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全球中文熱 上網也能學中文

學習中文已在全球成為熱潮,看好市場需求,國內有業者推出全球第一個線上中文學習平台,讓外籍人士在家中不用出門,就可以與專業中文老師對談,練習中文。
全世界目前有36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預估到了2010年將上看1億,資策會估計,全球華語文市場在未來五年內,會有兩兆台幣的商機。國內有業者推出全球第一個線上中文學習平台(明言網TutorMing), 讓全球想要學中文的人,只要上網就能學中文。麥奇數位董事長楊正大:『它是利用一個視訊平台來上課,在螢幕上有一個老師的面孔,還有一個電子白版,上面有電子教材,老師可以透過平台進行教學,等於在家中就有遠在台灣、大陸的中文老師教你中文。』
使用線上學習平台時,系統會先對使用者進行中文能力測驗,再設計出符合程度的專屬課程,學生可與老師進行真人對談,學習後也可線上測驗成果。在台灣就業的俄羅斯人謝爾蓋表示,這個線上學習平台最大的好處,就是可讓使用者自由安排上課時間。謝爾蓋:『雖然我在台灣,可是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中文補習班,但用這個線上平台隨時可上課,下班之後,很晚了,在家裡舒舒服服的準備一些點心,也可以上課,與老師練習中文。』
目前這個中文平台提供英文、日文、韓文三種學習介面,每堂課程的費用美金12元至17元不等。

來源:中廣新聞網

孫越 現最關心生命教育

「永遠的孫叔叔」孫越自十九歲踏入演藝圈,明年就滿一甲子,放眼當今影視界,似乎無人能出其右。不過孫越不以此為傲,去年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他說,現在最想做的是幫助一些不太在意生命的人,對自己的生命多一些了解。
孫越表示,人的想法不斷在改變,任何人從事某種行業時,內心深處總有一些很想做的事。1983年,他以虞戡平導演的「搭錯車」拿下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後,演藝事業達到巔峰,卻選擇在此刻宣布永遠奉獻擔任義工,並規定自己一年中有八個必須從事社會慈善工作。
六年後,他看時機成熟,告訴家人他不賺錢了,要全力投入公益,獲得家人支持。孫越說,十九年了,他的夢想實現了,昨天到監獄、今天到宇宙光,明天演講,每一天他都好喜樂、平安!
向來關注生命關懷和死亡教育的孫越,去年親歷了一場「死亡之旅」。因為基督信仰帶給他的盼望,孫越坦承,當醫師宣布他罹患肺腺癌時,一般病人所表現的不接受、憤怒、哭喊「為什麼是我」、軟弱等行為,他完全沒有。
孫越回憶開刀前一晚說,他拿起錄音筆錄了一段話給兒孫:「明天早上就要開刀,手術一定有風險,也許不太順利,也許很順利,但要記得2006年我們一起在美麗華摩天輪下開會的決定,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公公不在了,我們會紀念。」
孫越表示,這就是一種生命教育,不要避諱談「死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孫越去年罹癌前後和大好工作室好友王念慈合作拍攝的「銀髮熟年─孫越和他的老朋友們」,五月三日起在GOOD TV重新推出,孫越表示,有些老人看了這節目,才知道怎麼過生活,年輕人也要看這節目,才不會對老年生活恐懼。他也希望這個節目可以讓恐懼死亡議題的華人,一起來正視家中的爺爺奶奶。
孫越早在四十一歲就開始準備自己的老年。他笑說,那時還在演反派角色,有一天突然看到一位老人從眼前走過,當下他意識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並且,快樂的老人不一定都很有錢,也不一定有健康,這是一個學問,老人要快樂,跟和自己的關係好不好、和家人好不好、和外面遇到的人能否好好相處有關。
他說,當時走在路上,除了美女,也會注意一下老人,朋友都笑他是怪胎。
面對死亡,孫越表示:「如果我怕的話,就不叫孫越了。」現年七十九歲的他透露,過七十歲生日,他把兒子女兒叫來簽了三份文件: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一切似乎都做好準備的他,真的已對「死亡」坦然無懼,他還對去年罹癌下了註解說,如果上帝讓他提早知道癌症,一定有祂自己的旨意。被問到現在有沒有什麼想做卻沒做的事?孫越說,沒有,但有不想做卻一定要做的,就是「等死」。所以他要盡力去做正在做的事。

來源:中央社

新聞自由評比 台灣東亞奪冠

中央社發自紐約的報導指出,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表「2008年世界各國新聞自由度調查報告」,台灣的媒體環境被評鑑是東亞地區最自由的,因為台灣堅守司法獨立、經濟自由及高度競爭的媒體市場。
報告指出,台灣的媒體具有衝勁且充滿活力,經常對政府的政策及官員有批評。在台灣,很少發生對新聞工作人員的暴力行為,本地及外國媒體工作人員都能自由採訪新聞。
自由之家的評比分數由1到100,評比分數愈低代表自由度愈高。三個評分的項目是─媒體運作的法治環境、政治對於採訪及取得資訊的干擾、新聞內容及傳播方式受經濟因素的影響程度。
被評比的國家如果三項評鑑總分介於0分至30分即屬於「自由國家」、介於31分至60分屬於「部份自由」國家、介於61分與100分則屬於「不自由」國家。台灣的三項評鑑總分是20分。
今年被評比的195個國家及地區當中,被列為「自由」的有72個,佔37%;「部份自由」有59個,佔30%;「不自由」有64個,佔33%。
西歐地區的新聞自由領先全球,25個西歐國家中,有24個屬於「自由」國家,只有土耳其屬於「部份自由」國家。中東及北非地區的「不自由」比例最高,19個國家當中,15個屬於「不自由」、三個「部份自由」,僅有以色列以28分被列入「自由」國家。
亞太地區的40個被評比的國家當中,16個國家屬於「自由」國家、10個屬於「部份自由」、14個「不自由」。北韓以98分、緬甸以97分被評比是全球新聞自由倒數第一及第二的國家。
中國的評分是84分,也屬於「不自由」國家,新聞自由在全球排名第181名。

來源:聯合新聞網

葉石濤全集 猶如台灣文學史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葉石濤為台灣文學導師,一輩子精力投注於文學創作,迄今猶有作品發表,著作全集總計600萬字於今面市。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學台灣基金會、高市文化局及文學界朋友為他舉辦新書發表會,同時為台灣文學國寶祈求平安。
葉石濤的文學成就,正如一部台灣現代文學發展史,擅長小說、隨筆與評論,並有詩歌創作,出版過20幾本小說、20幾本翻譯、電視劇本等。本次全集主要收錄與文學相關的創作,包括小說卷5冊、隨筆7冊、評論7冊、資料卷1冊總計約600萬字。
葉石濤一生波折,為了生活,亦曾翻譯推理小說、生活小品、股市金融書籍以及松永正義評論文字等。畢生寫作心血結晶《葉石濤全集》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與高市文化局及出版團隊文學台灣基金會攜手努力下,歷經3年彙整校編,終於今正式完成20冊出版。
葉石濤1925年出生於台南府城,16歲開始寫作,18歲時即有作品在《文藝台灣》刊出。南二中畢業後到《文藝台灣》任職,於戰爭時期即已參加文學活動。戰後,他是少數沒有受到語言轉換障礙停頓創作的作家,以日文創作爭取到創作發表的機會,也在1950年以前,學會以華文發表作品。
葉石濤是小說家,也是戰後台灣文學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家,更是文學史家。他的小說以不斷創新的風格和題材,開風氣之先;他的評論立足台灣,強調台灣文學的自主性,建立具有台灣意識的台灣文學論述及史觀,他的《台灣文學史綱》是第一部以台灣人觀點寫出來的台灣文學史。
葉老1965年遷居高市,雖許多小說場景、人物都以台南市為背景,但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定居高雄左營時寫的,他的小說創作跨越二次大戰前後,歷經日文、華文兩階段;由20世紀中葉寫到21世紀,有1940年代的日文作品,也有21世紀初的新作。
青年時期,他是Romance(羅曼史)小說的信仰者;戰後初期他走的是批判寫實主義的新風格;6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則發展出黑色幽默的新路線;80年代以後,更出現白色恐怖經驗小說、多種族風貌小說、異色小說等多重面貌,葉老已屆80多歲,仍不忘走在台灣小說前端,引領後輩繼續為台灣文學奮鬥。

來源:今日新聞

高行健的文學 書畫電影全包

「一個藝術家應該擅於告別。我一直在替我的創作畫上句號,企圖告別諾貝爾文學獎。現在,是我的後諾貝爾獎時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訪台,展開為期六天的「二○○八高行健文學行腳」活動,將發表新書《論創作》、第一部電影藝術長片《側影或影子》與畫展。
這是他繼戲劇《八月雪》之後,再次在台灣民眾面前展現多元創作面貌。比起六年前來台執導《八月雪》時,如今更顯清瘦。雖然因兩度施行心血管重大手術而略損元氣,高行健仍思路清晰,發言十分有條理。在眾多作家中,高行健是少數可以詳述自己創作理論與觀念的藝術文學創作者,他的《論創作》,就是在剖析自己獨樹一幟的創作觀。
高行健表示台灣有許多朋友,直言「台灣是我的故鄉」。
「對藝術家而言,最有意思的,是我還有什麼東西要做?什麼話要說?還有什麼可能的表述形式?」高行健笑道,這也是他為何像個多變的萬花筒般,持續嘗試跨領域創作的原因。
「我想要跨越藝術的框架。」高行健認為,文學、戲劇、繪畫都是藝術的表達方式,不能成為限制藝術的模式。身為藝術家,就要不斷摸索突破的可能。
高行健覺得自己的存在,是種藝術家的本質。「我上大學時,最想讀的就是藝術學,但是我母親不准。因為她看了一部卅年前趙丹演的電影,裡面描述一個窮畫家,皮鞋壞了還用黑筆去塗,就告誡我,藝術不可當成職業。」高行健當時聽從母親的話,進入法文系,「但是人的天性是多麼不可違逆,我還是走回了藝術的路。」
他對於視覺藝術有很深的體會,深深理解藝術的視覺形象應該怎樣獨立於語言:「把繪畫變成文學的詮釋,不是繪畫的上乘。」
高行健的鋒利,在平常對話與各類型創作中不容易嗅得出來,但如今在他解釋藝術創作觀點的文章裡,卻字字有如刀削。像是他細細抽絲剝繭,闡明他所主張「冷的文學」觀點,強調文學應該屬於抽離而非政治化的特質,雖然抽離卻又力量驚人。他也提及,劇作家比他同時代的哲學家多一層狡獪,得以透過筆下所塑造的人物,擺脫政治與道德的禁錮。
遠離大陸廿年,高行健在異國發表作品,與仍在華人地區發表作品的作家,在創作或是心態上有什麼不同?「我如今比大部分的華人更不熟悉中國大陸,也認為自己是一個超越政治認同的創作者,希望能以深刻的人文力量打動人心,而不是族群或語文。」高行健感性的表示,他離開大陸以後,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遊民,但他說:「台灣給我故鄉的感覺。」

來源:時報資訊

柏楊病逝 骨灰將撒綠島海域

聞名華文世界的作家柏楊,廿九日凌晨一點十二分,因呼吸衰竭病逝於新店耕莘醫院,享壽八十九歲。妻子張香華與家屬決遵其遺願,將於十七日把骨灰撒入綠島附近海域。柏楊生前戲稱他的骨灰撒進海裡後,台灣海峽「不妨就改名為柏楊海峽吧!」如今斯人已矣,憶風趣言談,令人唏噓。
前總統府資政柏楊辭世,總統府表示,柏老畢生致力藝文創作之外,更關心民主、人權發展,相關著作甚鉅,堪稱台灣現代歷史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立論與學說對後代影響甚大。
柏楊因罹患吸入性肺炎,住進新店耕莘醫院治療。經兩個多月治療,因柏老排斥插管,太太張香華簽下拒絕插管同意書,放棄急救。
柏楊過世時,太太張香華、大兒子郭本城夫婦、二兒子郭本垣夫婦、二女兒毛毛崔渝生、外孫曹晉陽等人都隨侍在側,小女兒佳佳郭本明剛離台返回澳洲。人在河南的長女郭素萍聞訊後,趕辦手續來台奔喪。
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恆毅說,柏楊自今年二月廿四日住進醫院接受治療,曾在二月廿七日及三月廿七日兩度發出病危,後經送入加護病房緊急醫治,病情好轉,但到四月十二日病情再度轉趨惡化,廿九日宣告不治。
林恆毅轉述,柏楊病逝時面貌安詳,家屬為避免驚動大家,特別囑咐院方不得任意對外發布消息。
林恆毅指出,柏楊住院後精神狀況一直都不好,進食困難,幾乎都得靠插管強灌,只有準總統馬英九來探望時,他的精神曾一度振奮,隨即又轉趨惡化,直到去世前幾乎都呈半昏迷狀態。
柏楊於一九九四年心臟開刀後,健康狀況一直不好,近兩年進出醫院次數頻繁。這次係因吸入性肺炎於二月廿四日入院,期間多次被送入加護病房。
柏楊生前對身後事相當豁達,多次開玩笑表示,親友眾多,若都要來送他最後一程,坐船比坐飛機的人數多好幾倍,所以他的骨灰應該註定是要搭船了。
柏楊的遺體已經移送至第二殯儀館,家屬決定先火化,再於五月十四日下午三點在台北市濟南教會舉辦安息禮拜。

柏楊一輩子說真話 苦於沒人聽
柏楊因說真話入獄十年、妻子求去,他無怨無悔;他因說真話成為兩岸中國人的偶像,他也從不驕矜。他曾在封筆之作上寫道「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六○年代正值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際,柏楊卻在報上為文,直指中華文化是「醬缸文化」,中國人是「醜陋的中國人」,給當權者狠狠一巴掌。他自知「每一篇文章刊登時,對無所不在的國民黨特務而言,幾乎都是一記強力震撼」,「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一遇到不公義的事,就像聽到號角的戰馬,忍不住奮蹄長嘶。」
去年金庸來訪,王榮文帶著金庸送給柏楊的新書,上山探望柏楊。他問病榻中的柏楊想什麼,柏楊回答:「想為什麼西方民主比東方好?台灣民主比中國好?台灣民主的品質為什麼不好?」後來柏楊以毛筆回信給金庸,試筆時寫下一段話:「我們都是用西方民主的輪胎走東方的『官場現形記』,不漏氣才怪!」即使在病中,柏楊念茲在茲的還是台灣的民主,說的依然是清醒無比的真話。
柏老雖被視為「台灣的良心」,但晚年卻常有「沒人聽我說話」的感慨。前年九月封筆前,他對寫作熱情不減,卻只有香港明報找他寫專欄,曾擲筆長嘆「台灣沒人找我寫文章」。

柏楊一生滄桑 兩岸五段婚姻
在柏楊眼中,陪伴他最後32年的張香華,是他的知己,也是柏楊人生遇到最對的選擇,柏楊的第五任妻子張香華,笑談柏楊過去的情史。
張香華原本只知道,柏楊來台灣後有兩段婚姻,完全不知道柏楊在中國也結了兩次婚。
柏楊第一段婚姻,是在故鄉河南媒妁之言的妻子艾紹荷,第二任是中日戰爭到重慶的崔秀英,之後與國民黨政府來台灣認識的齊永培,以及第四任的倪明華。
他也因為幫倪明華任職的中華日報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而入獄,第二年,接到倪明華離婚的要求,在獄中絕食21天,柏楊說,當貧窮從前門進來,愛情就會從後門溜走。
五段婚姻,有舊時代的媒妁之言,有戰爭動盪時代分離的無奈,還有因為白色恐怖坐牢而終止。
出獄之後遇到女詩人張香華,喜歡寫散文寫新詩,柏楊覺得與她心靈契合。

來源: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民視新聞網

作文「平井」 師布落格糾正

真是「宇宙」不同、我遇到「平井」等,這是國三學生作文裡出現的文句,由於國中基測考試在即,縣內有國中老師非常焦急,將錯誤的文句P0在布落格,提醒學生注意。
王姓國文老師深諳學生的「布落格文化」,也開設布落格,用幽默的語法,點出平日學生常犯或是從電視學到的錯誤用法。
他在批改作文時發現,學生出現許多令人發噱的錯誤,他以「超經典,猜一猜」為題,要大家來猜一猜同學究竟在寫什麼,例如:不要因為自己「宇宙」不同就放棄自己、「熱關開郎」的人、遇到「平井」時…。這些讓人看得霧煞煞的文句,原意應為「與眾不同」、「樂觀開朗」、「遇到瓶頸」。
王姓老師也以學生愛看的電視節目來為學生機會教育,例如,有一個選秀節目的評審最愛用的「他有姣好的聲音」,他教育學生「姣好」只能形容面貌,絕不能拿來形容聲音好。
無獨有偶地,最近網路廣為流傳一封批改前年基測作文的老師,將學生錯字或錯誤用法彙集成一篇「血淚笑話集」,看的人笑到噴淚,也對國中生的作文能力大感憂心。
該笑話集列舉數十句經典錯字或錯句,例如「我要照顧父母下半身」、「清道夫很辛苦,全身都是臭水溝」、「喜怒『衰』樂『粉粉』湧上心頭」。
王老師表示,學生要培養作文能力,一定要靠平日的閱讀累積,建立完整資料庫,再學習寫作技巧,並勤於練習,才能增強寫作能力,從國一起就要「播種」,才能在基測時歡喜「收割」。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老建築重生 再造時尚上海

屹立在黃埔江畔的外灘18、19參Ⅲ、上海濱江創意產業園,都是利用老建築舊有風姿再改造而獨領時尚風騷,台灣正考慮做為借鏡。
台灣有很多老廠房和閒置空間,台灣建築師雄心壯志地想要對它們有一番作為,組團前往在上海成功改造蘇州河畔杜月笙舊糧倉傳奇的登琨艷取經,順便參觀早年的屠宰場和渣打銀行浴火重生後,走上時尚的「19參Ⅲ」和「外灘18」。

美國通用廠房 變濱江創意園
走進「上海濱江創意產業園」大門,登琨艷恭候多時,對於這處繼蘇州河畔的舊廠房改造的新工程,登琨艷意氣風發,園區原本是美國通用公司在亞洲建立的第一大工廠,也曾經被上海市政府評為園林工廠第一名,但仍難逃被拆的宿命,在遭逢拆除之前還是被登琨艷「救」了下來。
園區正在大肆整修,但已有台灣建築師事務所進駐,登琨艷保留大部分廠房外觀和建築結構,唯在道路上以直立瓦片和拆除後的磚塊廢物利用鋪設,有符合世界潮流綠建築的況味;而登琨艷除了將辦公室設在這裡,還將一個挑高空曠的倉庫改建成樓中樓的餐廳,讓人耳目一新。

19參Ⅲ 屠宰場成創意空間
「19參Ⅲ」是閒置空間改造成功的另一案例。燈火璀璨的晚上,金黃色的燈光將它的外觀襯托的開闊雄壯,走到廊道,頂端向上張開的柱子,粗壯威武地撐起整棟建物,像是大力士力扛巨石的模樣。
荒廢多年仍魅力無窮
「19參Ⅲ老場坊」的前身是「工部局宰牲場」,始建於1933年,由於是英國建築大師設計的作品,雖荒廢多年,但仍散發無比魅力,被中國列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並於2006年底改建成「創意園區」,並取名「19參Ⅲ老場坊」。
老建築外方內圓,室內人畜分道,人走階梯,牛走坡道,牛道層層盤旋,好像迷宮;早年因防滑需要設計的粗糙路面「畜生道」,今天仍然保存良好,整修過後自上往下俯瞰有點像遊樂場的戲水道。
頂樓地板有如天空步道
頂樓地板改成透明強化玻璃,有點像舞台的形制,預計規畫成為服裝展示走秀舞台、歌舞表演舞台、大型宴會廳等,目前空蕩蕩的尚未營運,行走其上有走「天空步道」頭皮發麻、腳底發軟的感覺。
當年做為肉品加工的空間,今日改建成沒有隔間的大辦公室,從玻璃窗望進去,辦公狀況一目了然,已經有多組人馬在裡面上班;辦公樓層所增設的燈光,晚間拍起照來氣氛特別浪漫。

外灘18 奢華夜上海
在有「世界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的上海中山東一路,一個台灣女子在18號的「渣打銀行」,就以「外灘18」名字做為店名,保留當年銀行建物原本的典雅風貌,以富麗堂皇的裝潢,在每一層樓置放名牌店、特色餐廳和休閒酒吧。
每一層樓的餐廳都面對黃浦江和東方明珠塔,白天面對江邊景致的空曠,悠閒氣氛濃郁,晚上外灘的夜景加上燈紅酒綠,能讓人陶醉到一擲千金都面不改色,頂樓的戶外酒吧,聽說週末晚上每人的最低消費額是1000元人民幣,極盡奢華,但以它的氛圍來講,到這裡消費就是值得。

城市規畫展示館 認識上海第一站
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它的主題在闡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內容則包括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及經濟、科技的繁榮與創新,建築是重要的一環,展出會場正在施工中,而「上海城市規畫展示館」展出的模型,可以先睹為快。
展示館除了世博會的確切位置和模型外,還可以看到很多上海被列前強占為領事館時期的圖片,以及當年十里洋場的舊影片,更有抽屜式的展出模式,每抽出一片木板,呈現出的是上海街道的老照片和現狀的比照。

 ★上海濱江創意產業園 上海楊樹浦路2218號002-86-21-65683498
 ★外灘18 上海中山東一路18號
 ★「19參Ⅲ」 上海虹口區虹口港和沙涇港交匯處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台北雙年展 藝起全球化 (台北)

近幾年,歐美幾個大型展的主題都鎖定在全球化,如去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有感的思考,有覺的感悟:現在時態中的藝術」、伊斯坦堡雙年展的「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等。而即將於九月舉辦的「台北雙年展」,主題未定,但主軸也很明確地指向在全球化之下的文化現象。
全球化的討論在歐美國家蔚為潮流,台灣卻只有少數藝術家關注這類議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陳界仁、高重黎等。年輕藝術家如崔廣宇、賴佩瑜,近來也有作品觸及全球化的議題。經歷過台灣政治威權和經濟困頓年代的陳界仁、高重黎,特別關注勞資問題和西方文化霸權的議題;而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則觀察到人們的生活狀態越來越相似。
陳界仁的《加工廠》、《八德》等作品,就以失業勞工為拍攝對象,這是一群在工廠惡性倒閉,或產業外移的情況下失業的工人。高重黎則對美國或日本影像文化強勢侵入第三世界的議題特別關心,他曾創造出頭上頂著大鐵球、鐵鏈充當清朝男子結辮的「阿Q」角色,代表第三世界的影像邊緣族群;其裝置作品《反.美.學》當中,一位貌似塞尚的西洋畫家對著十字架寫生,但是畫布上的十字架時而變成軍機,藉以諷刺西方世界的文化優越感。
藝評家王嘉驥指出,陳界仁和高重黎的創作,直指全球化的黑暗面,「陳界仁關心弱勢族群處於權力邊緣的現況;而高重黎則是關心影像經驗被強勢植入,他將文化霸權的來源指向西方。」
全球化社會資本得以自由流通,跨國企業在世界各地開闢據點,對當地的生活造成重大的衝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如麥當勞、家樂福等跨國連鎖集團,也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藝術家崔廣宇的《明信片》作品,是在世界地圖上的歐洲、美國等地區,張貼幾張他在麥當勞、漢堡王商店前留影的照片,讓人以為是他在歐洲或美國拍攝的旅遊照,但其實都是他在台北街頭拍攝的影像。崔廣宇以幽默的方式,呈現在全球化之下,各國文化因為跨國連鎖企業進駐,而有逐漸同化的現象。
而另一位年輕藝術家賴佩瑜的「圓點─城市」系列,也是反映各大城市的建築樣貌越來越相似。她在台北、東京等地拍攝街景,把街頭商店的廣告字體改成圓點,發現台北和東京看起來沒什麼不同。
策展人胡朝聖認為,「全球化讓台灣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相近的生活方式,當我們出國看到麥當勞會有熟悉感和安全感,但也讓各個城市的面貌也因此變得模糊」。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出版業新期待 多協助、少干預

出版業面臨不景氣早已不是第一天,去年,許多出版人以「寒冬的一年」自況,透露出無奈心聲。近來出版所面臨的困境包括紙價上漲、漫無節制的削價競爭,以及過多出版社造成市場擠壓等,但即使如此,只有極少數人希望政府介入市場來限制書籍折扣,或提供賦稅減免的優惠,大部分人則建議政府從其他面向來照顧出版業者。
首先,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大塊文化公司董事長郝明義、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一致認為,政府必須增加圖書採購預算,不要再帶頭砍殺業者的折扣,而是套用影音產品的「公播版」概念,以「公閱版」價格採購圖書,甚至比照歐美國家作法,公家圖書館根據每本書的借閱次數,每出借一次,就回饋固定比例的金額給出版社,對出版界將會助益很大。
針對紙價上漲的壓力,城邦出版集團執行長何飛鵬指出,出版業在2006到2007年間剛與造紙業打過一仗,原本政府為了保護國內造紙廠商,擬定對進口文化用紙課徵37.7%的「反傾銷稅」,如此一來紙價漲幅將難以估計,出版界傾全力抵制,經濟部才在去年8月裁定不課稅,「但是未來造紙業者仍會一再遊說政府,希望政府不要獨厚這些造紙業財團,而能聽見我們的聲音。」
出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許多人認為,出版業要締造再次風華,勢必要朝數位出版發展。郝明義補充,網路系統昂貴、門檻高,對小出版社來說轉型尤其困難,未來更需要文建會、教育部、經濟部等單位跨領域共同面對。
過去,政府口口聲聲要發展「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產業,結果卻只重視硬體。出版人提醒:出版是提供內容的第一線,譬如小說為電影提供題材,漫畫則能滋養出動畫,所以出版就如同「基礎工業」,根基紮好,才能帶動文化的發展。
比起歐美、日本等地,台灣出版市場相對狹小。出版界建議政府出力幫忙「把餅做大」,擴大利基,將台灣出版品拓展到整個華文市場,包括大陸港澳、東南亞、北美等地。
自2007年起接下「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的林載爵對台灣圖書的推廣尤其憂心,他說,這幾年常聽到北美朋友大嘆當地的台灣圖書減少,而大陸圖書則越來越多,他建言新聞局恢復10幾年前在北美主要華人城市舉辦的「圖書巡迴展」,讓台灣的正體字圖書在海外有更多亮相的機會。
林載爵也認為參加各地的國際書展,是推廣台灣文化的最好機會,「成本低但效果大」,因為絕大部分書展都維護出版與言論自由,不受政治因素干擾,正因如此,「台北書展基金會」才能在中國大陸之前成為「國際出版人協會」的夥伴會員。「國際書展中的台灣館,就像『雲門』在各地的演出,吸引各國民眾的好奇和瞭解。想想看,2007年的曼谷國際書展,台灣被邀請為主題國,在當前國際政治情勢下,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情!」
除了走進各國書展,每年在台北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對於文化交流也功不可沒。林載爵驕傲地說,台北書展是亞洲區最具國際性的書展,地位無可取代,但國內很多人只注意到版權交易,或是批評書展的折扣叫賣風氣,殊不知書展是多功能的,書展舉辦的多場國際研討會和特展,邀請眾多外賓前來,讓世界看到台灣,這才是一大貢獻。他希望政府更大力投資,幫助書展維繫國際關係,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站起來。
談到政府的文化補助,出版人最急切的心聲是:不要再以意識型態箝制了!近年從國藝會、文建會到鄉鎮文化局等各級單位的補助項目非常多,但不少申請條件帶有意識型態或政令宣導的偏好,以政治干擾文化,對創作者和整體文化發展是很大的戕害。
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莫昭平樂見政府以補助支持民間出版,促成某些規模較大、需要官方資源挹注的套書編著,她也提到,以往文建會策劃、與民間合作出版的大規模叢書,如【台灣當代美術大系】等立意良好,卻叫好不叫座。她建議未來可改由民間規劃、政府補助即可,因為民間較了解市場和行銷,更可以掌握讀者需求。
文化評論者南方朔則認為目前補助太氾濫,某些無目的性的、非深刻的項目如寫作計畫、表演計畫應該取消補助,「藝文補助易養成文化界朝生暮死之習氣,大家為補助而補助,申請者只會找時髦的題目,反而忽略自身發展的長遠計畫。」
文化的創意不容扼殺,出版業者希望政府能夠「相信民間」,從協助支持的角度出發,擺脫過去意識形態的箝制,落實出版及文化界的需求,更根本的是,政治人物應以身作則,培養自己成為有閱讀力、了解文化的人,才能與民間展開真正的對話。
出版,是一門做書的行業,但現在許多出版人擔心:讀書的人在哪裡?
2007年「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結果公布,台灣小學生在全球45個國家中僅名列第22名,落後於俄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等國。這個閱讀力低落的警訊,是否能點醒一向忽略閱讀政策的政府?
大部分出版人提出最簡單、也最基本的訴求:「政府首長都愛讀書,以身作則,就是對出版界最大的鼓舞。」要形成有閱讀文化的社會,不是家長、教師、學校或教育部的責任,南方朔直言,國家能強盛,「讀書」是一大主力,因為一切知識的基礎,都從閱讀開始。
歐美各國的總統、首長普遍都很重視閱讀,例如美國《紐約時報》固定有專欄訪問大人物本周讀的書;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為一群小學生講故事,幕僚趨近他耳邊報告災難後,他仍把故事念完,才起身處理國事,這也成為台灣出版界津津樂道的佳話。
還有如英國首相布朗去年上任前,便向《泰晤士報》公布他今年夏天的讀書清單,表示對知識的尊重,今年並直接發起「全國閱讀」活動,呼籲企業在公司內設立圖書室,鼓勵家長每天至少花10分鐘唸故事書給孩子聽。
可見官員帶頭愛好閱讀,可以作全民的表率,但台灣政治人物從上到下,很少人公開談書,頂多只是搬出《論語》、《史記》或《菜根譚》等百說不爛的書目,用來遮掩自己不讀書的事實。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任內曾積極推動兒童閱讀運動,深獲好評,但這項德政也隨著部長下台而消失。在民間推廣閱讀的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柏艾格表示,台灣中小學校很少提供課外閱讀物,唯一成例行公事的「寒暑假閱讀書單」,卻還要求學生交心得報告,「這是消磨孩子閱讀興致最快的方法!」因此力勸教育部改變作法。
南方朔並提到英美每年出版品有15%出自大學出版社,作為帶動出版素質的火車頭,他建議文化、教育單位應趕快促成重點大學成立出版社,振興、鼓勵學者寫好書,讓專業的學者著作來教育、提升全民的閱讀品味。
在全民閱讀環境的營造裡,「圖書館」是最基礎的一環,但長久以來,圖書館建設一直處在文化政策的邊緣,如無人耕耘的荒地,最荒謬的是,全台數百間縣市鄉鎮圖書館,由專人擔任的館長屈指可數,其他多屬兼任,有些館長還是縣市鄉鎮長指派不合意的人去填塞,猶如發派邊疆。
長年致力圖書館政策研究的台師大教授陳昭珍指出,現有的《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等相關法制長年無法落實,目前公共圖書館營運最大的問題,即是預算少、無專業人員任職,鄉鎮、社區的閱讀風氣更是萎靡不振。
2003年吳密察擔任文建會副主委時,曾從行政院的相關預算中爭取15億經費給300所公共圖書館,進行為期近一年的改善計畫。最近教育部已向行政院報請爭取3年37億元的圖書館空間改造計劃,任內表現突出的前大甲圖書館館長雷養德表示,這項政策對地方圖書館助益頗大,希望政府一定要支持,進一步解決空間、藏書、人事等問題。
除了公共圖書館,校園圖書館的情況可謂同病相憐。陳昭珍及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都提到,目前大量的流浪教師,恰可填補校內圖書館的人事,建議將這些師資培訓成為圖書館人員,不要再以校內老師兼任,圖書館才能有專業規劃。
柯倩華補充,以往教育部不停教人捐書到學校,捐了卻無人管理,校園圖書館就像倉庫。其實圖書館能做的事很多,可以提供書單作為輔助教學的資源,以及設計閱讀活動。「現在往往是大人選書給小孩,寒暑假規定書單,還不如讓小孩自己去圖書館挑書。官員們要了解,學生才是閱讀的主人,而圖書館是可以讓小孩作主的地方。」
在校園裡,圖書館是小孩和知識最直接聯繫的地方;在地方上,圖書館則是提供終生學習的所在。為了打造書香社會、提升全民閱讀素質,建設圖書館絕對刻不容緩。
自古以來,主管出版事務的「出版處」便歸屬在行政院新聞局下,這讓許多出版人大呼荒謬。關心出版趨勢的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認為,新聞局這個舊時代的產物早就該改組,所有新聞局的下級單位應該歸到文化局,他反對新成立「文化觀光部」:「把文化變觀光,會縮窄文化的意義,只作觀光的表面功夫。」
也有人提出,新聞局或文化部門的力量太小,出版應該歸屬經濟部管轄。圓神出版公司董事長簡志忠則說,「以往老是吵出版歸哪裡管,出版根本不應該管,而是協助。所謂協助不是補助,而是比如抵制盜版,以往有人從大陸進書盜印,使出版業雪上加霜,這類的事政府應該幫忙解決。」
過去新聞局的人事經常調動,歷年來的局長多如過江之鯽,無法長久經營,未來不論出版將歸屬文建會、或是新設立的文化觀光部,出版業疾呼兩點:一是主管機關的層級提高,主事者才有足夠權力作決策;二是人事不應隨政治波動而頻繁更換,必須是穩定的職位,如此一切才有執行的可能,文化產業也才有長遠的規劃。

來源:時報資訊

「囧」網路最牛象形字

「囧」是什麼意思?相信絕大多數讀者都無法正確唸出這個冷僻的漢字,也無法理解它的真正意義,但「囧」字卻已成為眾多大陸新世代網民所稱的「廿一世紀最牛的一個字」,它已成為新興網路象形文字的獨特標誌。
「囧」字在網路象形文字中是表達悲傷、無奈情緒的表情。囧的讀音如「炯」,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真考古研究其本義,但在網路文化裡,囧的八字視為眉眼,口字視為嘴。它的內涵是指: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常常表示鬱悶的表情。
「囧」在網路的使用,必須提到「Orz」,它看似字母組合,但其實是象形符號,日文的原義是「失意體前屈」,代表一個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表現失意或沮喪的心情,隨後在台灣與大陸的網路也受到廣泛運用。
大陸網民稱「囧」是「廿一世紀最牛的一個字」;在百度貼吧裡,曾出現「囧吧」,短時間跟帖者就高達一萬多個;眾多網民則用這個字開設部落格,如有的稱「一日一囧」、「囧豬」等,還有人用它做招牌,招攬生意,甚至還有一個關於「囧」的專門研究網站。
最近出現的「囧視頻」網站,標榜「一日一囧」,就是指一天一短片,一短片表達一個意思,時間長短不等,每個短片都是漫畫形式,而這些漫畫處處呈現「囧」字演變出來的各種心態。據悉,這些短片的點閱率,從兩萬多到四十六萬不等,總點閱率遠遠超過百萬。
據《現代快報》報導,目前網路上可以點開的「囧論壇」有五百個以上,類似的「大囧村」、「囧字營」更是層出不窮。「囧」這種難以把握的網路象形文字,在虛擬網路中成了聚合性的力量,成為區分網友類別的依據。
「這是什麼字啊?」湖北大學西門外有一家「囧」字奶店,門店招牌印著大大的「囧」字,讓南來北往的人不時停下腳步,奶茶店老闆的目的達到了,「競爭激烈,奶茶主要面向學生,肯定要時尚一點囉!」奶茶店老闆一開口,就知道他是懂得新世代習性的網路達人。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公仔好神! 超商年賺逾億元

公仔商機有多大?看看7-11從2005年一路推出迪士尼、哆啦A夢一直到Hello Kitty可愛公仔,每年至少讓年業績增加21%,營業額增加10億。全家推出的好神公仔,在戰況激烈的暑假檔期,也創下單月業績成長24%的好成績,總共也讓營業額突破60億元。
公仔魅力無法檔,從兩年前Hello Kitty磁鐵推出以來,蒐集公仔成了全民運動,在通路商眼中,結合設計概念的公仔是刺激買氣最大的幫手。7-11象徵商店形象的OPEN小將週邊商品,也為7-11帶來年收入5億元。
全家推出好神公仔,創下單月業績成長24%,總共也讓營業額突破60億。便利超商業者指出,就去年業績來說大概多了9億多,預計9月的業績增加額也會上看10億。
原本公仔商機看似強強滾,現在似乎有退燒趨勢,不只統一超商減緩推出公仔,又傳出公仔被查出可能含有致毒物質,看來公仔熱潮已經逐漸退燒。

來源:今日新聞

源氏物語 訴說情慾千年不倦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是11世紀初,女作家紫式部描寫皇室貴族亂倫、不倫等複雜戀情之浪漫愛情小說。長年研究《源氏物語》的龍谷大學客座教授藤本孝一說:「從《源氏物語》也可看出,人類對情欲的追求似乎是千年不變。」
源氏物語描寫皇室貴族光鮮亮麗的內部,有著不為人知的複雜一面。平安時代在天皇的後宮有無數佳麗,藤原貴族為協助嫁入宮廷的女兒在後宮爭寵,找來紫式部撰寫小說《源氏物語》,由他女兒說故事吸引天皇上門求歡。
藤本指出,對天皇而言,後宮佳麗無數,美麗已不是最重要的,有學養的妃子更具吸引力,因此後宮佳麗都勤於學畫、吟詩等,以學養吸引天皇的注意。由於當時的天皇對《源氏物語》相當感興趣,最後故事寫到祖孫三代的戀情,發展成51冊的長篇小說還欲罷不能。
主角光源氏是個多情的花花公子,因母親早逝、父親再娶,而與繼母有亂倫之戀,他又與其他有夫之婦有染,一直誤會對方的小孩是自己的種,故事發展到光源氏的兒子仍然出現糾纏不清的三角戀情。
為何日本人一千年來對《源氏物語》的喜愛不曾中斷,藤本表示,人們喜歡探求表面上看不到的一面,即使是現代社會,無論國籍或人種,離婚、不倫都不斷發生,從《源氏物語》可以看出,人類對情欲的追求千年不變。
《源氏物語》被發現至今年正逢一千周年,在日本學界、政府和民間團體等的有心推動下,日本近來掀起源氏物語的熱潮。京都文化博物館舉辦源氏物語千年紀展,展示著千年流傳的源氏物語手抄本、描繪平安時代貴族奢華生活的屏風、天皇後宮佳麗和居所庭院模型、貴族玩的百人一首等猜謎紙卡,過去拍《源氏物語》電影戲服等。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德國要發行實體版的維基百科

德國將發行實體版的維基百科,把德文版維基網站上部份資料,集結成冊,傳統的百科全書是一小群人關起門來編纂,維基百科全書不同之處,在於它是許多人在公開媒體上集體創作的結晶
2001年成立的維基百科,是網友自發性集體創作的成果,它已經成為使用率最頻繁的網路百科,德國這家出版公司計畫把德國版維基百科網站上,被搜尋次數最多的五萬筆資料,集結成一冊年鑑,預定九月出版,希望替維基開拓新市場。
出版社說,德文的維基百科網站上,目前大約有74萬筆資料,如果要把全部內容付印,恐怕幾百本也裝不下,它們才想用出一年出一本、只納入當年度被搜尋次數最多的資料這個作法。
在篩選、過濾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從來沒想到過會那麼有趣的關鍵詞,比方說,法國現任第一夫人卡拉布魯妮,任天堂遊戲Wii,都被納入實體版的德國維基百科。網路版的維基,審核機制不夠周延,經常會出現內容謬誤,不過德國即將出版的印刷版維基百科,所有資料、特別是爭議性比較高內容,都經過反覆查證。
這本百科全書總共有992頁,內容完全使用德文,定價31.8美元,相當於台幣不到一千塊錢,基於尊重維基的原始精神,再加上書的內容完全是免費得來,印刷版的維基百科放棄版權保護,這表示使用者可以烤貝發送,為了避免給人做無本生意的感覺,每賣出一本,出版社還要撥出1.59美元,大概是48塊台幣給經營德文維基網站的Wikimedia Deutschleand公司。

來源:中廣新聞網

瓶蓋變椅子,還會發亮 (桃園)

中原大學環保創意家具設計展登場,室內設計系學生巧思處處,瓶蓋做成的椅子會發亮,交通錐變身的工作椅,可看工程大圖。
環保創意展由系主任魏主榮、台灣室內空間設計學會秘書長朱政德訂出主題是減碳、資源回收。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想像力也全數出籠。
學生鄭茹君、侯姿華、陳雅芳等人利用擠壓型的瓶蓋組合成一個面,安裝在鐵網型桶面上,組合成座椅、垃圾桶功能兼具的創意椅。
她們說,靈感來自螢火蟲,每個瓶蓋都是一個開關,屁股坐上去時剛好瓶蓋會被往下擠壓,安裝在桶內的燈管會同時亮起,就像螢火蟲一樣十分有意思。
學生許艾羚、陳羽柔、劉千慈設計的交通錐工作椅,就是倒立的交通錐變身的。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華麗「帽」險11校聯展 (桃園)

腦子裡在想什麼?帽子告訴你!雙手想做什麼?手套告訴你!由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辦的「心手相連、華麗帽險—2008十一校聯展」4月23日至5月11日在中壢藝術館展開,此次聯展以「帽子」與「手套」為媒材進行設計,可以華麗,也可以搞怪。
此次聯展藉由「手套」與「帽子」進行藝術創作。「心手相連」取其團結合作之意,而「華麗帽險」取諧音「冒險」。象徵十一校心手相連,集合各校的力量,攜手合作進行華麗冒險,帶領人人輕鬆地在藝術設計領域內探險。
選舉剛過,交通大學第一名的「請投我一票」選舉帽令人耳目一新;中原大學鄭宛甄設計的「Wake Up」結合帽子與手套,且可以和戴上此帽的人進行互動,只要搖搖頭,就可以將瞌睡蟲全部趕跑;中央大學榮獲特優的帽子「暝悟」靈感來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透露出「低調、神祕」的氛圍,帶著這頂帽子,學著大佛悟道,似乎也悟出了些道理。
此跨校性藝術創作活動從民國九十年開始,每年結合桃竹苗地區各大專院校師生進行藝術創作活動,並訂定不同的創作主題,利用簡單且生活化的題材進行設計與創作,提供各校師生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並達到校際與社區及創作者與觀賞者間的交流。今年由中央大學主辦,參加學校共計十一所,為歷年來最多。

「心手相連、華麗帽險!」有人將斗笠賦予低調、隱士和農民意涵;有人則天馬行空將帆布鞋置於帽上,「誰說鞋子只能穿在腳上!」顛覆傳統。
已有8年歷史的桃竹苗11校聯展,包括中原、交大、清大、新竹教育大學等11校,先在校內評選出前幾名,再晉級由主辦單位選出特優、優選、佳作與人氣獎等名次。中大藝文中心施柏如表示,帽子和手套都是易取得素材,考驗平淡中如何創作不凡。
林書豪的「瞑悟」獲得特優,他已連續2年特優,是創作比賽常勝軍。他解釋,斗笠一般人印象是農民配備,但在古代也是隱士的服飾,低調卻能彰顯不凡,他以「低調」概念出發,在帽沿點綴滿滿的黑色流蘇,更顯神祕、漂泊感。他在斗笠頂上添加菩提葉,他認為菩提葉是佛祖當年悟道時的重要景物,象徵思考、得道,代表藝術家創作時所需的靈感;葉上卻長出金黃耀眼的稻穗,他說:「豐收溫飽才是生存之道。」凸顯藝術家夢想和實際的衝突。
人氣最旺的則是中大黃怡傑「我用腳踝都想得到」,自信的作品名稱呈現在令人嘖嘖稱奇的設計上,他用簡單的帆布鞋裝飾帽子,「鞋子穿在頭上,恰好讓思緒飛揚,逆向思考才是王道!」顛覆傳統既有鞋、帽印象。
展覽作品共有約100件,中大校長李羅權指出,該展覽原本提供無藝術相關科系參與,知名度提高後,已成為大專院校重要創作展,歡迎民眾踴躍參觀,體驗大學生顛覆的創新思考。

來源:中央社,時報資訊

英推出莎士比亞劇作漫畫版

英國出版商「自創英雄」(SelfMadeHero)公司,出版漫畫版的莎士比亞經典劇作,造成轟動,未來計劃續推新作。
自創英雄公司在倫敦書展中,展出「漫畫版莎士比亞」系列叢書的其中七本;這些漫畫已在英國與亞洲熱銷。
這套書將這位英國古典劇作家的作品與獨具特色的日本漫畫風格結合,莎翁筆下的人物便帶有日本漫畫最為人所知的特點──閃爍大眼與精緻鼻子。
所有的莎翁作品都經過縮編,並以作品的不同風格繪製。
例如,「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敵對的卡普萊特家族與蒙塔古家族,在現代版中就轉化為當今東京的黑道世家。
茱麗葉在陽台上呼喊羅密歐的場景,也以日本漫畫典型的武士風格呈現,主角在廝殺時喊著:「鏘!鐙!嗚!」
有些漫畫則保持較傳統的場景:畫家華倫就以哥德式中世紀英國作為「理查三世」的背景。
這些漫畫成功地吸引各種讀者,教師也將這些漫畫納入課程。
「漫畫版莎士比亞」系列於二零零七年推出七部作品,包括「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暴風雨」、「理查三世」、「仲夏夜之夢」、「馬克白」與「凱撒大帝」。

來源:法新社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安藤忠雄:垃圾山變海上森林

世界三大名建築師之一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中興大學舉行今年在台唯一一場演講會「夢想的追尋─與安藤忠雄的自然對話」,吸引五千多名觀眾擠爆會場;安藤忠雄說,他正在將東京一座垃圾山變成海上森林,希望將人和大自然,交織成一首和諧動人的樂章。
安藤忠雄看到全場熱烈氣氛,感動的說,日本經濟景氣還不是很好,但他卻看到台灣人的活力和元氣,他從十歲開始學拳擊,為的就是一股「元氣」,還可以藉由比賽出國看建築,自己沒有上過正統的大學建築課程,但全世界的建築物,就是他的學習老師。
安藤說,一九七七年他第一次來台灣,到過台北、台中、南部等地,沒想到經過三十多年,他會重回台灣幫亞洲大學設計三角形造型的美術館,希望興建完成後,這座美術館會吸引很多人來看這座建築物和藝術。
安藤說,他設計的建築物一定要和大自然有對話,而不是蓋一座和環境格格不入的建物,現在他是日本主辦下屆奧運體育館的顧問,他希望更多五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一起來加入設計行列,向全世界有創意的建築師徵圖,更歡迎台灣建築師一起來為這座亞洲奧運場館,留下新地標的光輝紀錄。
風靡全球,建築作品仍活躍各地的安藤忠雄,現在還全心投入東京一座髒亂垃圾山的改造重任,要將這座垃圾山種滿數十萬棵的樹木,將垃圾山改頭換面成浪漫的海上森林,他也向全世界招手,一起以行動力來為這座垃圾山種下綠意盎然的樹木。

來源:中時電子報

故宮產品玩創意 (台北)

故宮商品區,人氣最夯的是什麼?「翠玉白菜」!以翠玉白菜為主角的產品,不論是傳統型鑰匙圈、手機吊飾,或是卡通版可愛設計,只要是有翠玉白菜當號召,就是票房保證。隨著故宮大量走創新設計的路線,翠玉白菜的衍生商品也出現更多可愛時髦的點子。
像日商三麗鷗將翠玉白菜造型卡通化,做為手提袋、文具和餐具的圖飾,甚至將白菜及上頭的螽斯和蝗蟲,做成可愛的布娃娃,這款翠玉白菜布娃娃目前廣受歡迎。
博物館發展創意設計衍生商品,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最知名,不少遊客到了大都會美術館,花在紀念品部門的時間還比欣賞藝術久。國內的博物館提倡衍生性商品很久,但是由於博物館的觀念與設計的水平等問題,衍生性商品的發展一直未見提升,直到故宮近兩年致力創意商品,大量與國內外的設計師合作,才真正見到成效。
最知名的莫過於故宮與義大利設計團隊Alessi合作開發的「清先生家族」生活精品,產品有香料研磨罐、椒鹽罐、蛋杯等,在Alessi全世界五千多個據點包括舊金山現代美術館都販售,成為年輕族群收藏新歡。
「這系列產品在台灣以年輕人最感興趣,日本人接受度也很高,但整體來說,在歐美的銷售成績最好。這也是增加故宮國際知名度的一種方式。」六月下旬,雙方合作的第二系列「東方故事」即將上市。
創意設計類的產品,造型吸引人、具時尚感,也許不如翠玉白菜長銷且熱銷,但已經成為故宮商店中口碑最好的門面,帶動商品區的整體氣氛。
負責商品開發的文化行銷處處長徐孝德表示,過去故宮捉不到年輕族群,「但現在會有年輕人專程到故宮,就是為了買創意產品。」
故宮的創意類商品包括公仔、生活用品和文具等,華碩設計團隊的「龍爪開瓶器」,造型特殊、兼具實用性,國內外觀光客都愛。水越設計以唐朝楊貴妃為形象開發出的「妃妃系列」,有馬克杯、夾腳拖鞋、筆記本等,物美價廉,則特別受到年輕人青睞。
公仔系列的產品,故宮公仔中有「頑石」設計以《嬰戲圖》角色生產的「卡滋幫」家族和最新的「阿羅漢」系列都是明星。過去設計團隊「出色」曾與國內便利商店共同行銷「大人物小宮仔」系列,創造一波熱潮。一般來說,故宮的公仔相較其他衍生商品,單價較高,也只供賞玩,真正來買故宮公仔的消費群多半是公仔玩家。
一方面拓展年輕消費族群,故宮又鎖定頂級客戶。故宮授權給兩家寢具公司,嘗試開發沙發、床單等傢具和寢具系列,以懷素《自敘帖》、《清明上河圖》等局部圖像作為元素。

國美館有年輕藝術時尚品 朱銘美術館太極餅乾 一口一雕塑
不只是故宮推出藝術衍生商品,包括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及私人的朱銘美術館,也都投入研發藝術衍生商品。有趣的是,朱銘美術館甚至推出朱銘「太極系列」餅乾,一口咬下去,就像把朱銘的小雕塑吃掉。
朱銘最具代表性的「太極」系列,包括《對招》、《十字手》、《太極拱門》和《單鞭下勢》等,這些造型設計的文具、服飾、項鍊、掛飾之外,最新鮮的是美術館和手工餅乾廠商合作開發的「太極餅乾」。
在「太極餅乾」之前,館內的兒童餐廳就以金山特產地瓜,作成《太極拱門》、《單鞭下勢》地瓜餅,深受歡迎。美術館才開發出「太極餅乾」,走精緻伴手禮盒路線。
國美館則走當代藝術的年輕路線,推出「青年築夢計畫」,融合台灣年輕藝術家作品設計的時尚生活用品,走的是文具、生活用品等平價商品路線。包括藝術家許唐瑋、賴九岑、賴佩瑜等人都參與這項計畫,他們的作品被運用在運動帽、登山背包、水壺或攜帶型餐具上。
國美館精品店經理陳辰芝表示,「青年築夢計畫」還在嘗試中,成效還有待觀察。「一方面提供青年藝術家曝光的平台,另一方面,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比較新穎,產品設計可以趨向年輕化、活潑化的表現。」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林右正雕塑 (屏東)

為台灣多所百年校園、公共領域孕育百座雕塑品的林右正,最新作品誕生在永康國小;高5百公分的不鏽鋼〈舵〉創作,寓意老師掌舵引領學子,在學海中找到人生方向,哲理很深的創作意涵,很難想像其創作靈感竟來自漫畫!
「我從漫畫中,學習漫畫線條、造型能力,這些畢竟不若現實生活所見事物,格外能激發靈感」,林右正笑說,紀念碑這種看似硬幫幫的東西,越是要具備跳脫現實的功力,才能孕育更具創意的作品。
任教於屏東教育科技大學視覺藝術系主任兼所長的林右正,在雕塑界作品甚多,從校園的紀念碑、塑像乃至於東港黑鮪魚季的造型主燈,都出自他手,但他不諱言,設計校園的紀念碑,最有感觸。
因為自身也是從事教育工作,林右正說,教育跟創作一樣,需要時時更新,不能停滯不前,儘管他為多所校園作嫁,諸如內門國小、枋寮國小等校設計百年紀念碑,但主題都不同,造型也各異。
內門國小闡述的意象是「傳承」,塑像是大人與小孩拿聖火的造型;枋寮國小的設計則著重描繪親子、師生互動概念;永康國小的主題為〈舵〉,寓意人拉著風帆、踩在世界之上前行,老師就是舵手、學生則是風帆。
這幅作品前後構思1個月、創作1個月,兩個月完成,林右正笑說,創作時程短,但過程不輕鬆,因選用不鏽鋼材質,不像石頭、銅較易創作,但優點是可以長久保存。


來源:時報資訊

台灣特例 如廁衛生紙丟垃圾桶

跟團遊日本,團員剛過海關,台灣導遊就迫不及待提醒:「大家注意,上完廁所的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不要丟旁邊的垃圾桶。」還不忘補一句:「日本人看到用過的衛生紙,會覺得惡心!」
希望台灣人 學會上廁所衛生紙丟哪裡,原本是生活裡不起眼的小舉動,但在台灣導遊的耳提面命下,似乎成了台灣人該具備的國民外交「禮儀」。網路上的公民運動「我們的希望地圖」中,不少人鄭重許願:「希望台灣人可以學會怎麼上廁所」。到底,衛生紙的落點該是垃圾桶或是馬桶?
台灣公廁裡的指示也是「一國兩制」,高鐵和部分場所要求直接丟馬桶,衛生棉等才丟垃圾桶。在住家之內的私領域,同一家人也有不同看法。
李姓夫婦就曾為了衛生紙去向大吵一架。李太太堅持「衛生紙會塞住馬桶」,規定小孩一定要丟進垃圾桶;李先生則認為衛生紙裝在垃圾桶不衛生,清理時很臭,主張直接丟入馬桶沖掉。
真相是什麼?造紙業者陳忠民說,市售衛生紙可在水中溶解,適量丟進馬桶不會阻塞,台灣人習慣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是全世界的特例。這習慣由何而來,已經不可考。
日本旅台作家青木由香說,台日民眾對衛生紙落點的堅持,真有文化差異,她至今還有點錯亂。她曾經到東京一家飯店,當天有七、八百位台灣人住宿,老飯店的廁所因為無垃圾桶可丟衛生紙而慘不忍睹。她也在書上說:「給所有的台灣人:為了不要滿地堆滿使用過的衛生紙,請認真、頻繁地打掃。」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公廁垃圾桶是讓女性丟棄衛生棉,有時還貼心地提供不透明塑膠袋裝用過的衛生棉,包起來衛生也不惡心;衛生紙則是直接丟進馬桶沖掉,有的公廁還有「衛生紙丟馬桶」的清楚標示。 衛生紙落點 文明的指標如廁後的衛生紙赤裸裸攤在垃圾桶,會散播病菌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就算衛生紙沾了病毒和細菌,只要不碰觸,倒是不用擔心傳染。
「衛生紙的落點,顯示城市和人民的文明程度。」主婦聯盟董事長顏美娟、台北市議員簡余晏、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修等民間團體和民意代表,發動了衛生紙丟馬桶的「文明生活運動」,希望改善公廁文化,提升台灣的觀光形象。簡余晏說,科學證明馬桶是衛生紙最好的歸宿,身為首都的台北市應率先示範,在全市公廁加註標示,宣導正確的衛生習慣,杜絕「滿廁黃金紙」現象。
她表示,據造紙公會估計,國內每年用掉的廁所衛生紙高達十六萬噸,每年清運處理要花近三億元;若丟進馬桶沖掉,這筆錢就省下來了。
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說,衛生紙丟馬桶不致阻塞化糞池和下水道,終端的汙水處理廠也只會增加汙泥量。環保局官員表示,衛生紙丟馬桶有垃圾減量效果,馬英九曾推行這項運動,最後不了了之;如何讓民眾清楚認知什麼可以丟馬桶、什麼不能,是推廣上的困擾。
矛盾的是,許多公廁自動販賣機只賣面紙,若未提供衛生紙,民眾情急之下只能用面紙,無異提高了馬桶阻塞機率。台北市公廁除了全面提供衛生紙,市府也將協調廠商,把販賣機的面紙改成衛生紙。

來源:聯合新聞網

殯葬文書學問大

經過技術證照檢定考試篩選,未來殯葬場合懸掛的「音容宛在」輓額就不易再發生「音容苑在」的錯誤;陳姓墓碑堂號的「潁川」也不會寫成「穎川」;更不會出現司儀把「潘新科」念成「番斤斗」的糗事。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徐福全指出,國文應用文教育大多只教公文、會議紀錄、契約、柬帖與婚慶彌月等內容,有關喪葬禮儀部分較少,或請學生「自行參閱」,以致一般人對殯葬禮儀文書很陌生。
以往喪禮工作人員多是師父帶徒弟或自學出身,良莠不一,經常發生錯誤與笑話。
徐福全舉例,輓額的「德配孟母」形容女性死者的德範,但有人寫錯為「母配孟德」,也就是把死者匹配給叫孟德的人。不但貽笑大方,更對死者不敬。
死者為男性,花圈、輓聯或輓額上款要寫「千古」;女性應寫「靈右」或「幃右」,但很多花店與殯葬禮儀店都寫成「千古」。甚至因趕工,把「某府某公千古」寫成「某府千古」,好像「一家人」都作古。
長庚技術學院化妝品應用學系講師陳姿吟說,國人講究習俗禁忌,為了辦頭七、二七或三七,死者遺體必須長時冰存。直到出殯吉時前一、二時才「退冰」。
但每名死者的家屬都挑相同的吉時,遺體多、退冰不完全易含水氣,化妝品無法著妝,只能「亂塗」。尤其長時冰存的遺體,容貌多塌陷,就算化妝也不能呈現其生前容貌。
從公共衛生、人性尊嚴而言,陳姿吟說,喪禮服務人員接體後,應先清洗穿衣,以免遺體肌肉鬆弛,排出糞尿弄髒。九成五遺體屬完整型,喪禮服務人員接體都在醫院太平間、住家、殯儀館或「打桶」(不冰存),只有五%的遺體係受創而須修補。這些都列為檢考實做項目。

來源:中時電子報

日本漫畫「復古」四格翻生

可別以為四格漫畫是古典、老土的漫畫形式,引領漫畫風潮的日本,目前最流行的正是四格漫畫。日本最長壽的國民漫畫之一《櫻桃小丸子》,去年七月起宣布轉換成四格漫畫形式,在日本包括《東京新聞》、《中日新聞》等十一家報紙與漫畫網站上,連載發表最新故事。
除了小丸子,當紅的《我們這一家》、《天國寵物店》、《笑園漫畫大王》、《幸運☆星》等,都是四格漫畫。而登上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們最推薦的漫畫作品中,也赫然出現四格漫畫集《棺材、旅人、怪蝙蝠》。
四格漫畫的模式,原本是為了方便在報紙或雜誌上連載而設計的。四個小格子,依序配置內容的起、承、轉、合,形成基本的故事架構,最後一格只需安排令人會心莞爾或意外的結尾,即可擁有完美的句點。
過去的四格漫畫,為了塞進報紙或雜誌的一角,希望漫畫家用最「經濟」、「簡潔」的方式表達。這股風潮從一九二○年代起,在日本相當盛行。又以一九四六年,長谷川町子在《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報紙連載的四格漫畫《蠑螺小姐》最知名,是日本漫畫史上的四格漫畫代表。
《蠑螺小姐》主角是個樂天派的家庭主婦「阿螺」,當時日本因二次世界大戰而處處廢墟,「阿螺」的樂天知命鼓舞人心,大受歡迎。後來,漫畫週刊、漫畫月刊等發表管道越來越多,漫畫形式也日趨複雜,四格漫畫於焉沒落。
日本四格漫畫近年重現江湖,重要原因在於與其他漫畫模式相較,四格更適合網路、手機或PDA等高科技介面的表現,可多元化發展,具有數位遠景。
《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就不諱言,她希望找尋漫畫在平面出版以外的可能。由日本漫畫家美水鏡所畫的四格漫畫《幸運☆星》,最早正是在遊戲與手機網站上連載,也曾改編成任天堂等電腦遊戲。傳統平面媒體受到電子媒體與網路的強烈衝擊,為了吸引讀者回流,各家報紙重新刊登漫畫,希望以圖像留住讀者,也是四格漫畫復興的原因。連載《櫻桃小丸子》四格漫畫的十一家日本報紙就表示,他們希望透過櫻桃子的魅力,讓更多孩子養成讀報的良好習慣,維繫優良的閱讀傳統。
而日本漫畫家想要求新求變,也是四格漫畫復甦的原因之一。櫻桃子認為,《櫻桃小丸子》延續至今,要再像過去那樣完成一個個單元故事,不僅不切實際,也玩不出太大的意思。忙碌的她無暇再經營出短篇或中篇的漫畫,「四格漫畫才是最好的選擇。」

新四格 無厘頭與「萌」味十足
日本興起的「新」四格漫畫,不是復古,而是被漫畫家視為新的形式與實驗。它不同於傳統四格漫畫強調用起承轉合抓住讀者,它的敘事不必有頭有尾,也可以不太符合邏輯。無厘頭,以及施展可愛魅力的「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老牌漫畫《櫻桃小丸子》本來就含有無厘頭特質,小丸子的「天兵」個性、有點「萌」的「兩頭身」,恰恰符合現在漫畫讀者的偏好。《櫻桃小丸子》新創的四格漫畫,往往是小丸子胡思亂想的心情,也有她幾句自言自語,不必刻意畫笑點,也不用特別講完整的故事。
一九九四年六月起,日本《讀賣新聞》的星期日版,以全彩方式連載了十二年的《我們這一家》,是一部以小家庭成員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四格漫畫,家人之間總是雞同鴨講,冷颼颼的笑話卻讓它從日本紅到整個亞洲。
雜誌連載的四格漫畫,畫風與報紙的簡單線條迥異,像少女漫畫單行本一樣精緻複雜。更重要的是,主角都走清純甜美路線,眼睛比例占去臉龐三分之一,正是近年席捲漫畫界的「萌」風格,在過去的四格漫畫裡,從未見過這樣的嘗試。
像《幸運☆星》描述幾個普通平凡的高中女生,打電動、迷漫畫度日的悠閒生活。東清彥在少年漫畫雜誌上連載的《笑園漫畫大王》,同樣刻畫高校女孩間的友誼與成長歷程。《天國寵物店》則是與貓頭鷹福助形影不離、對動物知識淵博的鄉下女孩小鳶,在東京寵物店的生活。而《棺材、旅人、怪蝙蝠》這個四格漫畫,除了童話風的「萌」味,還有魔奇幻元素。漫畫評論者「勇騎狗馬」表示,在日本漫畫家以無厘頭、耍可愛的「萌」等元素,解放四格漫畫的內容與畫風後,傳統四格漫畫講究的起承轉合、笑點或爆點,不再凌駕於一切之上。漫畫家筆下的人物,開始長出靈魂:「無形中也深化了四格漫畫的表達,堪稱漫畫形式的一大突破。」

台灣四格 八○年代最紅
四格漫畫風潮從歐美興起傳入日本,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報紙雜誌大量翻譯美國漫畫,加上解嚴後台灣漫畫家的豐沛創作,才逐漸流行起來。
日治時代的台灣,四格漫畫仍未盛行。漫畫評論家洪德麟說,一九三○到四○年代,洪晁明的《建設阿婆》,畫一個綁小腳的本省老奶奶,專喜歡管教她看不順眼的年輕小伙子,經常用枴杖敲人家的頭;而許丙丁畫的《現代封神榜》,在報紙連載時也很轟動。
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漫畫家檢查甚嚴,台灣漫畫創作銳減,而從大陸來台的漫畫家包括梁又銘的《土包子下江南》、牛哥的《牛伯伯》系列,堪稱四格漫畫前輩,極受歡迎,報紙編輯大量翻譯西方漫畫以應付讀者需求,尤其四格漫畫,包括《小亨利》、《白朗黛》、《史努比》等。而期間,柏楊曾因翻譯《大力水手》被認為有嘲諷兩蔣之嫌,蒙受約十年的政治牢獄之災。
一九八○年代,四格旋風再起,敖幼祥在《中國時報》連載《烏龍院》、蔡志忠從《大醉俠》到《肥龍過江》與《莊子說》、蕭言中的《童話短路》、朱德庸的《雙響炮》、老瓊的《蔡田開門》等作品,讓報紙的四格漫畫熱潮燒到極點。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關渡藝術節驚"碳" (台北)

二○○八關渡國際裝置藝術節十九日登場,今年以全球暖化為發想,創造主題「驚〝碳〞藝術」,全球8藝術家創作出白色神龍、竹製煙囪等裝置藝術,融入關渡平原的景象,化身成預示全球暖化的使者,透過轉換龍鱗的顏色提醒世人全球暖化的影響。
以全球暖化來為活動聚焦,今年由北市府文化局與關渡自然公園合辦的裝置藝術節,融合自然與藝術的元素,運用原始的素材創作,呈現藝術美感,型塑出自然與藝術的對話。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表示,關渡自然公園是台灣唯一完整的溼地保育自然公園,而今年藝術家藉由藝術創作與大自然一起呼吸、一起交融,將愛護地球理念透過藝術與自然的表現,呈現新的人生態度。
來自紐西蘭的藝術家以毛利人的天地人概念,用竹子綑綁成三角形,從底部挖空成號角形,來為環境祈福;印尼藝術家讓鳥兒願意倚著創作品「煙囪」歇息,代表希望工業煙囪不再排出二氧化碳的期望。
台灣本土藝術家則以海水溫度上升,珊瑚幾乎全面白化的情形為發想,衍生擴大到五彩繽紛的植物;菲律賓藝術家則以直接將臭氧層破洞的天空搬到現場做成「天空之盾」的意象,隱喻極端的天氣型態和全球暖化,將把人類帶到滅亡的邊緣。
法國藝術家特別關注植物所面對的環境痛苦;匈牙利藝術家將地球囚禁在科技與工業的牢籠之中產生矛盾;澎湖藝術家以巨型葉片來接雨水等。

