國家風景區內、進行住宅設計PK賽。房子還沒蓋好,卻已經成為台灣建築界的一大盛事。20位國內外建築大師把歷時8個月設計出來的未來屋,正式對外亮相,一年後,這些前衛建築都會出現在台北縣貢寮鄉。破天荒的建築集體創作,其實是建商砸下30億要打造的休閒住宅。結合日光、風動的生態美學未來城,連哈佛大學建築系系主任森俊子都來參加。也將在下半年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要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存在。
台灣首次舉辦的國際建築師集體創作「下代基因20(NEXT GENE20)國際建築博覽會」,將前進今年九月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這項計畫,在建商的支持下,邀請十組國際建築團隊及十組台灣建築事務所,在北縣澳底以「新世紀的住宅實驗場」為概念,設計一系列住宅。
由於這種「未來的住宅」的設計概念,正好呼應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大會主題「建築不只是房子」,雙年展總策展人貝斯基(Aaron Betsky)特別為這廿組住宅設計另闢「大會正式特展」專區,以「家不止於住宅」(Home Beyond House)為主題,參加九月十一日開幕的建築雙年展活動。
交大建築所教授劉育東表示,「下代基因20」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次由總策展人在主題館之外,另闢特展專區。屆時將展出這廿組住宅建築設計的模型、平面設計圖等內容。貝斯基也另邀請十位台灣建築研究所的學生,以「非建築」的元素,設計未來的住家藍圖,作品也會在這個特展當中展出。
貝斯基為這項集體體創作計畫展覽訂立「家,不止於住宅」的主題,他提到,住宅可以提供人們庇護的場所,也為每日生活的各種活動提供空間。「不過,住宅用盡了龐大的自然資源,反而將我們孤立在世界之外,人們轉而投向電腦和電視螢幕的懷抱,人際關係也被束縛了。」「在『下代基因20』的部分住宅,多少嘗試了有別於一般建築物的實驗性住宅,這些新住宅的典範,讓我們知道,建築能讓家不止於住宅。」
「下代基因20」由捷年開發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呂台年發起,邀請劉育東擔任計畫總主持。
基地位置在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佔地七十公頃,是塊依山面海的坡地。參與的國際建築團隊包括日本的隈研吾、平田晃久、森俊子、韓國的徐惠林、中國的張永和荷蘭的MVRD、義大利的IaN+、西班牙的曼尼斯(Fernando Menis)、德國的GRAFT、丹麥的JDS。台灣則包括龔書章、曾成德、姚仁喜、邱文傑、楊家凱、簡學義、黃聲遠、陳瑞憲、黃宏輝、劉育東等十位。

來源:民視新聞網,中時電子報

報復劈腿男 清大幫你 (新竹)

清大○八級畢聯會準備不一樣的畢業活動,除畢業生手做雕塑闢雕塑公園作永久紀念外,還有幫大學生實現夢想的圓夢計畫,學生在圓夢計畫影片中拍攝「綁架校長」、「報復劈腿男」及「女宿攻堅」等系列宣傳影片,吸引不少學弟妹上網瀏覽。
會長江承霖說,畢聯會網站上有一系列畢業相關活動,像是清華印象、圓夢計畫影片、雕塑公園及畢業團體照及個人照等影像檔,還有畢業活動八人九腳趣味活動紀錄,畢業舞會還會有十三台高級禮車,在各系所主任的帶領下,開到台積館開舞,大草坪安排千人排字大集合。
而最具創意的就是圓夢計畫,江承霖說,畢聯會成立圓夢計畫小組,可以幫大家圓夢,像有男生想追求女生,為給女朋友驚喜而拍攝的「女宿攻堅」,就很搞笑;「綁架校長」更好玩,還有報復劈腿男等宣傳影片,都是大家集思廣益構思劇情及拍攝的。

來源:自由時報

轉角遇見花園 (雲林)

走進斗南鎮埤麻里轉角即可遇見花園,更代表雲林縣參加全國清淨家園競賽。
許多傳統農村巷道閒置空間不是堆滿雜物,要不就是雜草叢生,甚至被傾倒垃圾,影響景觀、環境衛生,斗南鎮埤麻里長沈朝華去年率先在進入社區主要入口、道路進行綠美化,栽種向日葵、波斯菊等草花。
埤麻里社區環保志工比照辦理改造里內巷道,把閒置空地變成口袋公園,巷道轉角在不影響交通動線、視線的前提下,栽種各種草花盆栽,每個季節都有不同顏色的花朵可欣賞。
沈姓里民表示,現在走在社區巷道轉角就可遇到花園,尤其早晨外出運動,整天心情都跟著美好起來,社區變得更有活力、朝氣。沈朝華指出,社區環保志工現有七十多人,除固定每兩週的週六上午集體掃街,其他髒亂點、口袋公園、轉角花園,也都是不定時整理,盆花有的是社區民眾提供,有部分是由里辦公處向其他單位申請。

來源:自由時報

原民工藝家 陽具創作 (屏東)

崇拜男性雄風古今中外皆然,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特展中,工藝家賴合順、阿給努的作品中不約而同都有陽具創作。
賴合順、阿給努(漢名莊太吉)都是來義鄉資深工藝家,賴合順從五十一年開始從事木雕工作,二○○三年曾獲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工藝獎雕塑類第一名;阿給努則成立木雕創作坊,致力推動民俗技藝,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頒予工藝之家肯定。
二人對藝術都有獨到看法,前幾年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性學研究所邀請他們前往展覽,經過學術洗禮,又發現不少女性欣賞男性器官,還有人購買小型陽具雕刻收藏,二人的創作尺度就更加大膽開放。
「以前原住民木雕就是沒穿衣服」,賴合順的作品走傳統路線,早期原住民木雕都雕刻出性器官,他追尋前人的腳步一樣雕出人體之美,沒有絲毫扭捏避諱,這次他參展作品中還有一個超大陽具。阿給努的作品中有一個名為「幸趣」的木雕,也是直接雕出男性器官,他打趣說,由健康教育的角度來看,這代表男性的身體健康才會性致高昂,否則就打不起精神,國外也有許多類似作品,大家應該用更輕鬆的眼光來欣賞。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裸騎鐵馬 全球百餘城市舉行

今天是世界裸騎鐵馬日,全球有一百多個城市同步舉行,在南美的墨西哥,和北歐的丹麥荷蘭,都有民眾一絲不掛騎鐵馬上街,除了宣揚省油環保的好處外,也呼籲當局能提供單車族一個安全的騎車環境。墨西哥市八號聚集了兩百多人,一起慶祝世界裸騎鐵馬日,大膽一點就全身脫光光,背後還寫字,要大家多騎車少污染環境,保守一點的,可以穿個小短褲上路,一行人就這樣浩浩蕩蕩騎過熱鬧市區,除了宣揚騎鐵馬的好處,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要抗議墨西哥市的交通環境太混亂,騎鐵馬根本是玩命。歐洲丹麥以及荷蘭,也有民眾共襄盛舉,雖然氣候冷颼颼,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塗漆上顏料,以辦嘉年華會的心情歡喜上路,這是裸騎鐵馬世界日第三年舉辦。

來源:民視新聞網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村上春樹 普林斯頓榮譽博士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被譽為日本目前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村上春樹,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頒贈他榮譽文學博士的最高殊榮。普林斯頓大學認為,村上將日常生活的細節,以文學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描寫,精確掌握現代生活裡的孤獨、不確定性,因此決定頒發榮譽文學博士給這位作家。
村上春樹二○○六年起應夏威夷大學之邀,赴美擔任客座教授講授文學課程,目前他正在寫作一部新的長篇小說,他的最終目標,是想完成像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的《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這樣的作品。
這本新書他從二○○六年聖誕節就已執筆寫作,花了一年五個月,預計將會成為他最長的小說。村上表示,他從「宿命般的第一人稱小說,漸漸轉變為第三人稱」,顯示新書的敘事方式,將以第三人稱書寫。
村上也提到,新小說的背景是設定在充滿「混沌」(chaos)的後冷戰世界,企圖戳破眾人被特定主張、信仰或意識形態所框限,導致難以自拔的普遍現象。他想用文學的力量對抗這種「精神上的囚牢」,用好故事開闊人們的心胸。
明年就是村上出道卅年,日本文學史上也只有他的作品享有最高的世界知名度,被超過四十個國家的讀者閱讀。村上說,十七年前他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書店裡辦簽書會時,只來了小貓四、五隻,現在他替美國書迷簽書,動輒要花兩小時以上。村上表示,雖然開心,但是他也感到一頭霧水,不甚清楚美國人喜歡看他書的原因,還有這期間的轉變。
他最後表示,最讚的文學就是可被一讀再讀的書,而他的寫作目標就是:「以節奏明快的文章,書寫觸動人心的故事」。

來源:時報資訊

包公是多情種 還當過外交官

中國歷史上被譽為最有司法官與地方父母官風範的,首推包青天。包拯最有名的為官地點是在「河南開封府」,事實上包拯的故鄉在安徽合肥,當地還留有包拯墓、包公祠與包河。到了合肥才知道,包青天的鐵面無私下竟然是個多情種,他不只有妻有妾、有子有女,還曾當過最講究人際關係的外交官。
包拯出生於西元999年,祖先多代為官,從小也受聖賢教育,但考運似乎不太好,直到29歲才中進士。也不知包拯是孝順還是拿翹,總之他當沒多久的建昌知縣與天長知縣後就不想再當官,直接告假回鄉侍奉父母,這一回鄉就是10年,前7年照顧父母、後3年守墓,直到39歲才又復出官場。
復出之後,包拯陸續做過端州知縣、大理寺臣(相當於高等法院法官)、殿中臣、監察御史等官職,47歲那年還被派去當祝賀契丹過新年的「正旦使」,也就是扮演兩國交好的外交官角色;傳說要見到包拯一個笑容,要比等到黃河水變清澈還困難,但當時的宋朝皇帝卻這麼大膽派個臭臉傢伙去外交,不知是想用包拯的臭臉去嚇當時勢力正強大的契丹國,還是因為當時的包拯是個笑臉迎人的好好先生。
外交官之後,又當過戶部判官、陜西河北等負責監督糧食運送的轉運使、也待過兵部、刑部、工部等單位的員外郎與郎中,直到58歲才到開封府當知縣,兼任龍圖閣大學士(相當於皇帝秘書)。包拯在開封府當官沒兩年,又到三司使跟樞密院為官,擔任相當於現今財政部與國防部次長的職務,直到63歲才退休回到合肥,並於64歲去世,去世後被封贈為「禮部尚書」,地位相當於現今的內政兼教育部長。
開封是當時宋朝的首都,包拯當時的角色相當於現今的台北市長兼台北地方法院院長。許多包拯的經典名案,像狸貓換太子、烏盆記、陳世美、打龍袍、彈國丈等,統統發生在開封,甚至還傳說包公除了不畏權勢,甚至還能日審陽間、夜審陰間。
連續劇裡的歷史名案,還有七俠五義與展昭等,包公祠的解說員說「都是唬爛的」。許多包青天經典名案,在正史中根本沒有記載,或是案件主角其實是明朝人或清朝人,很多案件的歷史背景都牛頭不對馬嘴,應該大部分都是後代小說家的杜撰故事。
正史記載中確實包公相當清廉,也很受皇上器重,當他告老還鄉時,宋仁宗還主動要把約現今合肥市1/2土地送給他,但包公拒絕了。包公說,只要給我護城河邊的一小段泥巴地,讓後代可以捕捕魚、種種蓮藕就夠了。而這條包公唯一收下、面積不到100坪的河邊小泥巴地,就是現今位於合肥市內「包河」旁的河堤地。
最有趣的是,這條包河裡出產的鯽魚,比其他水域中所產的鯽魚都要更黑,魚背鰭黑到會發亮,被人說是象徵包公的「黑鐵面」,而包河邊包公留給子孫土地裡出產的蓮藕,切開後不會藕斷絲連,而是齊齊斷掉,大家嘖嘖稱奇,說這就象徵包公的鐵面無私(絲),而運用包河鯽魚與蓮藕做成的「包公酥魚」,成了合肥的名菜。只不過,這塊土地應該也不屬於包家後代了,變成是全中國人民的土地。
包拯的人品地位太高了,高到大家都很願意幫包公隱藏一些事。例如包公娶過老婆,而且傳說有3個,還有一個小妾,這小妾也還幫他生了個兒子叫「包授」。

來源:今日新聞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雄黃避邪 艾草保平安?

古人流傳,端午節這天,為了避邪驅蟲保平安,要喝雄黃酒,還要在家門前掛上艾草。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林茂賢說著《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化成人形,法海和尚要許仙在端午節那天,讓白蛇喝雄黃酒,果然喝了之後就現出原形。」《白蛇傳》裡讓雄黃能驅邪的傳說流傳下來,也有人在家門前掛上艾草來驅邪保平安,這是源自唐朝末年黃巢之亂的民間故事,當時黃巢碰上一名帶著兩個小孩逃亡的婦人,特地網開一面。林茂賢說,「(黃巢說)妳只要在你們家門口插上菖蒲艾草,那我的軍隊攻入鄧州城時,我就不會屠殺你們這個家,黃巢的部隊殺入鄧州城時,看到家家戶戶全部都掛滿了菖蒲艾草,不能殺了。」
據說黃巢攻城當天,正好是5月初5端午節,流傳下來,家家戶戶每到端午,就會在家門前懸掛艾草。如果是要驅蟲,艾草還真有這個功效。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陳必誠指出,「我們把它採下來,稍微揉一下,然後一聞,它有特殊的香味,基本上某些蟲類怕這個味道。」
還有中醫針灸,有時會在上頭插上艾絨,點火用在治療上,這艾絨就是艾草做成的。至於雄黃,灑在屋子轉角處,同樣有驅蟲的效果,不過雄黃酒可不能隨便飲用。
陳必誠指出,「研磨(雄黃)時不能太快,要慢慢地磨,因為不能產生熱,如果產生熱時,會產生砒霜(成分),或者說要加在酒裡頭,也不能加熱,要涼的酒。」

來源:今日新聞

「九降風」取景 (新竹)

新竹取景拍攝的電影《九降風》,日前於新竹及台北舉辦首映會,片中高中生的青春情懷,讓許多人都感動的說:「這部電影就好像是為我而拍的!」取景地點「竹東高中」的老師卻感受大不同,因為片中不僅有學生在校園天台上抽菸、頂撞教官、還有人半夜偷跑進學校裸泳,讓老師擔心影響校譽!
導演林書宇表示,《九降風》的故事是結合他多位高中朋友的縮影,由鳳小岳飾演的鄭希彥也真有其人,還特地從美國飛回來看片。不過真實人物是新竹實驗中學學生,電影去「竹東高中」取景全因校園太優美,希望觀眾不至於對竹東高中產生誤會,壞了該校師生情義相挺拍攝工作的美意。

