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猶他莎翁戲劇節正在上演《星期二》,它並沒有在百老匯或倫敦西區走紅,僅在外百老匯演過一陣,也拍了部並不走紅的電影,由喜劇紅星Jack Lemon飾演老教授。但原著同名「非小說」,卻是鼎鼎大名,1997年出版後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五十五周,全球行銷一千五百萬冊,它的台灣譯本居然賣了七十萬冊,香港也在2001年選它為「十大最佳書籍」之一。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就是台灣譯本的書名,談到人生、家庭、婚姻、事業、恐懼、慾望,也談到衰老及死亡,但最重要的課題卻是「愛」。作者米奇艾爾邦身兼五份工作,在有名的報紙上撰寫專欄,主持電台、電視節目,經常去奧運及世界級球賽採訪,郊區有豪宅,名車有兩部,也有交往七年的女友,但他卻忙到連結婚的時間都沒有。在老師的臨終課程裡,他覺悟到現今社會的誤導:多點錢就是好,多點名氣就是好,多點就是好。相反的,老師家中絕大部分的物件都已用了幾十年,但這簡樸的屋子裡卻充滿愛與關懷,是個「非常富足的家園」。
  米奇感嘆自己雖僅三十七歲,在職場上已經逐漸落伍,真希望自己還是二十歲。老教授卻認為「我早已活過你的年歲,我為什麼還要嫉妒你的青春?」「假如你一直跟年老這件事打仗,你將永遠不快樂,因為無論如何你都會變老。」   對於死亡,老教授有他的看法:一旦你學到如何去死,你就學到怎樣好好活了。」他早已安排一個「活人的葬禮」,聽他的親友告訴他他是如何如何的可親可愛。他也擬定他的墓誌銘,簡簡單單的「一位老師,直到死亡」。他叫米奇去掃墓,「別匆匆忙忙地放下幾朵花開車就走,但須帶份野餐帶條毛毯,在那風光頗好的池邊樹下跟他談心。那時候,他說,「由你講,我來聽。」
  作者米奇艾爾邦找了一位資深劇作家Jeffrey Hatcher跟他合寫劇本,寫成一齣簡單、靈動、暢順、僅有兩個角色的現代劇,以簡約的布景道具在空曠的舞台上搬演時空經常變換的眾多場景。敘事技巧相當高明,以米奇作為敘述者開始,回憶二十年前初見莫利老師時的尷尬,直到老師死後他去掃墓結束,一氣呵成。
  在我台北的製作裡,莫利老師將由國寶演員金士傑飾演,卜學亮飾演米奇。遵照劇本的指示,我將在空曠的舞台上運用頗像戲曲「一桌二椅」的簡單道具,加上隨時變換的幻燈投影來營造各類場景及氣氛,手法將會簡約而寫意。我將把布景的相當部分安放在樂池上,因此大部分場景都將會在舞台鏡框之外演出,營造與觀眾非常接近的親切感,這在台灣的正軌劇場,恐怕還很少見。
  結束前米奇有幾句這樣的台詞:「假如你的一生能像莫利那樣,總是把別人當作第一優先,給他們良好的記憶,永遠付出你自己,那等你死後,你其實並沒有離去,你活在每一個你曾影響的人的心裡。」在這真實故事裡,最後十四堂課雖已結束,其實還在進行。米奇成為暢銷作家後,把大量版稅支付老師的醫藥費,捐助各種慈善事業。這本書的暢銷讓它變成各種文字,也感動了各地的讀者。隨著本劇的演出,莫利老師的教室之門,正向各類人士開放,他的課程,看來還會延續下去呢。
(聯合報-楊世彭)

沒有留言: