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人間條件》 (台北)

 
  創下台灣劇場史新紀錄,吳念真導演《人間條件》系列走過10年,即將在台北城市舞台做4戲連演。製作人李永豐說,連演不重要,這個戲以生命記憶與最真實情感,觸動了台灣民眾心底最深的感動,這個意義比連演更重要。」
  用最親近的語言,交錯自身的生命記憶與情感,訴說市井小民最平凡的生活,《人間條件》系列吸引了許多從未觀賞過舞台劇的人走進劇場,被稱為「國民戲劇」。
  《人間條件》系列誕生從一個鬼故事開始,《人間條件1》說一個過世的阿嬤附身在孫女身上,為的是回到人間向恩人說一聲謝謝。《人間條件2 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描寫台灣阿嬤一生,展現台灣女性的堅強與包容。《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以台灣男性為出發點,深刻描述出台灣男人真性情。《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透過一對姐妹的故事真實呈現台北人快速生活節奏下的冷漠、疏離與寂寞,這也是吳念真自認「最殘酷的一部作品」。
  演員群中,黃韻玲跟林美秀都要連哭1個月,黃韻玲講到排戲過程,數度哽咽,「演出《人間條件2》時,遇到婚變,很多在舞台上的時刻,我幾乎崩潰。」有一場戲黃韻玲哭到坐在鋼琴前,燈熄了,上半場結束,黃韻玲遲遲無法起來。劇本讓黃韻玲宣洩,也讓角色更有力量,「我謝謝吳導,因為拍這齣戲,讓我變成更好的人。」10年前第一次演《人間條件1》,以為演完就沒事了,「沒想到還有重演。」不過體力比起10年前,已經相差許多,「尤其是祭墳那段,我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力氣爬起來,體力是我最大的挑戰。」要挑戰體力的還有李永豐,他說演著演著就會找空檔吸純氧,「講完一段台詞我就幾乎喘不過氣來。」為了1個月連演,大家都約好早起去打小白球健身。
  「我自己來看,這4齣戲娛樂性非常高,有心靈的對話跟安慰,有幽默好笑也很溫暖。」李永豐說,《人間條件5》一定會出現,但不會太快,「因為吳念真是櫻花鉤吻鮭,我們要愛護國寶。」

  《人間條件》系列做了10年,今年虛歲60的吳念真「始料未及」,吳念真說,4歲那年,他阿公帶他去看舞台劇,「演甚麼不記得了,但是那對我來說很重要,也讓我決定,要做就要做好看的舞台劇。」
  國票金控董事長洪三雄看完非常感動:「好像角色在裡面幫我講話。」演員林美秀光是坐在馬桶上念劇本,念著念著就哭了。各種職業、階層的人都進來看,哭到跟隔壁座位不認識的人借衛生紙。吳念真說,有一天晚上工作人員跟他說:「外面有一些穿著怪怪的女生進來看戲,我覺得很讚,連馬殺雞小姐都進劇場看戲,誰說藝術跟商業不能有平衡點?」
  吳念真說,戲這樣成功,「如果是在百老匯,我早就住古堡開積架。」但這些都不是他的目的,「認識這一票劇場界好朋友之外,我最大的回饋是來自觀眾。」吳念真說,他不是藝術家,「我只是一個初階版的創作者,但是我不喜歡劇場觀眾為何都是同一撮人,都是被送票,我相信應該是把市場做大,所有表演團體才可以拿到他要的部分。」
  「我已經不記得我寫劇本有多困難,我只記得寫劇本時自己的心跳聲;我看見演員的眼淚,這讓我很滿足。」吳念真說每次看到林美秀哭成一團,他總是歉疚,告訴自己下次要寫開心的,「但都還是寫成這樣,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很悲觀。」吳念真說,舞台劇演員情感投不投入,太容易分辨,「我謝謝這些好演員,他們情緒堆到滿,在舞台上表現給觀眾。」
  10年重演,對吳導來說也是個總整理,「我好像從小就在為別人活,賺了錢要拿錢給家裡,婚後要照顧家庭,寫劇本因為要拯救台灣電影,做廣告因為朋友公司需要幫忙,希望未來10年,我可以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他現在最想寫的就是台語相聲,「像《鐵獅玉玲瓏》那樣,但是有個主軸,想想用台語唸這些,會有多有趣好聽。」