來源:時報資訊

德國性幻想小說 全球發燒

德國女作家兼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夏洛特.羅奇(Charlotte Roche)的小說「溼地」(Wetlands),對性幻想有驚世駭俗的大膽描述,上市以來已狂銷逾六十八萬冊,不僅在德國暢銷,也是唯一榮登亞馬遜網路書店全球暢銷書榜首的德文書。
三十歲的羅奇主持「小羅會客室」晚間談話節目,來賓包括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和女歌手凱莉.米洛等名人,她因擅長向女來賓打探性幻想而成為超人氣電視主持人。
她的小說「溼地」主題也離不開性愛,可稱為性幻想小說。她透過小說女主角、十八歲的海倫.曼梅爾的自述,得意洋洋地剖析她的性生活和個人梳洗衛生習慣,把過去不可說的秘密,變成全德國公開討論的話題。
有不少評論家把這本小說當做作者的自傳。羅奇自視為女權主義者,她說這本小說是發自內心的吶喊,反對脫蠟除毛、刮毛和灌腸等對女性的壓迫。小說出版後,她已成為許多女性的偶像。
《溼地》的主人翁是18歲少女海倫,書中大膽描繪性幻想、自慰、肛交和個人衛生習慣等情色內容。支持者讚譽該書重塑德國女人形象,乃新女權運動的佳作,但厭惡者卻嗤之以鼻,痛斥少女主角的私人衛生習慣。
儘管德國出現第一位女總理梅克爾,但傳統社會仍認為女人仍應以家庭為重。去年一名德國電視主持人在節目上公開呼籲政府應師法納粹政策,鼓勵德國婦女增產報國,曾引起不小話題風暴。據統計,德國雖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但男女薪資所得差距卻與斯洛伐克一樣,同列「歐洲聯盟」27個會員國最後一名。
《溼地》大受德國年輕女性歡迎,倒也不讓人太感意外。或受鼓舞,最近又有兩本以年輕女性為主角的新書《新德國女孩》(New German Girls)、《我們是阿爾發女孩》(We Alpha-Girls),在德國造成旋風。
德國饒舌女歌手Lady Bitch Ray最近跳出來指控羅奇剽竊她的形象,「我就是書中那個人!」英國出生、德國長大的羅奇戲謔地說,德國人常有過度分析的毛病,也習慣被人指控,「有時,有趣、骯髒的小說,就只是有趣、骯髒的小說,但這一本書並不是。」
30歲的羅奇自我定位為女性主義者,她形容《溼地》是「心之呼喊」(cri de coeur),藉以對抗這個透過上臘、刮腿毛、陰道灌洗和其他壓迫方式,強制消毒女人的世界。對於外界批評不衛生,有一個小女兒的她解釋說:「它並非政治意義上的女性主義,而是身體的女性主義,身體氣味不好,令人感到焦慮、壓力或恐懼,但對我而言,這全然是一種女性主義者行為,可幫助身體建立自信。」「結合情色與女性主義已是老招數,早在1970年代便已是《花花公子》雜誌最鍾愛的行銷手法。」德國知名女性主義兼雜誌發行人艾莉絲說:「如今我們又經歷另一次大復活。」
德國女作家柯爾布分析,今日女性主義者追求的理念雖與70年代相去不遠,卻更追求身體美麗極致、尤其是整形手術。性解放和性自覺運動已在大西洋兩岸生根,這也難怪,電影《慾望城市》在美國和德國甫上映,便輕易勝過《印第安那瓊斯第四集》。
但有人說,《溼地》略有不同,有關解剖學和糞便學的內容,甚至比情色還多。羅奇解釋說,她撰寫這些場景是想營造覺醒的概念,而這本書的情感核心,是年輕女孩經歷家庭創痛的悲傷故事。
24歲的女大學生柏格梅思特說:「《慾望城市》只會談性,但《溼地》卻談到更多的個人衛生,或更確切的說,人們所謂的不衛生,這可是全新的。」「它談論性的方式從未在女性雜誌上看過,卻是日常生活會遭遇的,」28歲的精神科醫師希薇亞分析說:「書中性與身體的主題,常令人難以啟齒,但若能討論一下,也不算什麼壞事。」

來源:聯合新聞網,時報資訊

台南縣市公共景觀 (台南)