來源:時報資訊

大師塗鴉 逼真到讓你撞「牆」

在公共建物上作畫的塗鴉畫家總是飽受譴責,不過艾力克.高儀(Eric Grohe)卻是人家捧著大筆金錢請他在牆壁上畫畫。因為他壯觀的壁畫,總是將單調灰色的牆壁改頭換面成生動立體的景致。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在美國俄亥俄州、華盛頓州與佛州等許多醫院、工廠、教會與公司行號的外牆即可欣賞到這名六十三歲畫家的經典之作。高儀使用德國礦牌(keim)無機礦物顏料作畫,該顏料的色澤能維持一百三十年之久。
每件作品都耗費數月才完成,樂在工作的高儀說:「如果以熱情與靈感為嚮導,那麼每件計畫就是一項大冒險。」
高儀原本在建築公司擔任插圖畫家與平面造型設計師。他將繪製房宅的技術轉變成在房宅上繪畫,太座凱西則負責打理接案事宜。
高儀有些壁畫作品長達一千兩百公尺,他的畫作總是贏得人們讚賞。他讓俄亥俄州布塞羅斯市主要廣場上的建物外牆,從土灰單調轉變成多彩的上世紀小鎮景致。
一位居民說:「以前我不時望著這塊空地與這面乏味的牆壁說『不行這樣!』如果藝術能帶領我們回到舊時光,這就是絕佳範例,你幾乎能走進畫中。」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自拍流產 耶魯女大生畢展驚世

美國耶魯大學藝術系女生記錄她進行人工受孕和墮胎的過程,做為畢業作品展,引發極大爭議。
耶魯新聞網報導,2008年應屆畢業生艾莉莎.史瓦茲(Aliza Shvarts)將展出她的藝術作品。她記錄她在9個月內,「一有機會」就以捐贈的精子進行人工受精,並定期服用墮胎藥,造成人工流產。她的作品包括一部記錄她流產過程的紀錄片,以及流產時流出的血。
史瓦茲說,她創作的目的,是想引起有關藝術和人體關係的爭議和辯論。但她的作品不僅引起爭議,更已在同學討論會上引發抗議。贊成和支持墮胎的同學都表示震驚,並對這件驚世駭俗的作品提出指責,包括違反道德規範和蔑視墮胎問題的嚴肅性。
藝術系學生莎拉.拉曼說,史瓦茲濫用憲法賦予她的墮胎權,「她的作品把婦女的嚴肅選擇變得荒謬」。
但史瓦茲堅稱她不是要造成「震撼」效果。她說:「我希望能激發討論。當然,會有人不安,也會有人不同意,但我無意醜化任何人。」
她沒有付錢給捐贈精子的人,不過她要求他們定期檢查是否感染性病。她說她不在意人工流產是否會傷害身體。她服用的墮胎藥是合法草藥,她不認為她有必要和醫師商量她一再墮胎這件事。
史瓦茲未透露她使用多少捐贈的精子,以及她受孕多少次。
與史瓦茲同屆的藝術系學生卡斯提歐說,他被她作品的創意和美感所深深吸引,但不是每個同學都欣賞她的觀念和手法。他說:「我很喜歡這件作品的想法,但很多人不願去思考這件作品的意義。」
史瓦茲說:「我堅信藝術應是政治理念和意識型態的媒介,而不只是商品。我認為我的作品符合藝術應有的標準。」

來源:聯合新聞網

北京奧運鳥巢耗時4年完工

北京奧運倒數計時,兩大指標性建築物的國家體育場(俗稱鳥巢)、以及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已經興建完成,華麗壯觀的外貌吸引許多遊客,包括國外建築師專程來北京參觀。
很像鳥巢形狀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和水立方這兩大建築物,被外界俗稱為「天(鳥巢)圓地(水立方)方」,也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的重要景點。「鳥巢」耗時超過4年完工,將是北京奧運開閉幕式田徑以及足球競賽的重要場館,可容納近十萬名觀眾。
鳥巢和一旁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都具有巧奪天工的設計感,兩大建築物成為北京重要指標,就算只是奧運展示廳的模型建築,還有民眾不上班組團來參觀。
建築師余為群表示,「空間不再是像傳統水泥鋼構一樣,一樣是種平直的概念,而像鳥巢跟水立方跟其他的展覽中心,我們看到的是一系列一切起伏的曲線,(擁有)現代的美學。」
為了迎接奧運,北京特地斥資改建11座場館,再興建12座體育館。科技大學體育館公關劉甜甜說,「一共有147個光導管,在白天的時候能夠照亮整個場館,在賽事的時候,夜晚場館裡的燈光會透過光導管直射到天空中,起一個美化夜空的作用。」
場館設計別出心裁,北京建築脫胎換骨,為了迎接奧運,北京可說是煥然一新。


來源:東森新聞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人體外拍 農村春意無邊 (嘉義)

嘉義地區的攝影愛好者16日選在嘉縣新港郊區「頂菜園鄉土館」進行人體外拍,當模特兒一絲不掛擺出撩人姿勢,進出園區的男女老少都瞪大眼睛,屏息以待,為僻靜鄉間增添了不少話題。
嘉縣頂菜園發展協會經營的「頂菜園鄉土館」,係結合台灣農村文物、懷舊及提供烤肉、簡餐的休閒農莊,園區位置在新港鄉共和村嘉北公路旁。
嘉義巿的攝影愛好者,向該協會理事長陳明惠商借園區場地,做為人體攝影的外拍場地。
年輕身材纖細的模特兒先披上薄紗等服飾,進行室內攝影,只見裸女慵懶地斜躺在古色古香的雕花床上,三點若隱若現。
上午11時,棚內攝影告一段落,攝影者及模特兒移到室外拍攝,記者直擊,攝影愛好者還下場「微調」裸女的玉腿,「喬」姿勢到滿意為止;不久,模特兒的經紀人發現有媒體記者,立即表明已有人「包場」,謝絕媒體拍攝。
去年11月中旬,頂菜園也曾提供場地讓嘉巿攝影團體進行人體外拍,年輕模特兒輕解羅衫、一絲不掛現身園區、展現姣好體態,攝影會員忙著獵取鏡頭,村民們也「爭相走告」,連老阿伯也趕緊「飆」著機車趕到現場觀望,平靜農村引起一陣騷動。
圍觀看熱鬧的民眾愈來愈多,有人驚訝叫好,也有人當成純藝術來欣賞,拍攝者認為人群入鏡會干擾畫面,也影響模特兒的心情,工作人員趕緊在外圍「清場」,以免藝術活動變質。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香水瓶 「畫」身代言人

視覺系的年代,連香水也講究透過七彩繪畫,把香味的故事說的更清楚,讓人不必聞就能體會。有些香水甚至隨季節更換主題,或由包裝盒創造拼圖樂趣,讓消費者依年份或季節增加收藏欲望。
■香水瓶也要換季
柑橘、熱帶水果與薄荷等能醒神淡爽的素材是夏天香水的主流;色彩與香味常如雞尾酒般擁有冰暢口感和色彩,例如高堤耶男香,含大量薄荷、人參和生薑水,就像一杯專為男士調的醒神雞尾酒。
UNGARO的天空女香則外顯於瓶身,像寶石拼貼出天空雕塑,極有意境。雅詩蘭黛則有美麗、歡沁和純粹3大香水夏日限量版,如同穿上花朵的印花洋裝般,讓人體會夏天歡愉感。
另一潮流是外盒的四格漫畫風,首先發生在KENZO在FLOWER香水外包裝盒,由4瓶香水拼出一幅畫的創意開始,由ANNA SUI娃娃香水接棒,拼起來可從洋娃娃抱愛犬逛名店街、走星光大道等,變成好萊塢明星生活的縮影。
非洲風有新意
ANNA SUI娃娃香彷彿隨設計師神遊,到哪兒就有不同裝飾和版本,如去年是巴黎之旅,這季變好萊塢,故銀臉蛋由造型到項鍊配件甚至粉紅嫩唇,簡直就是示範般,表達好萊塢巨星裝扮法。
而視覺系風格中,雕塑式瓶身再加上圖案,則具體表達出難以捉摸的想像力。最早以男女裸體引爆潮流的高堤耶,是唯一不落俗套以非洲慶典詮釋夏天的品牌,讓女香化身非洲女王,佩部落項鏈和腰帶,男性則為馬賽戰士、以太陽為徽章,讓香味因畫面更充滿臨場感,很能傳達香水味調。
■玩尋寶添樂趣
HUGO則將塗鴉風格反映在優客和勁能兩隻男香,推出藝術玩家限量塗鴉版包裝。以反映男性擁抱都會生活的鮮活面。
視覺系還有提供尋寶趣味的,則是心奇香水在100ml淡香精上,除圖案還有獨特會員卡及神祕通關碼。可透過會員卡指引前往官網:curiousheartbritneysoears.com,每個月都有大獎送給消費者。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賣身契見證悲慘人生

販賣人口在現在是違法行為,在日據時期,其實都還有賣身的情形,位於中興新村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正在展出台灣古文書學會提供的古文書,包括日據時期的賣身契,貧困人家因為家庭變故賣身,一只只賣身契,見證貧困人家的悲慘人生。
賣女兒、賣妻子、賣婢女都有,甚至也有賣兒子、賣老公,一名婢女,六年內被賣三次,先賣到鹿港,一年後再賣到彰化,四年後又賣到嘉義,人就像貨物一般買賣,有的面貌身材姣好,每變賣一次,「身價」還上漲,從資料中可以看到一名婢女從一百五十八元賣到兩百二十元。
台灣古文書學會理事長梁志中說,日據時期的人身買賣,甚至要繳印花稅給政府,賣身契約具有法定效益,如果婢女逃跑,買主還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請追捕。這些古文書見證古代貧困人家的悲慘命運。

台灣古文書學會十三日在中興新村台灣文獻館召開會員大會,部分成員提供珍藏的賣身契交流;廿九件契約書中,典身買賣、形形色色,甚至婦女有買老公的,或是大戶賣「查某嫻(婢)」,交易書還貼印花課稅。
台灣古文書學會由全台文史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合組而成,在本土文史界具舉足輕重份量。理事長梁志忠說,賣身契因牽涉到人的交易,紙布多採桃紅。歷經百年後,人作古、色褪去,殘紅泣血,默默控訴著「弱者無人權」的晦暗世界。
廿九件人身買賣契約,以鬻子、賣女最大宗。窮困人家或為籌長輩喪葬、或為節省未來女兒的嫁妝開銷,或基於八字不合、相沖相剋等,割骨肉換銀兩,悲戚而無奈;也有人賣女為婢,或是典子女供役使,期滿贖回。
最特別者,為明治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一一年)底以一百五十八元被賣到社口的當婢女的林姓少女,翌年八月被讓渡到彰化市,已漲價為一百七十元,同年十一月轉賣鹿港,叫價兩百廿元。四年後再轉讓嘉義市,身價剩一百。
其歷程經現場文史者討論,研判應是姿色佳而搶手。昔時查某嫻,多被主人視為「財產」,行情多在卅到八十元之間,能在百元以上又連續飆漲,堪為異數,「使用」四年後剩百元,也耐人尋味。
另一件出身新竹的曾姓婦女,育一子後丈夫身故,為了扶養孩子、奉養父母,在夫家的諒解下以土地交換買男人,雙方依契約行事,未來她買來的新丈夫可分得部分家產。
梁志忠表示,大多數賣身契背後都有一段讓人鼻酸的人倫悲劇,但也有例外,像是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貧戶莊儉將兒子賣給張和尚(人名)當後嗣,張為大戶,其子與生父瓜斷後,得以過好日子。也有賣給富有人家當養女或童養媳,窮困的生父母生活稍獲改善,而女兒也多了翻身的機會。

來源:中廣新聞網,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最大蚵貝壁畫 (雲林)

有公民最高美譽的「2008年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今年選出17位得獎者與1位卓越貢獻獎。社區行動獎得主許秀雲表示:「在雲林台西國中的外牆,和社區居民合力完成一幅,描述台西樣貌的壁畫,用具體的行動,來表現愛台灣的精神。」
這幅號稱全國最大的蚵貝壁畫,位在雲林台西國中三層樓教室的外牆上,主要描述的是台西鄉受工業污染後的樣貌,5根大煙囪,上方不知是雲團還是污染,大眼睛所期盼的,不知是工業還是文化,而養蚵的婦人,沒有面容象徵對未來的茫然。
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得主許秀雲表示:「透過這樣的藝術行動,引起了大家來關注,偏遠地區的議題,不管是勞工的還是女性的,甚或新移民的一些藝術行動。」
壁畫的作者,才剛獲得青輔會所舉辦的2008年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他花了六個月,利用21種素材,和社區民眾共同完成這幅壁畫。
行政院青輔會主委林岱樺表示:「透過一些公開的活動,希望他們重新出來,對於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意義來做推廣。」
為了鼓勵青年朋友參與公共事務,行政院青輔會特地舉辦公共參與獎的比賽,總共選出17位得獎者,與1位卓越貢獻獎,每位得獎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愛台灣的故事,也希望藉由他們的行動力讓青年種子在全國不同角落發芽生根。

來源:東森新聞

影音履歷當道 求職效果讚

求職旺季來臨,身為準畢業生的你,還在寫傳統文字履歷,就遜掉了!新一代社會新鮮人流行拍攝「影音履歷」,透過短短五分鐘影音檔,可以中英文自我介紹、熱歌勁舞,充分表達能力。
在美國,影音履歷是近一年最in的求職利器,各地求職者放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的影音履歷表高達一萬多筆。有為應徵電視台主播的大學畢業生拍攝的新聞播報模擬帶,還有從出生講到大學畢業、超級巨細靡遺的自我介紹。
影音履歷風潮已吹到台灣,國立知名大學畢業的麗莎,去年應徵某消費性品牌行銷專員,她心想,每個應徵者一定都寫「英文流利」,但「沒影像沒真相」,因此拍了以英文自我介紹的影片,面試時主考官特別跟她說:「以你的英文口語能力,絕對能勝任這工作。」
新聞系畢業的強哥,先前應徵某有線電視台記者,就製作「強哥整點新聞」影片。分為正經、搞笑兩版本,他身兼主播與記者,播完新聞,鏡頭立即拉到SNG現場,電視台長官看完影片只說:「這是我見過最有誠意的履歷,你明天可以來上班了。」
奧美集團人資長許淑華說,過去她收到的履歷都是簡單大頭照一張,再附上一千字左右文字敘述,但現在七年級生的履歷可不同,一整排都是網站連結,連上去不是個人相簿集就是部落格
許淑華說,個人部落格或許只是求職者的日常生活紀錄,但用心的人資主管會仔細看,從網友留言回應,還能夠知道求職者交友情況。她曾仔細拜讀某人資同業網誌,發現這名同業對職場、管理頗有見解,「若有機會會把她挖角過來。」
網路家庭通訊應用服務部主力產品是Skype,總監蔡文雄說,光看履歷,有「被騙」感覺。某名應徵者履歷把自己描述成業務高手,口才一極棒,面試時才發現這人根本不善言詞。
後來蔡文雄會和應徵業務、行銷、產品經理的求職者進行十到十五分鐘的Skype遠距面試後,確定為「可造之材」,才進行第二階段口試。他補充,若求職者沒有Skype帳號,會先扣分,「想來應徵Skype職務,居然連這產品都不常用。」

來源:聯合新聞網

Google地球 也能拯救難民

Google地球也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本周宣布與Google地球的合作計畫,由Google地球利用他們的地球製圖軟體,提供有關全球難民處境的資訊。
華盛頓郵報報導,到Google地球中點按聯合國(United Nations),再點按「參觀難民營」(visit a camp),即可看到在查德一個難民營的衛星圖像。參觀者可藉由圖像,了解從蘇丹達富爾地區逃到這個難民營中難民的情形。再點按後,可看到花多少錢可替難民營裝設新水源的資料。再點按,還可捐錢做這件善事。
難民公署的發言人厄文說:「最棒的是,Google地球讓你有能力到達該處。一些原本極其抽象的事物變得非常真實。」Google地球擴大服務部的經理蕾貝卡‧摩爾也希望各種組織大舉使用他們的軟體,教育更多大眾,協助他們產生助人的熱忱。
Google地球與綠色和平、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提供特定資訊與圖解。大屠殺紀念博物館與Google地球合作的「世界見證」(World is Witness),最近作了盧安達探索,可協助使用者了解1994年當地種族屠殺的種種。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旗津騎單車 觀光新玩法 (高雄)