  十年前導演吳念真跨足舞台劇,只有一個單純的理由:我想做好看的戲,讓看戲不再專屬特定族群。」他在綠光劇團打造出《人間條件》系列四部作品。五月起《人間條件1─4》全系列連演四周,開創台灣劇場首例。
  吳念真說:「這是一次對作品的挑戰,也是我的總整理!」「當時沒想太多,也沒想過以後會有系列作品。」「我單純怕了每次進劇場都看到同樣一群人。我只想要導一部好看的戲,讓更多人走進劇場。」拍電影、廣告或舞台劇,「我的重點都是要與更多人溝通,要能引起最大多數人的觀賞與共鳴。」
  儘管《人間條件》也招致煽情、通俗的批評,但他毫不以為意。「觀眾可以選擇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也可以聽蕭邦,但除此之外應該還要有別的,更容易與人溝通的。」
  《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以二二八事件為歷史背景,呈現台灣女人的堅定刻苦。《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描繪六○年代男性在都市打拚的夢想青春與坎坷。《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批判都市人的冷漠疏離與知識分子的傲慢。
  吳念真的個人魅力,加上情節人物貼近生活,累積廣大而穩定的觀眾人口。當年他希望打造一齣大眾也想看的舞台劇,這個目標成功了。
  「劇場觀眾的組成分子變豐富了。」他說,去宜蘭礁溪高爾夫球場打球,桿弟對他說「昨天謝幕你站太遠看不清楚」。大學生問卷寫著「第一次身邊坐了好多白頭髮的阿公與阿嬤」。
  《人間2》演出時,演員柯一正演年輕時外遇的老公,老來坐著老伴林美秀推的輪椅。有位歐巴桑當場激動地對柯一正喊:「你報應啦,你這是報應啦!」


  演員黃韻玲說,感動的劇本讓她輕易就背了起來。資深文化工作者于國華則對吳導深感欽佩:「他擁有能洞悉市井小民真實情感的悲天憫人之心。」
  從2001年《人間條件1》首演至今十年間,陪伴台灣社會經歷921大地震SARS、八八風災等事件。吳念真談到《人間條件1~4》的摘要,他說「1,純粹是個荒謬、好笑的故事;2,是重整台灣歷史對人民情感的影響;3,寫的是與我同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到大城市尋找希望的故事;4,則是我對政治及知識份子感到失望的批評。」至於還未創作的《人間條件5》,他希望透過休息、重新總整理,找到新的途徑、新的空間。
  「《人間條件》演出至今,令我最珍惜的是認識一群共患難的朋友,而最大的回饋則是來自觀眾。」「舞台劇與現實社會可以說是背道而馳,因為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想超越他人,但在舞台上你永遠要cover其他演員。」他也表示非常感謝台北城市舞台提供一個月的連續檔期,並對其他縣市的觀眾感到抱歉。
  想到自己過去的人生經歷,黃韻玲哽咽地說,「就像照顧孩子,參與《人間條件》演出已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串場演出的作家吳淡如也到現場助陣。
  「如果觀眾都看不懂的表演,就算劇評家叫好,也是沒有用的。」資深文化工作者于國華說,這是一部藝術與商業結合得很好的作品,讓觀眾不僅又哭又笑,離開劇場時又能在心裡留下某些情感。」

  吳念真表示,當初動機是想把舞台劇觀眾群做大,觀眾不需ㄍ一ㄣ著看戲,而是自在地享受,讓演員與觀眾度過同一時空。談起十年來最大的轉變,坦言「家裡很多人不見了」是他生命中巨大的衝擊,但現在更明白人生意義,「要快樂面對當下。」
  演員黃韻玲說,這是她生命中永遠忘不了的記憶,談起演出過程,曾遇到人生關卡,想到要再經歷一次,她雖感到不舒服,但又矛盾地喜歡該劇。
  綠光劇團將從五月下旬開始,每週於城市舞台輪流演出人間條件系列一、二、三、四,六月也將於台中、高雄、台南等地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