由高雄民間社團自發性舉辦的「建築園冶獎」,規模擴大,除了民間建築業參予熱烈外,台南以南的五個縣市政府,也都有公共景觀獲得園冶獎肯定,第一次參加的台南縣政府拿下四座獎,而台南市政府則獲得五座獎。原本老舊的公園和體育場,被台南縣政府改造成兼具景觀生態和休憩功能的綠都心,可以戲水可以消暑,太陽能的設備更省下不少電費,其他包括黑面琵鷺的保育中心、天文教育園區的天文觀測區,甚至麻豆國小的老舊校舍改建工程,也都獲得肯定。台南市已經有四年參賽經驗,今年讓人眼睛一亮的是古蹟的活化,原本被人遺忘或者不敢接近的空間,經過改造,不論是像忠義國小,將小學和古蹟文化結合在一起、或者是像武德殿,藉著修復還達到延續歷史的意義,讓歷史、人文和都市的脈動緊密結合。

來源:民視新聞網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漸凍人用眼球作畫 辦成果展

以色列有名年過七十的漸凍人,病情已經惡化到全身癱瘓,但他利用唯一還能動的眼球操作電腦,不但可以寫書作曲,還能畫畫。耶路撒冷這家畫廊牆上掛的三十多幅畫作描述的都是聖經故事,超現實的表現方法十分創新。走進畫家的工作室,七十一歲的馬拉梅柯恩無法開口招呼記者,只能在電腦螢幕上打出幸會幾個字,他是漸凍人,十四年前被診斷出得病,在得知將來會逐漸癱瘓後,馬拉梅柯恩第一個反應是把握時間,趁著還能動趕緊學習特殊程式,訓練自己將眼睛當作滑鼠。馬拉梅柯恩可以熟練地透過電腦與外界溝通,他現在得靠人工呼吸器和餵食管,但創作力卻是一天比一天旺盛,他說他展出的畫作中,每一幅都可以看到眼睛,因為這是他與外界唯一的溝通管道。

來源:民視新聞網

服飾館環保花心思 (新北)

台北市文化局和環保再生創意協會合作,透過創意巧思將塑膠袋、紙盒、包等資源回收物品重新包裝成美麗的花束飾品,將垃圾賦予實用新生命,一系列產品在萬華的服飾文化館展出,並有DIY創作區,讓民眾體驗動手創意的樂趣。
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沒有比垃圾變黃金更棒的事,現在全世界最重視的就是環保再生節能和文化創意產業。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網路新鮮報藝術家陪你樂活

每天緊盯電腦螢幕,你有沒有發現,iGoogle首頁上的圖案會隨三餐時間的不同,而產生變化呢?舉個例子,巴士站牌的首頁圖案,從早上等bus的人群、到午後雷陣雨時,一把一把如花的傘撐起、再到晚餐時間,夜深人靜,人煙散去的巴士站,月光下,只剩下微黃色的詩意幽然漂流……
近幾年,歐美炫風掀起「藝術治療」,在iGoogle號召下,包括成龍、幾米、PPAPER和葉錦添、手塚治虫、Alice Mak、Carrie Chau、Anne Geddes、酷玩樂團、D&G、Oscar de la Renta等全球70位國際藝術家齊聚一堂,一起來為你的電腦首頁裝扮出煥然一新的「好心情」!
「藝術治療」是透過繪畫、塑造、書寫或遊戲等媒材,把個人日常生活中未表達出來的內心情感,向外呈現,並緩和當事人情緒上的衝突或困擾。
以設計雜誌Ppaper創下國內設計類雜誌銷售量第一名、首席設計師余凌兒介紹她設計「心情氣象台」的創意來源時表示:「陽光予開朗、陰天予思考,天氣不斷轉換,我們的心情也陰晴不定,而如果想要扭轉陰晴不定的心情,或許可以靠iGoogle的視覺轉變!」
童話心靈創作家幾米,闡述他為iGoogle主題所設計的概念:以自然童趣的「藍石頭」表達一個不斷分裂,再製為各式各樣的物品,跨越高山、城市、鄉村及海洋,只想回到它森林的家中的石頭,最後變成肉眼看不見的細砂,隨著夏風終於回到家...
幾米表示,「藍石頭」的3種變化,一如網路世界的虛擬,無法以肉眼所見的具體形象,卻能將影響力廣遍世界各地,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的共鳴。
體驗幾米的iGoogle主題首頁變化~www.google.com.tw/help/ig/art/gallery.html

來源:今日新聞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快訊轟炸 年輕人新聞疲勞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很多18到34歲的年輕人因被大量標題新聞和簡訊轟炸,無法及時接觸深度報導而患上新聞疲勞。
美聯社報導,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人種學研究公司2007年對美國、英國和印度6個大城市的多名18到34歲的男女進行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與年齡較長的人喜歡從報紙和電視上獲取新聞不同,年輕人更喜歡透過網路獲取新聞。這類新聞最開始往往以標題快訊的形式出現,之後以簡短新聞形式不斷更新,最後才按不同媒體所需匯總成具備細節、體裁各異的新聞故事。
年輕人渴望獲取對某一新聞事件及時的深度報導,但他們在瀏覽新聞網站時往往被快訊和簡訊形成的訊息淹沒,很難如願。研究人員建議,新聞工作者應努力使讀者更容易獲取深度新聞報導,避免突發新聞的重複更新。