省錢又環保,應該是單車族越來越多的原因。為了鼓勵民眾騎單車,高雄市就規劃自行車路網,又以旗津南北的自行車道最受歡迎。每到假日單車族就很多。
週末一大早,老師帶著美術班學生,要到旗津騎單車寫生。
從渡輪站下船,只要租個腳踏車,古蹟天后宮、旗津燈塔、旗津砲台、一直到海水浴場、旗津海岸公園可以玩透透。再往南到風車公園以及高字塔園區,沿途飽覽海岸風光,全長超過十五公里。
鐵馬代步,找喜歡的景點寫生,也有人純粹樂在騎腳踏車。
騎單車,看海景,還能透過沿線的景點認識旗津,已經成為親子假日休閒的新選擇。

來源:公視

童話藝術節 星座算命 (基隆)

現代爸媽常發生搞不懂小孩的問題?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今天擠進許多帶著小孩生辰的爸爸媽媽,請星座專家星星王子解盤,從對小孩性格的分析與前景好壞的預言,清楚看到為人父母者臉上的喜怒哀樂,真是天下父母心。
本名閻永恆的星星王子,應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邀請,熱情參與「二○○八基隆童話藝術節」、「爸爸媽媽的星座講座」活動。他不僅詳細說明從星座來算命的方法,還免費幫在場五十多位爸爸媽媽算算他們小孩的性格與未來,每位爸媽都很關心小孩的前途,打破沙鍋問到底,現場互動熱烈,笑聲不斷。
他舉例說,農曆初八到初十上午出生的小孩,因缺乏安全感很居家,不喜歡外出,就像「宅男」;農曆十三日到十五日出生的小孩很自律,最容易帶大,是典型可以在混亂辦公室中找到所要資料的人;農曆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具有旺盛企圖心,易成就大事業;二十八日到三十日之間出生的小孩雖然貼心,但是較懦弱、不勇敢,家長應多鼓勵他。

來源:中央社

手繪電影看板 (宜蘭)

手繪電影看板是早年電影街的特色,隨著電腦繪圖及機械印刷業日趨發達,人工手繪的電影看板幾乎絕跡。為了讓遊客了解並重溫台灣電影發展歷程,宜蘭縣五結鄉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傳習街」搭起水上畫台,請來早年相當知名的手繪電影看板畫師王清心現場繪製,包括「哈利波特」、「亂世佳人」、「梁山伯與祝英台」、「唐山大兄」,還有曾經風靡全台的瓊瑤系列電影,甚至連近來最受歡迎的「色戒」也有代表性的手繪電影看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指出,早期印刷業尚未發達時,大型電影看板全以人工手繪製成,靠得是畫師的作畫技巧及構圖;現今電子印刷業發達,電影看板及海報繪製幾乎全由電腦繪畫及機械印刷取代,人工手繪快絕跡。
手繪電影看板畫師王清心感慨,當年電影正紅時,手繪看板的市場也正熱,畫師月入十幾萬元不成問題,如今物換星移,每個月如果能有三萬塊錢就非常不錯,手繪電影看板儼然成為即將凋零的老行業。

來源:中廣新聞網

3.2萬芭比組成胸部 垃圾變藝品

遠看是女人的胸部,趨前觀之,才看出這胸部的圖案是由一堆密密麻麻、全身光溜的芭比娃娃所組成。這樣一幅長一五○公分、寬二○○公分的女人胸部圖,需要多少芭比娃娃?答案是三萬二千個!這幅名為《芭比娃娃》的影像,是美國藝術家喬登在他的「數大不是美」系列中的一件。
「三萬二千」這個數字是二○○六年美國女性平均每個月進行隆乳手術的件數,也是台灣人每九分鐘花在美容與護膚產品的美元金額。
喬登(Chris Jordan)表示:「《芭比娃娃》的來源,是因為現在美國父母送給女兒高中畢業的禮物,竟然是費讓她們去隆乳。這個社會藏著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欲望。消費社會的體系越來越龐大,也讓人越來越無法招架。」
喬登將美國人生活中消費物品的數字,轉化成數位影像創作,透過藝術手法的有趣表現,呼籲人們正視環境保護的議題。就在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喬登在亞洲、歐洲美洲進行「數大不是美」影像巡迴展。台灣更是亞洲地區唯一的一站,分別在台灣民主紀念館和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館展出。
四十多歲的喬登原本是律師,五年前才投入藝術創作領域。他母親是畫家,父親是收藏家,耳濡目染下,喬登對藝術和色彩也深感興趣。「我不斷思考,什麼樣的材料可以充分展現色彩、創造出的東西也能有意義?最後,我想到『垃圾』。」「垃圾有各式各樣的色彩,除了可以展現美學,也能作為傳達環保意識的工具。」
喬登大量蒐集美國消費文化下產生的數據資料。例如,美國人每卅秒消耗十萬六千個鋁罐、每十五分鐘用掉四十一萬個紙杯、五分鐘內就使用一千五百萬張辦公室用的紙張等。
喬登利用電腦軟體複製生活用品的圖像,達到驚人數字,並將圖像轉換成大尺幅影像。觀眾得貼近畫面後才會發現,原來構成美美畫面的元素是手機、飲料罐、紙杯、藥丸、手槍等物品。例如,他以十萬六千個鋁罐拼出新印象派畫家秀拉的名作《大傑特島星期日的下午》、以廿萬包香菸拼成《叼著香煙的骷髏》等。

來源:中時電子報

蔡文甫文學人生 平凡中見精采

「我是個天生的凡夫俗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文學不一樣,文學永遠精采,是我難以企及的。」八十二高齡的九歌出版社創辦人蔡文甫這麼說。蔡文甫近日重新在台灣出版他四十五年前的第一部小說集《解凍的時候》。外界這才想起,這位資深出版前輩原來是位小說家。
蔡文甫長年以來,以文學紀年,以文學書寫人生。今年,他不但重新出版小說處女作,更是他創立的九歌出版社卅周年紀念。蔡文甫一方面銘誌自己的執著,也為了鼓勵後進,大手筆舉辦「九歌三十長篇小說獎」,徵選十萬字以上的華文長篇小說,首獎獎金創海內外華文文學獎紀錄,高達兩百萬元。
他從民國四十年、廿五歲時開始創作,但讓他獻身文學的關鍵,是台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
「在文學評論尚未建立的年代,夏先生讚賞我這樣一個初出文壇的新手,並願意採用我長達八千字的小說,讓我受到很大激勵。」
蔡文甫加入夏濟安的學生們,作家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等人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的這批出身台大外文系的寫手行列。除了赫赫有名的文學雜誌,蔡文甫的小說還曾出現在頗具歷史地位的政論刊物《自由中國》。
當年一些作家郭良蕙、莊信正等人,常看到他在《現代文學》發表小說,誤以為他是白先勇這些作家在台大外文系的學弟或同學,其實蔡文甫僅有小學畢業。
蔡文甫說,他父親是繼子,鎮日辛勤耕種,認為兒子們若讀書上進,在大家族裡的地位就會提升。蔡文甫的大哥很年輕當上家鄉的鄉長,卻學歷不高。全家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蔡文甫身上,甚至在家裡創辦私塾延聘老師。蔡文甫經歷日軍轟炸等難關,好不容易考上初中,可惜他才唸卅九天,共產黨就打進他的家鄉。「從此,我就沒有機會再進學校了。」
蔡文甫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孑然一身,無親無故。他一路參加普考、高考合格,離開軍職,成了中文老師。苦讀期間,蔡文甫在軍中官階不高,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他回憶,童年時候他看古典小說,青少年時期看《儒林外史》、《聊齋誌異》、《閱微草棠筆記》,而魯迅、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也讓他印象深刻。
最有趣的是,他看得最多、刺激他最大的,竟是被評為盡寫風花雪月的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我看了好多部,讀完以後還很受感動,覺得自己也可以來寫小說了。」
《解凍的時候》頗帶點電影《花樣年華》的情調。刻劃一位少婦,在惆悵老夫邁入風燭殘年之餘,先受到年輕小夥子誘惑,在外遇邊緣,卻決定懸崖勒馬。頗符合蔡文甫自述早年受到張恨水的影響。
《解凍的時候》在一九六三年由香港東方文學社出版。「台灣那時候處於戒嚴,被稱為文化沙漠。相對的,香港的藝文卻十分蓬勃,台灣很多作家都向香港發展去了,我也是其中之一。」之後他一面教學,一面創作近廿年,前後出版數十部小說作品。一九七○年代中從學校退休,主編中華日報副刊,創辦九歌出版社。發掘優秀文學作品逐漸取代了書寫慾望。
不想再寫嗎?蔡文甫笑說:「老囉。看別人寫得好,就過癮了。何況現在如果不能寫得比以前好,那還是不要再寫了吧!」
九歌出版卅年來,蔡文甫資助許多作家包括李奭學、廖輝英、楊小雲…參加國際文學會議,也成立基金會、舉辦研討會。
他不計商業利益出版各種小說選與詩選,像是持續出版視障作家梅遜動輒數十萬字的小說、重新出版絕版卅多年的姜貴小說《旋風》。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則是他發掘出版了朱少麟的暢銷代表作《傷心咖啡店之歌》。當年這部小說被多家出版社退稿,蔡文甫卻慧眼識英雄,一舉讓朱少麟成名。
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讓重要的小說呈現在世人面前,蔡文甫對小說一直有一份深情。「好的文學作品,永遠是我人生路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

來源:中時電子報

全球首例 日開發盲聾專用手機

日本一位全盲的前任盲校教師,長期致力於研發視障人士的專用手機,最近更與學界合作,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支盲聾人士專用手機。利用點字原理,讓盲聾人士也能利用手機,享受現代人早已習以為常的溝通便捷。
據「每日新聞」報導,現年七十三的前任盲校教師長谷川貞夫也是視障者,對盲聾人士的處境感同身受,積極投入盲聾福祉活動。他在筑波技術大學佐佐木信之教授的研究團隊協助下,於去年十一月成功研發出能讓「發話者」以點字方式按壓按鍵,而「收話者」以震動頻率理解發話內容的盲聾人士專用手機。
長谷川等人自二○○二年投入研發盲聾專用手機,藉由手機上的六個點表現日文中的五十音,「發話者」輸入的內容透過一個長十六公分、寬十公分、高三公分的白色轉換器,轉變成為震動頻率。「受話者」藉由震動間隔或左右兩邊端子的震動差異,就能理解發話內容。報導指出,普通手機無須經過大幅度的特殊改造,就能變身成為盲聾人士專用手機,只要能將相關配件等小型化,就能加以實用。佐佐木教授表示:「點字是全球共通的,全世界使用點字的視障者都能運用這款手機。」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中國作家 為苦難文學激辯

苦難文學的定義為何?什麼樣的文學形式最能夠表達苦難?流亡詩人與苦難文學家該堅持什麼樣的信念?由中國流亡詩人貝嶺主辦的「作家在台北」活動,邀請來自澳、美、中各地的十多位中國作家,以苦難文學為題進行座談,展開激辯。
「苦難文學不能只有訴苦。寫作者如果有政治或意識形態潔癖,不願意賭上自己的命運,不敢抱著隨時可能會流亡的心理準備,那就不配稱為苦難文學作家!」著有《自由在落日中》、《文殤》等小說的內蒙古作家袁紅冰說。
他表示,他總以此時時警惕自己,更強烈質疑發起中國獨立作家筆會的作家孟浪,因為流亡波士頓的孟浪竟然兩年前在中國大陸出書。
孟浪則回答袁紅冰,自己從來不敢以流亡作家自任,只稱自己是「具有流亡色彩的作家。」孟浪說:「雖然中國大陸沒有言論自由,但我很樂意以各種方式鬆動思想箝制的縫隙,包括出書。我也認為,每一位異議作家若有在中國大陸出書的機會,都不要放棄。」
貝嶺則抨擊中國大陸當局力捧作家的文學政策,認為「中國除了莫言、王安憶等人,還有太多優秀的、心靈自由的作家,中國大陸的做法,是企圖將這些不受約束的寫作者邊緣化。」
在中國大陸經營地下文學刊物長達數十年的詩人嚴力,則主張:「知識份子獨立寫作是最必要的態度,文學不能被政治利益綁架,更不能被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綁架。」嚴力透露,中國大陸許多優秀詩人無法進入作家協會,就是因為當局只喜歡不寫爭議題材的小說家。
長期關懷西藏問題、編著《西藏流亡詩選》與《詩從雪域來》的傅正明,譏諷目前在中國大陸頻頻登上電視媒體的學者作家,只是官方宣傳工具。
現場文人互相吐槽、犀利程度令人心跳加速。有趣的是,這些作家詩人原本預定要從台大法學院散步到自由廣場,沿途朗誦作品、與路人互動,甚至「不排除在自由廣場裸奔」,沒想到還是性格太含蓄,並沒有與路人進行太多互動。倒是步行時激烈辯論的聲浪音量大,略微引來路邊民眾側目。到達自由廣場時,作家詩人們朗誦作品半小時後離去,並沒驚人之舉。

來源:中時電子報

衛武營藝術中心 (高雄)

宛如海裡張開扁平魚翅游動的魟魚,展現波浪般的輕盈線條,這就是由荷蘭建築師侯班(Francine Houben)設計的未來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外觀面貌。
有「南部兩廳院」之稱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當初決選名單有五組入圍團隊,最後由侯班出線。當初入圍的五組建築模型,目前都在台北一○一大樓一樓展出。十二日侯班也將來台與台灣建築師羅興華、台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進行對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於今年底動工,預計二○一二年完工。建築佔地九.九公頃,總預算為台幣八三.六億。
侯班的設計,除了外觀有如魟魚,部分靈感則來自衛武營舊營區密集生長的老榕樹群。老榕樹枝葉彼此交錯,創造出虛實的空間。侯班反映在設計上,讓窗戶呈現出如植物枝葉交織的空隙。比較特別的是,一部分屋頂向下延伸,與地面銜接,成了開放空間。
侯班是二○○一年第一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曾獲荷蘭建築獎、Maaskant年輕建築師獎等,甫獲選為二○○八年荷蘭的傑出女企業家。荷蘭Delft科技大學圖書館是她的代表性建案,她也是該校教授。Delft科技大學圖書館也有一側屋頂延伸至地面,屋頂上植滿草皮,冬天還可以變成滑雪場。
五個決選團隊中,還包括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的提案、台灣建築師姚仁喜的設計等。

來源:中時電子報

邵族新立巫師 (南投)

罕見的日月潭邵族新立「先生媽」(女巫師)祭儀,相隔十年後重現,被選出的新巫師毛美麗被帶到拉魯島請示祖靈,祖靈以水湧波紋表達贊同,眾人在不語、不回頭、不斷咳嗽下離開拉魯島。
邵族是人口最少、祭儀保存最完整最特殊的原住民族,今年由老「先生媽」挑選出五十歲的毛美麗出任新「先生媽」,舉行新立先生媽祭儀,邵族小朋友就讀的德化國小部分學生全程跟隨。
儀式共歷時近三小時,新立「先生媽」毛美麗披著頭巾以防邪靈干擾,由前輩陪同搭船到祖靈地拉魯島,登島後必須看潭水有無波紋,若平靜無波表示祖靈不允許,昨日則水波漣漣,先生媽們在島上祝禱和致謝後,轉身離島登船,而轉身後所有動作要嚴守「二不一要」原則,即不可回頭,不能言語,要不停咳嗽,表示「勇往直前、尊重祖靈和咳出聲表示我們來了又要走了」。
新立「先生媽」毛美麗和其他四名先生媽回到毛家,在大門前念祭文,屋外則放著祖靈籃、豬頭及一把刀,向祖靈感謝,也表示慶祝。
念完祭文和灑酒祝禱驅邪後,毛美麗坐上鞦韆,希望盪得高高的,讓前幾天才舉行播種祭的族人,今年能夠豐收;該族長老表示,毛美麗從昨晚一連三夜要睡在大廳,傳說祖靈夜裡會來和她溝通。
據了解,邵族有三大定期祭儀,包括農曆三月的播種祭、七月的狩獵祭及八月的祖靈祭(或稱豐年祭),新立巫師祭則是不定期舉行,對邵族年輕一代來說是非常罕見的祭儀。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巫日文「臉譜密碼」 (台北)

