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阮劇團回「嘉」做戲 (嘉義)


  嘉義沒戲看、放假很無聊,五位七年級生的嘉義囝仔,八年前固定利用寒暑假回「嘉」做戲。嘉義沒有正式演出場地,只能在廢棄的軍用月台或閒置公寓演出。也因為他們沒有錢,從演出妝髮、場地、茶水,都是靠在地鄉親熱情贊助。他們是「阮劇團」,嘉義唯一的現代劇團!
  台語「阮」指的是「我們」。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團長汪兆謙,流利的國台語交雜說:「意思就是我們嘉義的劇團啦!」
  選擇回嘉義,而非留在機會與資源多的台北,汪兆謙說:「我永遠記得高中時為了看戲,得和同學搭火車到台中或台南、高雄的辛苦。所以我想回故鄉,讓嘉義人也有戲可看,讓外縣市的人也有到嘉義看戲的選擇。」
  汪兆謙曾是嘉義高中話劇社成員,吆喝社團成員和嘉義女中話劇社同好參加文建會舉辦的「超級蘭陵王」話劇比賽。「一路打進決賽,我們上了台北,真的大開眼界,原來戲劇的演出方式有這麼多,台北的劇團有這麼多!」汪兆謙這才開始尋找劇場書籍與資料閱讀,也立下「大學要念戲劇系」的志願。「那時候才知道有台灣小劇場運動,很羨慕當年劇場前輩那種衝撞體制與禁忌的實驗性演出。」之後如願考上北藝大戲劇系,「雖然進入學院,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喜歡高中時一群人從有限經驗中發想作品的那種感受。」汪兆謙召集當年高中社團成員與學弟妹,利用寒暑假回嘉義「玩一玩」。「阮劇團」創團五人汪兆謙、余品潔、張勝凱、陳盈達、盧志杰因此出現。
  今年,「阮劇團」連續第三年獲得進駐嘉義縣表演中心的機會,又得到文建會演藝團隊補助,首度北上試水溫,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演出《Proof求證》。從一個天才數學家講起,數學家死後,兩個女兒與學生在筆記本上發現一道足以顛覆數學界的證明題,陷入了作者是誰的爭論與考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