來源:中廣新聞網

喝酒嗑藥「海灘周」

每年入夏時分,全美國有上百萬高中生畢業,很大一部份會湧入全美各海灘勝地狂歡一個星期,這就是「海灘周」(Beach Week),是每個美國高中生的歡樂時光,卻是很多父母的噩夢。
去歡度海灘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能平安回家,但總有少數會因喝酒或嗑藥導致身體不適,也有人遭到逮捕,甚至失去原本爭取到的大學獎學金,數據顯示,近年來在海灘周被捕的學生越來越多,也更讓父母憂心。
一般美國高中生畢業大概是18歲,在此之前他們是未成年人,做什麼事都需要父母監護,連購買酒類都要出示身分證明,但滿18歲之後,他們在法律上算是成年人,開始要做成年人的決定,但很多高中畢業生還很不成熟,而海灘周很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在沒有父母監護的情況下出外度假,也難怪很容易出問題。
第一個要克服的誘惑莫過於酒精和毒品。高中期間,年輕人在家和在校都要接受監督,沒有機會接觸酒精和毒品,但是在海灘周期間,為了追求刺激,加上同儕激勵,往往大量喝酒和嗑藥。
每年從5月至6月,美國高三學生喝酒或使用毒品的比率至少為33%至45%;這段期間有三件大事;畢業舞會(prom)、畢業典禮(graduation)和海灘周,經常處於精神亢奮的狀態。
一些心存不軌的歹徒也會出沒各海灘勝地,企圖把高中畢業生-特別是女生-當作性獵物,而下手的對象,往往因喝酒或嗑藥而神智不清,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慘遭毒手。這種悲劇數不勝數,但很多被害人選擇不報案。
酒精和毒品往往使這些年輕人的行為失控,包括隨便與人發生性關係,後果之一則是懷孕。根據統計,高中畢業女生在海灘周期間懷孕的比率偏高。這些女生可能必須墮胎,留下終身遺憾的回憶。
高中畢業生的幼稚心態也可能造成悲劇,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庇蔭下,養成目空一切和唯我獨尊的心態,以為自己是不死之身,喝酒之後,有些年輕人會爬到旅館陽台外面,從高處跳到下面的游泳池。聽起來瘋狂,但每年發生多起,很容易發生致命意外。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越來越多父母要求子女在歡度海灘周之前簽下自律公約,包括不使用藥物或酒精,使用也不過量;隨時和朋友在一起,避免單獨行動;避免發生性關係,萬一發生性行為,一定使用保險套或其他保護措施。
警方則呼籲,父母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例如住在子女住宿的旅館附近。度假勝地瑞荷波灘的警察局長班克斯說,有些父母本身的行為就不像話,例如有位父親曾對他承認,他兒子喝的啤酒是他幫他買的,這種父親算得上負責嗎?
一位母親則表示,她希望有更多父母不讓子女去海灘周。「我覺得這是把孩子慣壞了,他們不是從戰場歸來,只是從高中畢業,畢業固然應該獎賞,但還不至於要花1000美元送他們去海灘,成天喝酒和做一些不三不四的勾當」。

來源:中時電子報

雲門流浪者計畫 灌溉年輕夢想

日本有修習計畫,學生可以在課業之餘,計畫一趟想完成的旅行。台灣雖然未成氣候,但是雲門舞集所主辦的「流浪者計畫」已進入第五屆,四屆以來甄選三十二名年輕藝文創作者,深入亞洲進行兩個月的自助旅行,雖然每個人的路程與經歷不同,但他們都勇於面對自我,繼續追索下一個旅程。
八位滿載而歸的流浪者透過影音圖像,分享自己的故事,寫下歷屆流浪行程最遠紀錄的張子午,為一圓國中時單純的夢想,踏上教科書讀過的地方。陳俊豪赴越南學習曾為藝妓曲藝的「籌歌」。先天手腳均只有兩指的易君珊,國中畢業後赴美生活並修得藝術治療碩士學位,以台灣做為流浪起點,重新認識這塊曾在她記憶中帶來隱痛的出生地,拜訪在肢體上同樣有殘缺的朋友。
台藝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生楊士毅,造訪陝北剪紙原鄉,並將過程繪入一幅幅充滿情感與想像力的插畫中。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生游昌樺前往新疆北京,偶然拍攝邊防軍旅生活,卻被誤以為是情報人員,虛驚一場。「專業組」媒體人盧健英一路從麗江、香格里拉等西南邊陲,游移到北京等大都市,發現旅遊已成為中國人的生活需求之一,過去在旅遊勝地「台胞」極易被識別,但這回她卻發現大家都是「觀光客」。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Yahoo輸入法反應熱烈