達文西密碼裡的「蒙娜麗莎」是在畫誰?她究竟是男還是女?她為何而笑?達文西在這幅畫裡暗藏什麼玄機?而巫日文為何也畫了一張神似「蒙娜麗莎」的自畫像?
長期旅居法國的畫家巫日文,追隨大師李石樵習畫多年,自復興美工畢業後即赴法國.里昂國立高等藝術學院深造以學士學位畢業後,又拿到該校現代繪畫碩士學位,並於法國、美國、台灣等國家舉辦多次個展及參與多次聯展,更榮獲國內外繪畫比賽數各獎項,習畫的背景和經歷相當豐富。  
近日在台北斯依畫廊展出的「臉譜密碼」個展,巫日文先生表示,這次畫展以愛為出發點,跨越種族、國籍,將對台灣有深刻引響力的人物,以快筆畫作處理的方式,和自身對人物理解的角度畫出每一位人物。
每一幅畫皆以人物臉部特寫為主軸,除了畫出據引響力的本地台灣人,有的甚至是一直在台灣默默付出的外國人,例如為身心障礙孩子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彰化縣二林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阿嬤(Joyce McMillan),她為台灣的身心障礙孩子付出四十八年的青春。有的更展現出大愛精神,如傳教士藍大衛醫生,為了拯救一位患罕見皮膚病的12歲小朋友周金耀,這種病讓周小弟弟的腿部皮膚潰爛了40多公分,要治好這種病,需要進行皮膚更換,但周小弟的身體虛弱,抵抗力變差,不能再割下他身上的皮膚來修補,藍師母主動提出將她的皮膚捐出,這就是當時的「切膚之愛」。
還有人稱台灣山地之母、麻瘋病人之母的孫理蓮女士(Lillian R. Dickson),創立「芥菜種會」服務弱勢中的弱勢,創立的組織包括兒童之家、愛心育幼院、樂生療養院、巡迴醫療團、埔里基督教醫院、原住民診所、肺病療養院、原住民產院、烏腳病免費診所、原住民義工學校、保姆學校、護理學校等。她為台灣奉獻達五十一年,生命最後也歸宿台灣。這些人的義舉善行,讓大家看見大愛精神。還有人默默為台灣的畫壇注入新生命,那就是台灣的西洋繪畫啟蒙者石川欽一郎,巫日文認為,這些人背後都有說不完的動人故事。

來源:大台北旅遊網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靠風力塑膠袋變藝術品

紐約藝術家哈瑞斯,可不是在街頭撿破爛,他是在地鐵通風口上,裝置充氣雕塑品,只要地鐵列車經過帶起一陣風,他的作品就會奇蹟般活了起來。
破爛塑膠袋,變成一頭長頸鹿和北極熊,地鐵列車通過後,沒了氣流,充氣式雕塑品又變回原形,軟趴趴躺在通風口上,這樣的創意,讓緊張的都市生活變得不一樣。
而哈瑞斯的創意巧思,引起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注意,已經找他下三張訂單。

來源:民視新聞網

色,戒題材 不是來自胡蘭成

張愛玲小說「色,戒」被李安搬上大銀幕後,引發種種臆測:故事是否來自胡蘭成?女主角王佳芝是否參考女間諜鄭蘋如?剛出版的四月分印刻文學,刊載張愛玲未曝光的私人信件,推翻這些說法。
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是張愛玲摯友宋淇夫婦的兒子。「色,戒」熱潮中,他檢視張愛玲與父母遺物,意外發現卅多封雙方討論「色,戒」的信件,時間橫跨廿多年。信件透露「色,戒」題材是宋淇提供的,與胡蘭成無關;張愛玲確曾參考「刺丁(鄭蘋如刺殺丁默成」)一案,王佳芝的身分背景卻是宋淇的建議。
「色,戒」一九七七年在皇冠雜誌首次披露。一九七四年四月一日張愛玲寫給宋淇的信中,提到「那篇色戒的故事是你供給的,材料非常好」。宋淇也曾在作家水晶的專訪中,表示「色,戒」題材「源自他燕京一班同學在北京幹的事」,細節則未多提。
張愛玲曾表示,「色,戒」一九五三年便動筆。宋以朗在遺物中翻出一篇寫於五○年代英文小說「The Spyring」(間諜圈)原稿,據信便是由「色,戒」中文初稿翻成。對比「The Spyring」和「色,戒」最後版本,可以了解張愛玲寫作「色,戒」的轉折。
「色,戒」為什麼一寫廿多年?張愛玲在信中表示:「隔了這些年重看,發現我有好幾處地方沒想要,例如女主角的口吻太像舞女妓女……,等改寫了譯成英文時,又發現有個心理上的Gap(空白)沒有交代。」
之後,她和宋淇在信中不斷討論鑽戒對女主角心理的影響。
一九七五年四月廿五日,張愛玲在信中指出這個「Gap」:「我現在看出『色,戒』癥結在於她不應當帶著戒指逃跑…因為她放他走是看他買這麼大的鑽戒給她,覺得他是真愛她;她帶著戒指走,心理曖昧,彷彿不過是得錢買放,主題模糊了。」在「The Spyring」中,女主角最後是帶著戒指走的。
宋淇則回信:「這戒指是拿不得的,一拿女主角的人品、故事與力量削弱了。」有趣的是,李安的電影反倒用「The Spyring」的版本,王佳芝離去時仍帶著那顆亮晃晃的「鴿子蛋」。

來源:聯合新聞網

新聞博物館 新聞業大觀園

美國首都華盛頓不僅是全球權力中樞,也夙有人文薈萃的美名,最近更多了一座文化勝地:全新落成的「新聞博物館」(Newseum)。這座表彰全球新聞界的歷史、成就與價值的宏偉殿堂,即將在4月11日隆重開幕,世界各地的讀者可以先上網站「www.newseum.org」先睹為快。
新聞博物館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555號,西眺白宮,東望國會山莊,隔街就是國家美術館與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地理位置極佳。博物館樓高7層、42公尺,樓板總面積6萬平方公尺,包括14間展示館、15間多媒體劇院、2座電視攝影棚。全館興建費時5年,耗資4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7億元),由名建築師波爾夏克(James Polshek)與博物館設計家愛普邦(Ralph Appelbaum)聯手打造。
新聞內容無所不包,博物館展示品也比豐富多元。例如8塊柏林圍牆混凝土,每塊高約3.6公尺、寬約1.2公尺,重達3噸,象徵冷戰時期自由與極權的鬥爭。一塊油漆斑駁的木板,是水門醜聞爆發地點的旅館房門。一團扭曲變形的鋼架,代表另一段怵目驚心的歷史:它原本是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頂樓的天線,曾經見證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新聞並不侷限於當代,這項事業與人類歷史一樣源遠流長。在博物館的典藏品中,最古老的一件來自3262年前的兩河流域,是蘇美人刻畫楔形文字的泥板。新聞報導可說是歷史書寫的「草稿」,博物館保存大量深具歷史價值的報紙、雜誌、照片與影片,猶如帶領參觀者走進時光隧道。
從華府地鐵史密森尼站出來,走到新聞博物館對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方高23公尺的田納西大理石牆,上面鐫刻著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全文,揭櫫言論與出版自由不可侵犯的神聖原則。牆上還開了一扇寬24公尺、高17公尺的「世界之窗」,象徵新聞運作崇尚的「透明」理念。
踏進博物館一樓,置身於27.4公尺高的敞亮中庭「新聞大殿堂」,佔據一整面牆的「電子世界窗」螢幕,播報世界各地最新消息。天花板懸吊著現代新聞業獨有的兩項利器:一具複製的人造通訊衛星、一架貨真價實的新聞直升機。
來到「今日頭版館」,你將看到80家主要報紙每天傳送過來的頭版,還可以利用電腦螢幕搜尋全球579家報紙的頭版,包括台灣的《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與《蘋果日報》。如果想對重大新聞追根究底,或是掌握新聞業的發展趨勢,不妨進入「追蹤報導館」。
如果想體驗新聞工作的況味,「互動新聞室」讓你一次滿足客串文字記者、攝影記者與電視記者的夢想。你可以選擇記者、主編或主播的不同角色,透過電腦遊戲模擬新聞報導的完整流程,或者錄下自己站在多種虛擬佈景播報新聞的畫面,由館方整理後傳送到你的個人電腦。
如果對新聞攝影特別有興趣,「普立茲攝影獎館」展出歷屆68位得獎者的傑作與訪談。如果要回顧新聞歷史,「新聞歷史館」讓你一覽新聞記者對歷史性事件的第一手報導。如果想瞭解新聞自由遭遇的挑戰,「世界新聞館」詳盡分析世界各國的狀況,「記者紀念館」則是向無數為工作、為理念犧牲生命的新聞工作者致上最高敬意。
這座新館是新聞博物館的第二代,舊館位於波多馬克河對岸的維吉尼亞州阿靈頓,1997年落成,2002關閉。新館面積是舊館的三倍有餘,兩館都由「自由論壇基金會」(Freedom Forum)規劃管理,興建與營運經費主要來自《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新聞集團、奈特瑞德集團、時代華納、福斯電視、美國廣播公司、國家廣播公司等媒體鉅擘贊助。
不過可能興建成本高昂,新聞博物館採高票價策略,全票要價20美元(約新台幣610元),兒童票也要13美元,與同在華府的「間諜博物館」、「杜莎夫人蠟像館」等商業機構不相上下。這種作法引發一些媒體批評,認為館方應該讓票價更平民化,讓更多人有機會進入這個新聞業大觀園。

來源:中時電子報

蔡政志把住家變藝術品 (高雄)

被暱稱為「藝術屋」的蔡政志美術館,坐落在高雄市楠梓區後昌路小巷,光是美術館外觀就相當醒目,館內從牆壁、樓梯、窗戶、地板、天花板到廁所,都充滿藝術創作,藝術形式相當多元化,包含繪畫、木刻、雕塑、浮雕、裝置藝術、鑲嵌馬賽克,讓觀者彷彿走進立體空間的藝術品中欣賞藝術品。
整棟美術館就是個藝術品,館內空間使用三千多幅畫、一萬多根竹筷和十五萬顆彈珠堆砌而成,每個平面、空間幾乎都充分利用,連意想不到的小角落,都有專屬的藝術型態。
「我也沒想到會變成今天這樣。」藝術家蔡政志就像裝上一顆蓄積滿滿能量的電池,滿腦子創作點子源源不絕。「面對藝術就是輕鬆玩,但面對自己的時候就要真誠。」蔡政志耗費十多年,把住家變成超大型藝術作品,蔡政志表示,美術館能有今日的樣貌,完全不在他的計畫中,當初只想單純開廣告公司,但因無法忘情藝術,才決定結束公司,開班授課教學生畫畫,創作靈感猶如萬馬奔騰而來,美術館就誕生了。美術館裡一件小小的創作,都要花費數個月才能完成,蔡政志卻樂此不疲,他認為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背後有其故事,且蘊藏著他對生命與創作的熱愛。
畢業於嘉義農專機械科的蔡政志,並非科班出身,憑著對藝術的熱情,不斷摸索。從蔡政志的創作中,可以看見他對社會與土地的關懷,現在的他,最想創作一個令人會心微笑的藝術空間,因為藝術創作是應該被了解、引起共鳴,才能體現真實的人生,「藝術不應只是某些人的時尚消遣,走進社會、貼近生活,藝術將更能傳達人生體驗,撫慰人們的心靈。」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老外看台灣 缺乏安全感

在韓商LG任職的韓國人成昌和,十八年前來台學中文,落腳台灣,成了「台灣媳婦」。在她眼裡,台灣風景、食物、人情味……有說不盡的好,但太看重金錢、缺乏公共空間觀念,則略嫌美中不足。
問:你怎麼看台灣人?答:台灣人很勤奮、有創意,但缺乏自信、很會自我保護,還有一點點自私。沒自信,可能是台灣常被別國「拋棄」,有不安全感,大家拚命賺錢,用錢來壯膽。我在韓國念書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去台灣不必帶傘,下雨天有騎樓可以躲雨。當時我覺得這種建築設計真棒!但這些年,我發現騎樓老是被店家占用,堆東西、擺麵攤;越往南部走,情況越嚴重。盲人、老人怎麼走呢?我懷疑政府是不想管,還是不會管?還有,很多人在住家門口擺鞋櫃,甚至把鞋子擺得滿地都是。鞋子也算隱私物品,為什麼要放在門外給大家看?我婆婆一雙兩、三千元的新鞋就被偷了。在韓國,住家都有玄關擺鞋櫃,供穿脫、收納鞋子。台灣人常占公共空間的小便宜,情況還滿普遍。不過在台灣,鄰居常互相關心,分享食物,感覺很好。像前一陣子我幫孩子書房的黃光燈泡換成白光,鄰居就拿剪報告訴我,白光比較刺眼,對孩子視力不好。真的很體貼。
問:韓國女性近年也以會打扮聞名,你怎麼看台灣人的穿著打扮?答:韓國人愛面子,很注重外在。但台灣人不太重視打扮,在街上注意看,會擦鞋的人並不多。韓國女性出門前一定要化妝,台灣女生在打扮上則很兩極化,有的全身香味,穿著很講究;但是,不施脂粉、不做髮型的女性也不少。當年剛到台灣,我看到穿窄裙、高跟鞋,還留著飄逸長髮的女生騎著摩托車在街上到處跑,對台灣女性的勇敢、獨立留下深刻印象。傳統韓國女性就是相夫教子,我在韓國念大學時,只想嫁個好老公,沒打算做什麼工作,婚後管全家的錢,老公的零用錢都得跟我領。
問:有讓你受不了的事嗎?答:有,第一件是收驚。我不懂小嬰兒容易哭鬧,為什麼不先給醫師看,卻要去收驚?要孩子吃香灰,還要拿衣服去燒,太迷信了。第二件是喪禮。在韓國,人過世三到五天就要出殯,台灣人常要遷就好日子才能辦喪禮。典禮中,家屬要跪拜兩、三個小時,聽法師念經,還要擲筊問亡者「高不高興?」我也不太理解。還有,台灣媒體導致一些不太好的風氣。有一次看雜誌報導兩位女明星,把三圍、衣著、皮膚等拿來比較,還主觀地為一方貼上「勝」的標誌,不僅物化女性,也完全不顧及另一個當事人的自尊心和感受。萬一她不紅了,豈不是活不下去!
問:韓劇、韓國商品最近幾年在台灣很受歡迎,你怎麼看?答:以前台灣人看到商品標籤寫的是韓國貨,會放回原位;現在不一樣了,韓劇對韓國貨可能有些加分效果。韓國人推行用國貨,像我盡量買韓製化妝品;但台灣人很國際化,勇於嘗試新事物,這是台灣人最大的優勢。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ㄋㄟㄋㄟ手工皂 滿滿母愛

母乳是上天給媽媽最天然的禮物,但是喝不完的母乳,有媽媽因此開創事業第二春發明母乳香皂,利用母乳取代水,製作出一塊塊純手工天然母乳皂,溫和滋潤,很多媽媽都是愛用者,讓媽媽對寶寶的愛,成就了這份愛的事業。
媽媽:「我們拿蜜蜂的好不好?蜜蜂好漂亮對不對?」
2歲8個月的小小書語,是媽咪開創事業的大福星,一塊塊充滿母愛的香皂,都是書語喝不完的ㄋㄟㄋㄟ做出來的。娜娜媽媽:「他現在2歲8個月還在喝。」
手工皂全程不加一滴水,全部是這一包包充滿媽媽愛心的母乳,加上天然鹼和油脂做出來的。娜娜媽媽:「母乳皂,基本上多了母乳這個油脂,所以比一般手工皂還要滋潤。」
把寶寶喝不完的ㄋㄟㄋㄟ做成手工皂,這個創意受到不少母乳媽媽的支持,產品也愈開發愈多,最新作品是造型可愛的手工皂,包括冰棒、橘子,還有起士蛋糕,還有創意發想的綠豆去角質,抹消炎美白,康乃馨花瓣最適合母親節送給媽咪,賣最好的還是基本款,香橙味道、甜甜的洋甘菊,最近應景媽祖包裝的抹草香茅,是很多媽媽的最愛。
1天至少賣出4、5百元,完全手工,媽咪都要花上好幾個鐘頭做香皂,小書語成了最佳幫手,原本是服裝設計師的媽咪,當初辭掉工作專心陪伴書語,卻意外成就了母乳皂的小小事業,讓母女倆忙的很開心也很甜蜜。

來源:TVBS

邁向創意城市 (新北)