Yahoo!奇摩所推出的「Yahoo!奇摩輸入法」,最大的特色是,結合網站日積月累的大量搜尋詞彙資料庫,並定期更新最常用的搜尋詞彙,能讓使用者以注音輸入時,大幅提高自動選字的準確度,網友反應非常熱烈,最高達到單日20萬人次的下載量。這個輸入法的使用模式與「自然注音輸入法」有些像,但選字的精準度更高,附加功能更多,又是完全免費,立即對自然注音形成強烈的威脅。Yahoo!奇摩強調,雖然與自然輸入法的部分功能類似,但完全是Yahoo!奇摩的團隊自行開發,不會有侵權的問題。Yahoo!奇摩公關經理許卉妃:『不會有侵權的問題,例如微軟新注音與自然輸入法等輸入方式,它們呈現的功能是一樣,可是背後都是各自開發的機制,我們Yahoo!奇摩輸入法也是一樣的,我們所有呈現出來的樣子與其它輸入法可能很像,可是背後的機制都是自己開發的。』
網友評價最高的還是自動選字的功能,輸入法還提供「注音文校正」的功能,一旦勾選該項功能,輸入法就會以正確的國字取代我「ㄉ」、ㄏㄏ等非正式用字的注音文。

來源:中廣新聞網

百件古蹟修復文物展 (新北)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在北縣藝文中心藝文館展出「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學成果展」,共計展出作品近一百件,每件作品都有故事意涵,色彩艷麗。
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維護學系是國內目前唯一古蹟修復科系,針對包含木雕.石雕.剪黏.交趾.彩繪等紀錄文獻作深刻研究,在田野調查部份,為豐富台灣工藝特質紀錄,開設田野調查及資料編輯課程,將台灣傳統工藝透過學制正規教育機制,為傳統建築裝飾藝術培育更多人才。
這次展示作品,有架構材木雕、彩繪、交趾、剪黏四項技藝,以原寸製作展示。木雕作品則依木構件表現完成獅、象、麒麟座斗、飛鳳、鰲魚雀替、人物等作品展出,學生除展示木雕學習成果外,並輔以彩繪及貼金箔技法。

來源:中廣新聞網

青少年讀詩 端午打擂台 (花蓮)

花蓮縣文化局迎接端午節及充滿詩情畫意的詩人節,舉辦「2008端午松園詩歌月」系列,由「讀霸花蓮─青少年讀詩擂台賽」率先打頭陣,參賽的青少年學生個個盛裝出席,藉讀詩展現詩詞藝文的涵養。
讀詩擂台賽共有28位國中高中生參加,女生遠多於男生,陪同的家長比參賽者還多,在場外頻頻探頭觀看,比孩子還要緊張。比賽讓參賽者就詩作中,預先挑選1首古典詩及2首現代詩,現場讀詩,將其對詩作的情感和內涵從讀詩中展現。
比賽共評選出松園銀聲獎五名得主,優勝者各獲頒發獎狀乙紙及獎金1000元鼓勵。後續還有夏艷賦情:你寫情詩打動我,我唸情詩打動她他」等單元,希望藉活動喚起學子和民眾對詩詞的喜愛與熱情。

來源:時報資訊

北京798 藝術重鎮銅臭瀰漫

最近,北京流傳一個笑話,「北京的畫廊比作品貼在畫廊牆上的藝術家還要多」,逛逛北京七九八藝術區,就能證實這個說法。大批外資進入,使得這個曾是藝術家的創作天堂,瀰漫濃烈的商業氣息。
「紅T畫廊」老闆譚仙,二○○五年在「七九八」藝術區開業,租期未到,今春卻被迫提前關門,因為房東要趕在八月奧運前,在畫廊所在地闢建六層樓高的停車場,因應大批遊客湧入。除了奧運,大規模商業化把藝術創作逼上絕路。譚仙說,幾年前這裡主要是藝術家,僅有幾家畫廊,如今充斥著渴望找錢的大牌畫廊和藝術家,藝術已經變質。
在「七九八」作畫達六年的傅雷(音),因不堪大量遊客的攪擾,最近黯然離開他的油畫創作藝術工作室。他說,「旅遊巴士每天都會來到這裡,好像這裡是紫禁城似的」。同時,他的房租翻漲三倍。他的大多數藝術家朋友,因付不起在「798」藝術區的生活費,只好撤離,把它留給商業領袖和資金充足的畫廊。
四十八歲的傅雷說,這裡變得非常俗氣,只有富人呆在這裡,「第一批到這裡的藝術家基本已經離開。我們已經不可能在這裡生活。新來的人追求的是時髦和商業機會,而不是藝術。」不過,世界知名畫廊都看上「七九八」這塊風水寶地,認為這裡蘊藏巨大的商業利益。
有中國「玩世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之稱的岳敏君,去年以「六四」事件為題材的油畫《處決》,在倫敦拍賣會以二百九十萬英鎊成交,創下中國當代畫家作品的最高拍賣價格。五年前,岳的作品不過售價一萬美元,印證畫廊確有「慧眼」。大陸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則認為,高價作品雖令人稱羨,但也帶來負面影響。「我們目前處於最差的文化創作時期。」
「七九八」的快速變遷,讓藝術家感到無奈。幾年前,這裡像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紐約的蘇活區,古怪、大膽、前衛、後工業化。歷經卅年,紐約的蘇活區才被小商店和漂亮的餐館占領,「七九八」撐不過五年就完全走樣。畫廊越來越多,值得看的展覽卻少,盡管中、外收藏家如潮水湧入畫廊,希望短時間淘到破紀錄的拍賣作品,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藝術家能夠達到國際展覽的水準。

來源:中時電子報

吳晟有聲詩 (彰化)

吳晟的詩作〈甜蜜的負荷〉,流傳甚廣。
在家園旁邊植種著樹,跟土地長久生活,讓吳晟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也成就其鄉土文學詩人的地位。風和日麗唱片更為他製作《吳晟詩.誦》與《吳晟詩.歌》兩張專輯。《吳晟詩.誦》由吳晟親自朗誦,搭配兒子吳志寧與朋友們一起完成的配樂,讓讀者更能領略詩行裡的情感。《吳晟詩.歌》則是邀集多位創作歌手以吳晟的詩為詞,譜寫成歌。包括胡德夫、林生祥、濁水溪公社、陳珊妮、黃小楨、張懸、吳志寧(929樂團)與黃玠,並將羅大佑八○年代的驚世之作〈序說──吾鄉印象〉重新收錄其中。
吳晟說,這些歌手自己選擇喜歡的作品來譜寫,各自發揮特色,「我自己聽專輯,聽見很多元的感覺,這很難得。」吳晟上個月到高雄醫學院演講,有個老師跟他說,某位學生心情低落到幾乎崩潰,聽見張懸寫的〈我不和你談論〉這首歌,慢慢就紓解了,現在可以開朗地面對生命。「我的詩透過好的歌手,發揮更多感染力,更能撫慰人心,我自己很欣慰。」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黃春明研討會 (嘉義)

「黃春明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立中正大學登場。中正大學舉辦多場與黃春明作品有關的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與會。中正校園還有黃春明在嘉義首次演出的「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
成長於白色恐怖年代的黃春明,中學時期,王老師曾送他二本短篇小說集、鼓勵他寫作,閱讀讓他走出自憐的童年;報社編輯對他投稿的包容,也讓他在創作之路繼續走下去,獲得肯定。
黃春明回憶說,兒時常趁著戲院散場前溜進去「拾戲尾」,讓他的作品都有不錯的結尾,學生時期太有己見,常因鬧事而換學校,但他仍不放棄認為對的主張。
黃春明認為歷史的錯誤或時下社會的價值錯亂,他雖無力改變,卻相信可以改變兒童的未來,他創立「黃大魚劇團」,希望能創造一個人人都如魚兒般自在優遊的社會。
中正大學台文所所長江寶釵表示,黃春明支持兒童劇演出的意志,令她感動,這次研討會配合款,透過舉辦黃春明主題書、影展及義賣活動,所得將全數捐給劇團。
江寶釵指出,黃春明寫詩、散文、小說、雜文、戲劇,是廣告公司經理人、也當導演拍記錄片,最大的特色是,他永遠與弱勢站在一起,關懷老人、小孩、女人、工人、農人及社會邊緣人,從前期到後期的創作,都是他對被社會遺忘的人們,如何奮發向上的關懷。

來源:自由時報

用刀寫歷史 (嘉義)

「記者用筆寫歷史,我則是用雕刻寫歷史」,去年11月有關民國44及45年東石型厝村海難的報導,啟發了在地雕刻家高基培的創作心靈,雕刻了一件關於這個災難性歷史的木雕作品。
高基培的大舅正是這件海難的倖存者,年幼時他就曾聽大舅講述其經歷,這段悲劇經報導後又更加強他創作的意念,欲透過雕刻刀,將故鄉事細細刻劃下來。
高基培是東石漁村囝仔,所見所聞都跟「討海」有關,他的大舅蔡鼎力更是型厝村海難的見證人,高基培對這個事件有著特別感受,花了約兩個月,用雕刻刀在台灣白檜木上,記錄這件「50年未完的故事」。
這件浮雕作品長180公分、寬55公分、高6公分,中央有兩艘船桅伏倒、船身受損的大竹筏,四周佈滿駭人的大浪,3個漁民神色驚恐,被浪頭捲入水中。右下角的漁民慌亂中僥倖抓到一條纜繩,綁在身上,逃過被大海吞噬的命運,高基培說那就是他的大舅,海難發生時是精壯的海國男兒,現在已是80多歲的老翁了。
型厝村海難中使用的竹筏,目前已不可考,高基培也沒見過,於是依據報導的照片,做為創作時的參考。
高基培國中畢業後就負笈雲林北港拜師學藝,接受傳統雕刻匠師訓練,曾獲兩屆雲林文化獎,目前每週固定3天在雲林監獄教授受刑人雕刻,其餘時間在東石持續創作。
7月1日在朴子梅嶺美術館,高基培將與雲監受刑人舉行師生聯展。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