英國城市創意大師查理斯‧蘭德利以及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地城市創意專家,前來台北縣展開為期一週的「啟動城市創造力」系列活動,和產官學界分享經驗。台北縣長周錫瑋表示,縣府重視藝文活動,不僅維護古蹟,更格外重視落實照顧文化創意產業。
(我們是最有潛力的,我們有許多古蹟及自然環境,有許多文化跟藝術,在自然美景部分,我們會發現淡水真的很特別,在良好基礎上,一旦國際化,淡水變成獨一無二的城市。)
縣長周錫瑋認為好的創意城市不該只有冰冷建築,而是擁有內在深厚人文,人與人接觸可以有著良善互動。
(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創意當作景觀的美麗,其實他是一種人跟人 之間的互動,甚至在這個城市裡面大家一起參與,我們的家園打造出來的就是我們喜歡的環境,那種文化藝術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良善。)
英國城市創意大師查理斯‧蘭德利透過翻譯表示他第一次來到台北縣,他說好的創意城市要讓人們住的舒服,但不應侷限在硬體設備。
(現在城市已沒有辦法分開,她是城市及區域相結合的情況,大師說十五年前的一項研究,人們會以工作選項作為居住地點,去年研究則顯示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是以城市的舒適性作為選擇標準。)
大師說創意城市需和人們情感生活作連結,還要有文化歷史藝術資產,才能創造更大精神價值。
(都市工程是以都市設計師作為標準,所以他著重目標都在硬體設備,像是馬路道路基礎建設等,所謂創意城市就是人們愈來愈重視所謂情感生活,同時他對城市環境的心理感受,所以城市建設放在能引發心理感受的種種,我們有什麼樣資產,現在有更多都市資產值得我們開發,這資產就成為城市建設很重要的部分,文化藝術及歷史有關的資產,這些東西不只拿來賺錢,而且還可以創造價值,這些價值就成為你想像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來源:中廣新聞網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超級塔樓500層 住百萬人

高樓大廈要多高才算高、多大才算大,美籍華裔建築設計師崔悅君(Eugene Tsui)的目標是高3200公尺(2哩)、底座直徑1829公尺、可供百萬人居住的500層「終極塔樓」(Ultima Tower)。
全球競相爭華蓋最高大樓,前有沙烏地阿拉伯億萬豪拉塔爾親王想在沙漠中建造1600公高的「1哩高塔」,崔悅君的構想把這個高度翻了一倍,是正在興建的807公尺(天線高度)「杜拜塔」的4倍。這棟「大樓」取法大自然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能像大樹般吸收陽光、空氣、水為永續能源,成為「會呼吸的活建築」、「垂直生態城市」。
崔悅君構思的終極塔樓,圓柱狀外形取材自非洲白蟻巢穴,仿效動物世界最高的建築,再以空氣動力學加以改良,看起來像座火山。
終極塔樓相中的建築地點是美國舊金山灣附近,四周以環狀人工湖圍繞,讓大樓能夠像樹一樣吸收湖水,冷卻地板和牆身。外牆增設的太陽能板將日光轉化為電源,不足電力則靠風力渦輪、以及樓頂和底部氣壓差來發電的「大氣能量轉換系統」供應。
大樓窗戶都有特別設計的空氣動力學風帽,將自然風引入室內。塔身裝有多面反射鏡,能將陽光反射入內,樓內12層有個別的室內湖,每層並有開放式花園陽台,供居民休閒。
崔悅君希望在所有人口密集的城市都建一座這樣的高樓,有些人認為他的構想異想天開,但他取法大自然的概念卻贏得讚賞。未來七年內,全球有22個都會的人口將突破千萬,他的構想為解決居住問題另闢蹊徑。
除了設計概念跳脫傳統,「終極塔樓」能否實現還有一個問題:估計造價達150億美元(約4573億元)。
為解決「交通問題」,塔樓外圍有144部電梯,利用壓縮空氣產生垂直推動力,時速可達20公里,只需9分40秒就可以從底層到頂層,並以電車代步,做到零排放。
「樓中城」的構想,在崔悅君之前,也有人提出在東京建一座高4000公尺的「X-Seed 4000」,也可容納百萬人口,外呈金字塔形狀。這座比富士山還高的超級摩天樓可能高處不勝寒,高處樓層不適人居,或可建成滑雪場。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台灣景點琉璃品 兩岸藏家關注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大陸觀光客,tittot琉園率先推出台灣專屬限量藝品,以台灣阿里山等名山及野柳「女王頭」知名台灣景點琉璃作品,作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地區性紀念商品,亦意外成為台灣藏家收藏重點。
tittot琉園構想始於2006年,從禪意十足的「拂曉」、紀錄瀕臨消失地景野柳「女王頭」的「美麗勝境」,到2008年即將發表、以阿里山為主題的「好峰好水」。多年來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對台灣自然地理環境的關注,喚醒人們的珍惜與愛護,紀錄台灣風土、文化與人情,題材別具特色與意義。
以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名勝為主題、以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水晶脫蠟鑄造技法詮釋在地情感,「滾滾雲海,浩浩日出,衝破滿腔翻湧的熱望,創造光明燦爛的新境」即是tittot琉園2008的台灣專屬「好峰好水」意境。
藉著瀕臨絕種的梅花鹿、一葉蘭,以及神木等設計元素,傳達對環境生態的關懷,並期許人人珍惜身邊美好事物,青琥綠透交織的清透色澤,與神木張臂迎接的大方姿態,彷彿對著天地高歌清亮歡悅的「高山青」樂曲。
琉園執行長王永山指出,人們常忽略眼前的幸福而追逐遠去,即便是對這塊土地的認識,也是無比熟悉卻又陌生,「好峰好水」以玻璃清透又富色彩流動的材質特性,鋪陳出台灣生機盎然豐潤的自然風光,卻也隱隱訴說著曾經瀕臨絕跡的物種故事。「梅花鹿」細述台灣自古即有「鹿之島」之稱,可說是梅花鹿的天堂,但在荷、日殖民時代,卻因鼓勵大量獵捕,而導致台灣最後一隻梅花鹿於1969年在野外絕跡,經過積極復育才得以保存下來。
阿里山紅檜在日據時代也曾多達30萬株,如今3千年神木已於1998年走入歷史,僅存數株2千餘年的鹿林神木、眠月神木、水庫神木和香林神木等雖然受到保護,但紅檜原始林貌已不可得。喜歡生長在雲霧瀰漫檜木林帶的一葉蘭,花形秀麗優雅、花朵碩大,而素有「台灣鬱金香」的美譽,風靡國際,深具特殊性、觀賞性與稀有性的價值,同樣值得關注。
tittot琉園所推「好峰好水」底座設計,以台灣造形呈現,以略有高低落差的鏤空手法帶出的阿里山日出景觀,層層浮動的雲海,朝陽「破」雲而出的動態,表現白日躍升的快樂想像,每年一件台灣專屬限量作品,僅限台灣發售,今年此套限量1668件,早有藏家聞風而來,琉園強調,名為迎接大陸客,但台灣藏家收藏指數也很高。

來源:時報資訊

創刊8年 「誠品好讀」熄燈

創刊八年的「誠品好讀」吹熄燈號!誠品書店宣布,今天出版的四月號第八十六期雜誌,是「好讀」最後一期;未來可能推出新雜誌、或以另一種型態的媒體出現。
這是繼去年「飲食雜誌」轉型為主題書、金石堂「出版情報」轉型為電子版後,又一本文化型月刊消失。近年台灣雖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雜誌卻屢傳危機,教人對台灣文創的遠景擔憂。
二○○○年七月創刊的「誠品好讀」,原本是誠品書店為會員打造的閱讀刊物,卻因成功打造「閱讀成為一種時尚」的形象,受到一般讀者歡迎。二○○四年轉型為非會員雜誌,二○○五年進軍香港、星馬,甚至進軍7-ELEVE←三千七百家通路,一度創下國內綜合文化雜誌的最高發行量,估計第一個月曾高達四萬份。
據了解,「好讀」雖然叫好,營收卻差強人意。近年台灣經濟不景氣、「好讀」廣告收入不佳、加上誠品積極調整企業體質,讓「好讀」黯然退場。
「好讀」社長吳旻潔表示,面對數位化時代的嚴峻挑戰,向以「引領文化趨勢」自許的「好讀」,將為下一階段的文化創意新媒體預做準備。
「好讀」主編蔣慧仙也表示,「好讀」雖畫下休止符,籌備新媒體期間編輯室維持正常運作。不過,誠品願不願意再打造一個「新媒體」?又是何種型態的新媒體?仍是未定數。
「好讀」之前,誠品也曾發行閱讀雜誌「誠品閱讀」。一九九二年創刊、一九九六年停刊,歷時四年、廿五期,停刊時還曾舉辦盛大的停刊活動「當蝙蝠飛完時:誠品閱讀停刊活動」。停刊四年後,「好讀」才又重起爐灶。

來源:聯合新聞網

搶救作文 從小學打好基礎

國小任教長達廿四年的台北縣大豐國小老師、全國教師會理事李敏瑞說,國語文和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小學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如果國小階段沒有把語文基礎打好,結果就是「挫折」和「放棄」。
他說,小一、小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本國語文和數學的基礎打好,但是現在小一、小二語文課程,一周只有四至六節課,多數縣市為了討好家長,「展現施政績效」,要求各小學從小一開始教英語,很多小一學生要學ㄅ、ㄆ、ㄇ,還要學鄉土語文的台羅拼音、以及英語拼音。
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老師、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表示,看到「我想成為神經病」這篇作文,心驚又痛心。現在有很多國中生,就像寫這篇作文的學生一樣,在學校裡沒有學到什麼,也不快樂,甚至還有這麼大的壓力!
李素真說,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基測寫作測驗閱卷標準,這篇作文給二級分,評分是公正客觀的,但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則是讓人心驚又痛心。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清明節e化 燒胸罩丁字褲

今日是中共一九四九年建政後,首次清明節改為國定假日,慎終追遠習俗未曾因放假與否改變,然掃墓形式與手段,在市場化經濟與網路e化下,已出現新內涵,過去燒紙錢,如今竟燒起胸罩和丁字褲。
大陸媒體工作的沈青,今年因公婆出國,掃墓的重責大任落在小夫妻身上,正苦惱金紙元寶如何採買,老公倒是體貼地全都打理妥當,由於不知掃墓用品價格行情,沈青的老公乾脆上「淘寶網」網路訂購,還真有呢!
進入「淘寶網」打入「金箔」兩字搜尋,立即出現數千筆金箔金紙等喪葬用品,賣家不單上海,還涵蓋中國卅一省市,各式用品明碼標價可供比價,甚至連金紙的省錢「團購」都有,新世代的新作風,有別於傳統的到店家採買方式。
有e化掃墓用品網路訂購,當然也有虛擬墓園供親人憑弔。「炎黃祭網」是個網路虛擬墓園,○六年創立迄今,已有七萬多座虛擬紀念館、形同「網墓」,網友可在電腦上為親人點燭、上香、祭酒、獻歌、留言等,e化網墓省卻舟車勞頓,但欠缺香燭裊裊的情境。
傳統燒金紙祭祖感覺比較對味,更重要是能讓先人共同感受中國的富裕。上海玉佛寺周邊街道,近幾天開始有大嬸在路邊賣起掃墓用品,種類有用金紙、錫箔折成的金元寶、銀元寶與金磚,每盒十五元人民幣,金條旁邊擺著紙麻將、紙糊汽車、冰箱、貴州茅台等,與廿年前的台灣曾經歷的「繁華」一樣。
經濟市場化讓冥界跟著市場化、世俗化,繼往年的燒保姆、別墅、超女後,四川成都今年傳出連內衣褲也賣,小塊花布裁縫成的胸罩與丁字褲、一套十二元,傳言中的「股票」,玉佛寺邊小攤陳阿姨直說沒見過。
小攤上倒是有成疊的千元美鈔與百元人民幣、冥界世俗化代表,百元綠色美鈔上印有:MINGDUYINHANG(冥都銀行),中文鈔票則是「天地通用銀行」印製的天地通用紙幣,行長是「天皇」、副行長為「閻羅」,「一包十元,這東西政府是禁止賣的,因為迷信!」陳阿姨說道。
對於今年中國首次將清明節、端午節與中秋節納入國定假日,北大國關學院副教授丁斗指出,大國崛起過程裡,都會從歷史文化尋找傳統價值,韓國也一樣。「只是現代人將市場價值跟享受心態,套用在先人身上,造大墓、燒紙糊小姐的行為,反映出人們與社會的浮躁心態!」

來源:中時電子報

秀色可餐 巧克力時裝周

當高級訂製服重鎮巴黎從1995年開始巧克力時裝秀,世人再也不敢小看它背後的時尚與創意。更何況,連紐約與俄羅斯都煞有介事地共襄盛舉,用巧克力表現時尚純度。
巧克力、鮮花、鑽石並列三大催情聖品;時尚則堪稱人類文明史發展以降最美麗的謬思。年復一年五大時裝秀霸氣招搖,沸沸揚揚。現狀滿足不了逐新求變的時尚設計師們,接連開啟一扇扇屢創驚豔迴響的巧克力時裝秀大門,就連去年2007秋冬時裝週Maison Martin Margiela都不願放過搞創意的機會,以濃度72%的黑巧克力製作邀請卡,營造看秀時視覺味覺雙享受的貼心設計,真可謂別出心裁。
巴黎chocolate fair 巧克力界萬國博覽會
已舉辦過12屆的巴黎chocolate fair,每年匯集全球近150家巧克力製造商參展。舉凡巧奪天工幾可亂真的巧克力藝術雕塑品,頂級巧克力達人的現場實境秀,更令巧克力迷及時尚圈人士引頸企盼的,就屬世界知名巧克力大廠與頂級時裝品牌攜手打造的經典戲碼──巧克力時裝秀。
綜觀近兩屆巧克力時裝秀的整體走向,充分印證巴黎享有時尚花都美稱絕非浪得虛名,並能深刻領略法國人位居時尚尖端的創意發想與前瞻性。舞蹈家身著色彩艷麗的巧克力舞衣優雅起舞,主辦單位讓巧克力與舞蹈文化擦出魅力十足的嶄新火花。
紐約 巧克力高級訂製服
充滿活力的紐約大蘋果,多元文化鎔爐裡可不能溶了嬌滴滴的巧克力霓裳貴客!雖然晚巴黎兩年起步,紐約高級巧克力訂製女裝秀「The Haute Chocolate Couture Collection」果真不負眾望,以時尚都會之姿融合細膩縝密的設計手法,建構出巧克力時裝的百變風貌。
網羅包括Ortrud Muench Carstens等巧克力設計大師,靈活運用多種口味質地各異的餅乾與巧克力,一點一滴勾勒出伸展台上濃情蜜意的甜美藍圖。除了身上穿的,怎能錯過畫龍點睛的雅緻配件?巧克力高帽、凡爾賽宮廷風巧克力小洋傘、還有那與真品幾乎如出一轍的經典手提包,精彩目不暇給!而燦爛背後一絲不茍,嚴謹繁瑣的製作過程,也讓世人從模特兒搖曳曼妙的台步中,嗅到時尚與香濃氛圍的絕佳比例。
俄羅斯 巧克力沙龍
用俄羅斯愛國詩人Tyutchev的名言:「理智理解不了俄羅斯,一般的標準衡量不了俄羅斯。」詮釋俄羅斯因近年重返經濟強國而活耀的時尚產業,再適合不過。全球時尚圈看好這塊充滿異國風情與極致奢華的寶地,連巧克力大廠也不例外。2006年,莫斯科舉辦第一屆巧克力沙龍,風格形式深受巴黎與紐約巧克力藝術設計影響。
每個設計師製作的巧克力時裝都要能吃,但不能碰到模特兒身體。而這項看似頗有難度的考驗,展後獲得高度評價,證明巧克力易融化及脫落的問題,被世界級巧克力設計師成功克服,成功傳達時裝與生活、美食的完美融合。
隨著石油開發而來的經濟發展與奢侈品需求,俄羅斯近年出現不少頂級巧克力專賣店及工作坊。來自法國的巧克力商Dominique Ferchaud就在聖彼德堡一家小型企業從事高級精選巧克力的生產。Ferchaud說,「我選擇在俄羅斯實現自己的夢想,理由很簡單,巧克力就像美麗的華服,或許不是生活必需,但卻能讓人擁有一種專屬於我,幸福獨享的神奇力量。而俄羅斯絕對是支持這力量的最佳基地。」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李清照一代賭神?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留下不少描寫女性纖細情感的作品,一般認為她不但人美,又有才氣,堪稱大家閨秀,卻有湖南一位大學女教授考證後發現,李清照不但愛賭博,每賭必贏,堪稱一代賭神。
她是湖南中南大學美女級教授楊雨,最近在電視節目中說書,揭開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真實面貌。
楊雨指出,「李清照對賭博還不是一般的喜歡,簡直是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李清照是當之無愧的賭神。」
漂亮又有才氣的女詞人變成賭神,這落差也太大了,楊雨說李清照好幾篇作品都提到自己愛賭,最愛的就是打馬,也就是麻將,就連逃亡時,都還不忘記帶著賭具,更厲害的是她逢賭必贏。
楊雨表示,「從來賭博的人,都說有輸有贏,勝敗乃兵家常事,據我所知,李清照就硬是一輩子沒輸過。」
在楊雨口中,李清照不只愛賭、會賭,甚至行為大膽放肆,詞意蘊含少女懷春,只是楊雨的論調也引發正反兩極評論,不少網友認為楊雨譁眾取寵,為了成名,把一代女詞人給妖魔化。

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